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发展路径探索
——以五指山市为例

2022-02-19李小敏

教育观察 2022年2期
关键词:五指山市海南心理健康

李小敏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海南三亚,572000)

一、海南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各地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资源,积极探索本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模式,如“双系统三平台”的广东模式。此模式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合起来,形成“双系统”教育体系,前者以培养全体学生积极品质为目标,后者以解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为导向。通过行政推动、高校指导、基层执行三结合的“协同联动平台”,检查督导、科研引领、典型示范三途径的“全面促进平台”,C-B-A三级提升的“专业发展平台”,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问题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推动了广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积累了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地区差异,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对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重视,投入水平高,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更完善。西部落后地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加之环境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较难。[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重要价值,对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资源特点,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形成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的局面。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长期居住着黎族、苗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有保亭、琼中、昌江、白沙、乐东、陵水、三亚、东方、五指山9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五指山市地处海南省中部山区,是黎族和苗族聚居地,交通不便利,经济落后,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本研究利用自编问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对五指山市全部中小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突出,厌学逃学、亲子冲突、情绪问题是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中小学校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多针对部分年级或部分问题学生开展,没有一所学校筹措专门经费,将全体学生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范畴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存在经费支持不足、师资缺乏、课程开设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专业化水平低、解决问题效果差、评估指标不明确等突出问题。针对五指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突出问题,结合地区可利用的资源,笔者尝试从建设稳定、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与地方高校合作,引入社会心理服务三条路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为五指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多维视角及具体方法。

二、建设稳定、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4]本次调研发现:五指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专业师资缺乏。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校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由班主任、德育教师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兼职心理教师仅占10%。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再加上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心理健康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成长的需求,难以解决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五指山市中小学应将建设一支稳定、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作为紧要任务,增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

(一)引进和培养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健康海南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到:“1000人以上学校至少配备2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5]五指山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应积极落实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可从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毕业生中招聘,或从本校挑选有志于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将其打造成具有专业化水平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逐步形成以兼职教师为主转变为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6]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师的保障机制

一项调研显示:心理健康教师认为其在学校被边缘化,待遇一般,晋升机会较少,学校各种检查、杂事严重影响他们对专职工作的投入,评职称时也被认为是行政人员。[7]可见,待遇、晋升空间、职称评定机制、专业工作时间是影响心理健康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次调研得知,五指山市部分中小学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按照文件要求设置专职心理教师岗位,但是不设编制,对引进教师按照聘用制给予待遇,因此,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专业人才。一些引进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学校,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人才的流失或转移。五指山市中小学要留住专业教师,需保障其岗位编制、待遇、晋升空间以及专业工作时间,改进职称评定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保障机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1]建设稳定、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学校一方面要重视“引进来”的工作,通过岗位设置、待遇保障引进专业背景人才,另一方面要抓紧“送出去”的工作,加强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进行培训。学校应分层次制订培训目标及计划,侧重对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鼓励和支持其进行在职学历提升,参加行业内的专业培训,提升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能力。对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如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学校可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或者本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讲座、研讨,培养其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三、与地方高校合作,有效利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资源

高校应利用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和人才优势,经过教师示范、共同协作,从而实现中小学独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8]中小学校与高校合作,能够获得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化的指导、优秀的人力资源,改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缺乏和专业能力不足的困境。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海南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有三亚和五指山两个校区,前身是位于五指山市的琼州学院,2011年开设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2013年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学、科研、心理服务队伍。五指山市中小学可以利用这一地区高校资源,寻求合作,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形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共赢的局面。

(一)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增加专业人员储备

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稳定、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高校解决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完成实习见习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实现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向应用型的转变。中小学和高校合作,以中小学为阵地,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常规化接收高校实习生,有利于中小学吸收专业化人员进入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从而缓解师资缺乏问题、储备专业性人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之一,该专业实行“3+1”培养模式,三年在校学习,一年实践,其中统一实习安排为20周左右。较长的实习周期有利于协助中小学完成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同时,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安排学生实习时,会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专业教师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实习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中小学也可借助高校实习指导教师这一资源,解决本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利用高校帮扶项目,获得专业化的指导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功能之一,高校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之余,应发挥其专业优势,为地方的发展贡献力量。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地处民族地区或经济落后地区的高校更应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五指山市既是民族地区,又是经济落后地区,对五指山市在教育、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帮扶,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服务于地方的重要任务。五指山市中小学可以利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资源,与其共同制订帮扶计划,指导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通过双方交流座谈、测量等方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诊断,形成有效解决方案;通过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参与,共同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班主任工作和各学科教学的方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完成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水平。这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双重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必然能获得快速发展。

(三)利用高校专业师资开展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专业帮扶计划,高校为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输血”,但中小学最终还需依靠自身的“造血”功能,这样才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最重要的途径是开展系统培训,提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致力于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为社会服务,根据社会的需求链接专业资源,开展各种培训项目。五指山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统一为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制订培训计划,划拨专项培训经费,与继续教育学院签订培训协议,通过继续教育学院链接专业师资,形成连续系统培训方案,对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系统培训。

四、与心理服务机构合作,学校协同社会组织完成心理健康服务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作为唯一供给单位,这种单一的供给模式难以满足学生逐渐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尤其在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缺乏、师资队伍不稳定、专业化水平不高的困境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见成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协同理念指出:“应立足学生需求,充分开拓社会优质资源,在学校主持下,学校、家庭、社会系统各要素协调分工、相互配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9]因此,学校要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寻求多方面资源,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机制”[10]。

现代社会处在高速发展和转型中,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需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治理格局。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的核心。[11]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中小学不仅要理清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的关系,而且要抓住这一契机,实现由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型,这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要求。学校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应努力构建起 “教育+服务”双模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12]

本次调研了解到,五指山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落后,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对学校学生不断涌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缺乏有效应对方法,心理危机的干预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2018年,《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到:“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校社合作’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心理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13]海南作为全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在社会心理服务上具有政策、资源等优势。五指山市中小学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情况下,设置专项资金,利用购买社会心理服务的方式,引进专业心理服务团队,实现学校协同社会组织完成心理健康服务。具体而言,学校可以设定服务的目标和任务,在服务协议中设置专题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心理测评、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形式,要求心理服务机构定时定量完成任务,并建立评估考核指标,对服务进行监督和效果评估。购买社会心理服务,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不仅能将中小学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缺乏、专业能力不足的困境中解救出来,而且能加快学校实现由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型。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这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升、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地区的发展。在海南省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利用政策、环境、资源等有利条件,探索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弥补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前期的短板,有利于提高海南的整体人口素质,促进自贸港建设的进程。

猜你喜欢

五指山市海南心理健康
海南省五指山市新春水库水源工程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