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消失古建筑的历史回声

2022-02-19松三

中学生天地(B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原址铁丝网索尔

文/松三

雕塑家爱德华多·特雷索尔迪(Edoardo Tresoldi)擅长用金属丝网编织已消失的经典建筑。有形和无形、工业与诗意、暂时与永恒、古典与当代——古典建筑语言和工业材料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元素,在他的作品中和谐并置。金属丝网轻盈缥缈,当光线穿透,古老的建筑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呈现。观众走入,如至幻境。

特雷索尔迪是位非常年轻的雕塑家。1987年,他出生于意大利米兰的一个工匠家庭,自小习画。2013年左右,他在罗马当电影布景设计师。因为经常用铁丝网来搭建布景的内部结构,他对这种材料轻盈的结构着迷。“这种结构能让我在与环境直接接触的同时,在空中作画。”渐渐地,他把它当作独立的艺术材料展开研究。

2016年,特雷索尔迪受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门的邀请,对一座13世纪小教堂的建筑遗址进行复兴和重塑。教堂原址位于古老的港口都市普利亚大区,13世纪时,因为一场地震,这里一夕变成废墟,留下大量的罗马式建筑遗址。

特雷索尔迪在被毁坏的教堂原址上,以巨大的铁丝网结构模拟出拱门、穹顶、罗马柱等,耗时5个月。这座由金属丝网交织而成的教堂占地约4500平方米,高14米,重约7吨。作品命名为西庞多(Siponto)大教堂。作品完成后,吸引了无数游客探访。落日余晖下,光影与丝网结构交叠,空灵缥缈,如幻似真,梦幻般重现历史。消逝的遗址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人们穿梭其中,感受历史风华,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里交错、对话。金属丝网成为联结时间和历史的桥梁,唤醒了人们沉睡的记忆。

特雷索尔迪的雕塑是一种时间性的叙事艺术。金属丝网的透明度,具有“非物质性”,不仅会触发与空间的对话,也能触发与历史、时间的交流。当涉及历史时,它能对不复存在的事物进行一种微妙的再现。正是利用这种特性,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仿佛是在捕捉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事物的诗意,因此他也被誉为凝视历史废墟的“当代吟游诗人”。

有人评价说,特雷索尔迪的作品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破解的可能,散发着让人流连忘返的磁力———仿佛一个磁场,一极是古代,一极是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猜你喜欢

原址铁丝网索尔
隔热的铁丝网
南府原址新考
铁丝网育苹果大苗一法
铁丝网育苹果大苗一法
点点破案记(三)
——铁丝网丢失记
南非萨索尔公司宣称在莫桑比克南部近海发现石油
2017年第四批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备案名单
2015年第六批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备案名单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解读
2013年第一批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