从水下洛神舞现象谈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路径
2022-02-20朱慧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艺术不仅具备审美价值,而且具备育人价值、生活价值。文章由《洛神水赋》舞蹈成功打破传统文化的受众现象谈起,阐述了美术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桎梏和美术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从三个方面探讨美术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路径,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植根生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意实践;创新传承
【作者简介】朱慧,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课程教学部主任,高级教师,淮安市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1年端午节期间,河南卫视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洛神水赋》(以下简称“水下洛神舞”),精彩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不少观众直呼内容惊艳。由水下洛神舞打破传统文化的创新之举,笔者联想到美术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同样需要进行创新探索。二者都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表达,有着可以借鉴的经验。基于美术学科的特点,教师需要探索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理解,在多元创新中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力的教学方法。本文以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部分传统文化内容教学为例,探索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圈思锢行,美术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桎梏
水下洛神舞改变了以往的内容生产和表现方式,打破了人们对传统舞蹈的已有认知,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多维度交流融通,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构。而美术传统文化教学除了要打破交流的“圈”,更要打破固有的“圈”,让学生走出藩篱,达到真正喜欢。
(一)“圈”是对传统文化的浅层理解
现行的美育相关文件中提出艺术教育要“一校一品”。因此每个学校都应该努力立足地方文化,组建兴趣社团,形成特色课程。然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学校更热衷于邀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直接教学,注重民间艺术的技艺传承,而忽视美术日常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内化。
利用优质资源,发挥直观性、示范性优势的教学无可厚非,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强调技术的引进和临摹,忽视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常态化体验。比如在扎染中的染法、陶艺的制作方法教学中,教师通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作品表现的细致程度,但忽视对传统艺术背后的文化背景、生活追求的理解分析,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更类似于“依葫芦画瓢”。
(二)“圈”是对学生群体时代特征的忽视
传统文化的欣赏群体和受众一般来说以成人为主。成人因为经历了教育的熏陶和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会在学习了多元文化之后更加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如在博物馆、艺术坊的参观中,成人津津乐道,而多数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寥寥。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的传达方式较为单一,示范讲解缺乏互动,内容表达较为枯燥,呈现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这就使得学生无法产生共鸣。
(三)“圈”是对艺术创作的墨守成规
在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技艺形式的传承,而对表现形式缺乏突破创新。如在美术学科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竞赛中,教师会使出浑身解数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花样表达,却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与当下的密切关联。墨守成规的艺术创作,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距离越来越远,学生无法在实际生活中转化,也就无法实现创新传承。
二、向史而新,美术传统文化的价值
长久以来,我们在文化领域遇到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继承,而是如何继承。所谓不破不立,美术传统文化的创新首先就是要明晰价值取向,重构教学内容,重建表达方式。
(一)更新价值,建立文化自信
美术是独特的,其提供与科学、数学、哲学和文学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地球上所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1]。因此,教师在教学美术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技法的传承,也需要通过对艺术品造型、材质、肌理等外在表征的分析讨论,让学生探寻艺术品背后的思维方式、生活追求和生命思考,在富有创意的作品阅读中产生文化自信,实现自觉坚守。
(二)更新目标,重建教学方法
互动探索教学方式的缺乏,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敬而远之。传统文化如果一味地以老学究的面目出现,就会变成一个文物;如果放不下“身段”,就有可能面临传承的危机。因此,传统文化的教学需要建立与学生生活环境相关、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充分发挥万物互联时代的优势,增加教学中的体验性、互动性,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创新成为可能。
(三)更新表达,实现创新转化
每一次继承,都是一段创新的旅程。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对于当时的时代是一种新,即创新是经典的灵魂所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材料、多种方式进行个性化表达,用活化的新形式发扬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
三、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路径探索
一些中国风节目成功的背后,是创造者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诚意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那么,何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是指严肃单一的说教,还是指唤醒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的创新?答案显然是后者。尊重当代审美需求,是水下洛神舞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可见,尊重学生审美特点和生活习惯也应是美术传统文化教学的落脚点。
(一)从理解到共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理解,清晰传统文化体系
因为传统文化育人价值鲜明,具有深刻的人文性、视觉性,所以不论是人美版,还是苏少版教材,都在内容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欣赏学习。这些内容的构成不是随意的,而是覆盖了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艺术文化,形成了清晰的结构体系。
以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材中都有传统文化内容,如《偶戏》《皮影戏》《土与火的艺术》《青铜艺术》《有生命的石头》等覆盖了民间艺术、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等。而每節课的构成一般包括民艺坊、走进博物馆、生活中的艺术、访问艺术家、学生作品五个版块。对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内容体系的关联,实现点线面体的建构,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共鸣,领悟传统艺术形象
长久以来,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更重视艺术品表面的形式美,缺乏对创作者思维过程的深度探究。然而每一件艺术品都是时代审美的产物,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以《土与火的艺术》一课为例,教材中呈现了马家窑文化时期的陶盆、陶罐。这些几千年前的陶制品巧妙地运用了线条装饰,极具韵律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从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这个视角去欣赏,忽视学生对陶罐上的鱼纹、水纹等形象来源的理解。
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出发,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陶罐上的花纹主要是哪些形象,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是这些形象等。学生在审美思辨中会发现,陶罐上的纹样以鸟、鱼、水等形象为主,这些形象其实是黄河流域逐水而居的人们对生活元素的提炼,他们通过一次次的提炼、概括,形成了独特的、富有节奏感的装饰纹样,让朴素的生活具备了美感,极富时代感。教师应注重挖掘艺术形象背后的生活因素,让学生在有深度的探究活动中,对传统文化不但有敬畏,还能从中获取创作方法,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共鸣和自信。
(二)以关联融通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需要从自然、环境、社会整体建构中认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2]。民间艺术在当时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是因为有与之相适应的土壤,以及合适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因此,传统文化的教学同样需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地方文化进行深度关联,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
1.突破内容约束,与学生生活关联
传统文化教学未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原因之一是文化本身具有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为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给予学生具有兴趣空间和能力空间的多元创作主题。
在小学美术教材里有许多技法较难、形式高雅的内容,如雕刻艺术、园林建筑等。这些内容附带着较多的专业词汇,同时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笔者在执教《柱状雕刻》一课时,带领学生发现东、西方建筑中的柱状雕刻,分析比较华表和图腾柱的造型、色彩、内容和风格,从中发现柱状雕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学生创作时提供了“西游乐园”“学校的图书馆”“城市的名片”三个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进行小组合作,用陶泥、超轻黏土、落水管和纸管等进行大型雕刻。这样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2.打破教材结构,与地方文化融通
在美术课堂中,教学内容既要与学生生活关联,也要植根地方文化。诚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文化的教学需要可以生根的土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孤立地看待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发展能力、地方文化、学校特质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比如对于《桥》一课,教师可以利用江苏淮安的运河文化,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深度理解传统文化。只有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其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艺术与现代学习之间的失衡现象,植根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三)以创意表达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流的文化要有一流的表达。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充满学习探究的乐趣。
1.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意呈现
创新是需要空间和土壤的。教师要尊重学生,从教学方式上改变单向传递,在教学内容上与学生实现充分互动,让学生围绕大问题进行有价值的研讨。同时,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师生授课制。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各种优质网络资源,运用技术强化体验性,运用直播强化直观性,运用平台强化互动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比如在《青铜艺术》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四川博物院介绍三星堆的视频与山西博物院介绍温鼎的视频进行组合,让学生对原本高高供起的艺术品充满兴趣。教师再结合互动白板等教学工具,让学生在猜想、欣赏、归纳、总结中对传统文化形成新认识。
2.鼓励学生创新的创意表现
水下洛神舞成功的背后,是创作者在尊重经典的同时进行了创新表达,让经典打破了人们的固有印象,告别刻板高冷,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同样需要充满创意的艺术表现。美术教材里传统文化的创作材料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如“玉石文化”“皮影戏”“青铜艺术”这些艺术的学习创作不可能用原有材料进行表现,需要在风格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重新选择和手法的创新表现。
如在教学《青铜艺术》一课前,笔者对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对刚刚出土的三星堆文化感兴趣。考虑到在传统文化里青铜艺术的经典形象较多,需要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文化的深厚,笔者将教学重点聚焦在三星堆的创新表现上,抓住三星堆青铜艺术夸张、奔放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进行组合创作。在创作的时候,学生改变以往单一绘画的形式,用超轻黏土、撕纸拼贴等多种方法进行了表现,使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结语
文化作为一个“文而化之”的过程,重在传播推广,它是动态的,也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间难免会遇到诸多难点、堵点。教师需要以学生生命成长为导向,坚守价值目标,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表达的契合点,改变固有教学模式,探索新的表达方式,获得学生青睐,让古朴的文明真正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参考文献:
[1]钱初熹.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J].美育学刊,2016(1):49-54.
[2]唐家路.民間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5(11):28-31.
(责任编辑:罗小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