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具里的中国智慧

2022-03-06赵四方

中学生天地(B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华容道九连环七巧板

文/赵四方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玩具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有的人认为玩具只是供娱乐玩耍的东西,不值得深究,殊不知玩具也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充满着古人的智慧。

古代玩具中有许多是可以发出声响的,拨浪鼓就是其中之一。最早的拨浪鼓被称作“鼗”,是先秦时期的一种乐器。由于其造型别致,转动时可发出富于变化、清脆悦耳的声音,加上鼓面一般绘有色彩艳丽的图案,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可以训练孩子的触觉、听觉、视觉和注意力等,蕴含了古代手工艺人的巧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诗人描述小孩子放学后放风筝的场景。《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对这一场景的描绘。其实,早期风筝的主要用途是传递信息。据史书记载,古人被敌军包围时,常常用风筝向外求救。唐宋以后,风筝逐渐被用于日常娱乐。明清时期,放风筝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户外活动之一,人们借风筝感受乘风而行的快乐和自由。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空中飞行器,风筝承载着中国古人的飞天梦想。

一些流传至今的益智类玩具,更能直接体现古人的智慧。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等,把数字与空间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在开发智力、锻炼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七巧板也称智慧板,由宋代的“宴几”演变而来。古人在宴请宾客时发现,将若干张桌子根据人数的多少拼成不同的形状,更便于每个人用餐。后来,人们把“宴几”缩小改造为七块木板,用它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一副小小的七巧板,可以拼出约一千六百种图形。18世纪时,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西方人把它叫作“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九连环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红楼梦》中就有林黛玉拆解九连环的生动描写。九枚圆环环环相扣,一根细长的环柄贯穿其中,此外还有九根立柱排列其间。要想正确解开九连环,一般需要经过数百个步骤。根据拆解规则,依次解开九枚圆环所需要的步数,恰好可以组成一个有规律的数列。拆解九连环的过程不仅考验耐心,更能锻炼思维。

华容道是一种图形移位玩具,人们要巧妙利用有限空间的不断变化,将某一特定的图块移到“出口”。华容道的游戏名字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赤壁大战后,曹操在败逃途中屡屡遭遇诸葛亮的伏兵,最后因关羽感念其昔日知遇之恩,曹操才成功从华容道逃出。华容道的布局形式多种多样,破解的难度也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计算出能让曹操逃脱的最优路线。现在我们见到的滑块类游戏,大多是从华容道演变而来的。

如此看来,玩具世界同样是一个广阔而奇妙的世界。古人在设计游戏时,不只考虑了娱乐功能,还结合了“寓教于乐”和“技通于道”的基本观念。玩具不仅凝聚着中国人世世代代所传承的技术和工艺,更承载着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人文理念与造物智慧。

猜你喜欢

华容道九连环七巧板
华容道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华容道
败走华容道(一)
中国古典数字游戏——九连环
炫彩七巧板
中国古典数学游戏——华容道
NO.2 九连环
NO.1 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