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探析

2022-02-19吴建章

教育观察 2022年5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服务体系留学生

吴建章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2018年,《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出台,明确了心理健康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1]2018年9月,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当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并为来华留学生使用社会医疗和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必要的辅助和支持。[2]据笔者日常观察了解,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人数多、学业重、压力大,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更高。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构建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意义

医学院校构建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不仅是新时代医学院校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服务水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尊重和保障来华留学生群体教育与健康权利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实现国际视野下培养“良医”目标,提升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质量与国际化水平,促进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要路径。

(一)心理健康服务是新时代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服务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心理问题预防、心理问题干预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疗等模块,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心智培育等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三全育人”等理念已逐渐成为各高校的育人主旋律,中国医学高等教育的育人模式在不断充实、完善、更新,逐渐由过去相对重视传统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发展转变为包含心理健康、道德品质、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服务中国国家外交战略,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内涵,讲好中国故事等时代意义。[3]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主动预防、积极引导、自我调节、主动干预等重要作用。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既是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直接影响医学院校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声誉。

(二)心理健康素养是衡量来华留学教育与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当前,提质增效已成为新时代来华留学教育的主基调。作为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内容,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不可或缺。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可,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良好心理健康素养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的根本育人任务,这离不开医学院校高质量的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及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为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保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在华学业,医学院校必须构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为重要支撑,以心理健康疾病及时有效救治为保障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机制。此举既是保障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又是促进医学国际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还是中国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检验中国医学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

(三)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建设“安全、和谐、文明”校园的需要

安全、和谐、文明校园是高等院校办学的重要软条件,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医学院校构建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机制,可以让医学院校留学生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当的心理互助技能。此举不仅丰富了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与内容,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而且有利于来华留学生群体健康心智的发展,有利于校园管理的和谐稳定。这既是创建“安全、和谐、文明”校园的需要,又是医学院校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

(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

当今世界形势变幻莫测,中华民族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如何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我国外交领域的重大战略性课题。来华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华求学,身处发展新时代的中国,能切实体会中国的国情、社情、民情,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传达中国情谊的重要群体。高等院校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具有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能。做好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构建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广大来华留学生健康、安心、舒心地在华学习、生活,既是医学院校关心爱护学生、践行全方位育人理念的职责之一,也是诠释医学人文精神、树立良好医学教育国际形象的重要举措,还是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医学教育故事的重要途径。

二、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一)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普遍

相较于其他专业来华留学生而言,除文化适应、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人际交往、语言、情感等普遍性原因外,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因专业学制长、课程密集、学习任务重、实验课程和临床实习风险与压力并存、就业门槛与社会期望值高等原因,常常承受着更大的学习压力与心理压力。[4]焦虑、抑郁、强迫症、妄想症、狂躁症等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在医学来华留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包括来华留学生在内的各类人员的物理空间流动性与社会活动参与度。总体看来,心理健康问题在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中不同程度广泛存在。

(二)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不健全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为学生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中心,有专门的咨询与服务场所,配有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只有个别高校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大多数高校缺少科学的、完整的和可操作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和流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不健全,没有专设类似服务机构。例如,安徽省3所招收来华留学生的医学院校只有1所设有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究其原因主要有:学校管理层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精通外语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数量不足等。

(三)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参差不齐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未足够重视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师资与服务队伍配备不整齐,总体业务水平不高。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展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但是多数工作人员是临时抽调,或由其他相关人员兼任,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心理健康咨询、心理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工作效果难以保障。另外,在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队伍的教育与培养方面,相关具备心理健康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与科研院所没有开设专门针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与专业,缺乏较为权威的指导性教材,研究生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相应的培养方向,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后劲严重不足。

(四)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理念落后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心理健康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均得到了提高。然而,行业主流对来华留学生群体关注度不够,部分从业人员将服务中国学生的工作理念直接套用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上,认为只要克服了语言障碍,做好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就没有问题,忽视了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学习压力等方面的关注和深入分析。工作理念与客观工作实际有偏差,导致服务效果不佳。

三、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举措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医学院校坚持育人与育心相统一的原则,从体制机制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心理健康工作规律研究等多方面统筹协调,规范发展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来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需求。

(一)高度重视,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各医学院校应站在安全、专业和育人的角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尽快完善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具体做法如下:从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心理问题预防、心理问题干预及心理疾病的治疗等方面做好制度配套,确保有章可循;从完善配套场地、人员、经费、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好制度保障工作,确保有理有据;结合本校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别、宗教信仰、男女生比例和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做好本校具体工作安排。

(二)加大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力度

医学院校可结合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契机,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将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及其他教育管理人员纳入医学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队伍序列,建设一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思想可靠、素质过硬、业务精湛、反应迅速、嗅觉灵敏的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队伍。根据与学生打交道机会多少、时间长短、交流深浅等特点,各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部门要指导相关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基本常识与技巧,提升敏锐发现、精准干预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及时送治的能力。另外,医学院校可尝试采取灵活聘请外籍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方式,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三)建立医学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危机干预机制

良好的预防机制是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减少心理疾病发生的核心环节,各医学院校要尽快建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机制。具体如下:一是在新生入学阶段做好心理健康筛查工作;二是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广大来华留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三是及时帮助来华留学生解决因语言不通和文化不适带来的“过敏症状”;四是针对医学专业学业任务重、压力大的特点,全力帮助专业学习困难来华留学生,及时引导学习压力大的来华留学生。[5]

危机干预机制是解决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关键,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留学生辅导员的前哨作用,安排专人负责,让留学辅导员以朋辈心理辅导为重要补充,做好应急处理预案。条件成熟的医学院校可以在附属医院开设专门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疾病门诊,建立“全链条”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应对机制。

(四)积极完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机制

朋辈心理辅导是在朋辈之间进行的一种互助式的心理帮扶行为,即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知识,并接受过一定心理咨询培训的朋辈咨询员向需要帮助的同伴提供的心理咨询活动。不同于同伴间的互助行为,朋辈心理辅导具有覆盖面广、操作便捷灵活、接纳度高、效果明显、双方有利等特点,加上朋辈间年龄相仿、语言相同、文化相通、价值观相近,能引起来华留学生的思想共鸣与心理相通,在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朋辈心理辅导是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助人者没有接受过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学习与培训,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水平有限,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必须有其他手段予以辅助。

(五)完善中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

有效的人际交流是消除心理健康问题和危机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从校园教育与管理角度畅通人际交往渠道,增办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文化沟通与学术交流等学生活动,逐步打造成熟完善的中外学生沟通交流机制与平台,让医学来华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充分参加校园集体学习与文体活动,增加同中国学生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文体活动、语言、文化、医德医风等方面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完善中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是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来华留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渠道。目前,很多医学院校正在推行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六)加强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研究

加强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理论的研究探索,是推动心理健康学科发展、丰富理论储备、更好服务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随着来华留学生群体的不断壮大,该群体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为了促进我国医学国际教育质量和国际声誉,医学院校需不断加强对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规律的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认知和扎实的技能做好医学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咨询与帮扶工作,努力构建科学、完善、可行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同时,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作用,密切协会与各医学院校的沟通与合作,必要时促进建立全国性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与工作协会,并设立相关专业性分会,让医学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研究工作贯穿于医学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实际中。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服务体系留学生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留学生的“捡”生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