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涯指导教育的问题及改进路径

2022-02-19楠,潘

教育观察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涯就业指导发展

吴 楠,潘 黎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50)

随着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校生涯指导教育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从最初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到现今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高校生涯指导教育已经成为学生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之中,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想认知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要求高校生涯指导教育不断分析总结已有经验,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向,努力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全面、更有实效、更多样的生涯指导。

目前,高校生涯指导教育基本完成起步,形成了以系统化课程为核心、多种延伸形式为辅的发展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如清华大学的“私人订制”式职业生涯辅导、复旦大学的“生涯发展联盟计划”及福州大学的“全过程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计划”。[1-2]对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生涯指导教育成效的研究发现,这些高校生涯指导教育的活动内容较为丰富,涵盖生涯规划、价值观指导、求职目标定位等多个主题,同时注重资源整合,拓展了线上线下、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渠道,极大地丰富了高校生涯指导教育途径,为学生打造了更具个性化、针对性的生涯指导。[3]虽然高校生涯指导教育取得的成果颇丰,但依然无法回避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一、高校生涯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教师是实施生涯指导教育的主体,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生涯规划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开展生涯指导教育大多依赖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及就业指导部门的有关人员,很少有高校会聘请专业的生涯指导教师。虽然当前生涯指导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复杂,但他们实践经验丰富,能够处理多种情况下的生涯指导问题,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固然重要,但专业理论、专业能力的建设同样不可或缺。高校生涯指导教育需要从“术业有专攻”的角度看待教师专业化问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等兼职教师群体虽然能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生涯指导教育,但指导效果不如专业教师指导的好,在面对专业化的指导问题时常力不从心。而专业出身的生涯指导教师经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的磨炼,具备更前沿的生涯指导教育视野,专业性、针对性、有效性会更胜一筹。结合当下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专业背景的生涯指导教师与兼职生涯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缺一不可。在加快打造一批专业的生涯指导教师队伍的同时,高校也要加强对兼职生涯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使高校生涯指导教育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上深度融合,交互发展。

(二)功能定位模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实施创业教育正是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倡议、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探索,也是高校就业指导开展的途径之一。[4]就业指导体现为针对学生未来“生计”方面的宣传、指引、教育,就业指导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打开就业思路、提高自主创新精神。而生涯指导教育是基于人的终身发展,目的在于通过全方位的指导促成学生一生的发展。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人的一生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个体发展的任务,前一阶段的发展与下一阶段的发展紧密相关。[5]由此可见,高校生涯指导教育的内涵远不止于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发展问题,其更深刻的含义是帮助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学生胜任一生之中的各种角色,将人一生的发展贯穿其中。当前,很多高校混淆了就业指导与生涯指导的内涵,盲目将就业指导与生涯指导画等号,使生涯指导教育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仅仅限于就业层面,忽视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三)课程体系亟须完善

在理论基础上,我国高校生涯指导教育课程主要遵循传统的霍兰德职业匹配理论,即根据人格特质理论,以不同人格匹配适合其发展的职业,指导学生明白个体职业选择的问题。[1]这一理论基础的本土化程度不高:传统的职业匹配理论忽略了人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发展,忽视了职业选择不可能只受人格因素的影响,个体是无法简单通过人格特质来选择一份职业的。在经过了时代发展、社会变迁之后,传统职业匹配理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足以适应本土化的生涯指导教育,高校生涯指导教育亟须更新课程理论基础。

在内容上,我国高校生涯指导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识自我,包含对自我职业兴趣、自我性格特质、自我能力等方面的测量;二是认识职业,包含形成对职业的基本认知、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就业现状等;三是做出决策,以自我实际情况为基础,制订方案并做出决策;四是做出行动,学习求职技巧、简历制作等,展开求职行动。[6]这样的课程内容定位主要针对求职展开,缺乏对学生生活、学习等全方位的教育设计,课程内容定位过于狭隘,不够全面。

二、高校开展生涯指导教育的意义

(一)基于人才培养规格与就业市场供需矛盾之间的迫切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每年就业市场涌入大量的毕业生。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市场不匹配、知识型岗位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所需岗位之间不平衡等多方面原因决定了高校生涯指导教育的迫切性。经济结构深刻影响着就业市场,而就业市场又密切关联着人才的发展。人才培养规格与就业市场之间的供需矛盾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成为限制人才发展的瓶颈。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的新生主力军,承担着国家和民族兴旺的重任,解决好他们的生涯指导教育问题,满足好他们的就业需求,正是生涯指导教育在高校开展的原因之一。实施高校生涯指导教育,对学生开展细致有效的生涯指导教育工作具有前所未有的紧迫性,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必然要求。

(二)基于学生身心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需要

大学是个体身心发展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发挥着促进个体成熟发展的重要作用。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生活知之甚少,对学业生活及课后生活的规划不充分、不清晰,学习方向不明朗,学习动力不充足,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出现荒废学业的现象。他们迫切需要通过专业的引导,快速了解其今后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基于这种现实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涯指导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涯指导规划意识,指引学生学会规划学业生活、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使学生与未来就业市场适配,成为社会、高校与学生的共同期望。当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高校生涯指导教育是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获得事业成功的客观需要,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三、高校生涯指导教育的改进路径

(一)加强生涯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高校生涯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对专业生涯指导教师的人才引进,并完善生涯指导教师评聘制度,保障其职业发展中所必需的福利待遇,从根本上吸引专业人才,促进专业生涯指导教师队伍建成。同时,高校应以科研机构带动科研人才的发展,借助生涯指导教育科研成果的创新性转化,打造专业化生涯指导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高校生涯指导教育内涵式发展。二是加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等兼职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例如,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指导名师、名校长进校园举办生涯指导主题沙龙活动,为兼职教师传授先进的、前瞻的指导经验,丰富兼职教师的经验,为兼职教师开展实践指导做好理论储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培养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保障高校生涯指导教师队伍建成,促进高校生涯指导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构建三方联动的生涯指导教育体系

将生涯指导与就业指导完全对立或完全划等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者只有明晰生涯指导教育的内涵、合理把握生涯指导与就业指导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多元化生涯指导实施平台,给予学生专业的就业指导。生涯指导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国家、高校和企业三方面构建联动的生涯指导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指导层面,需要继续明确生涯指导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提升公民的生涯指导教育意识,继续推动生涯指导教育朝着系统化、全局化的方向发展。在高校层面,需要明确责任主体意识,明晰生涯指导教育内涵,广泛开展生涯指导教育讲座,整合校企合作平台,搭建生涯指导信息服务网络化平台,做好生涯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发挥就业指导与生涯指导的双重作用。除了要协调全方位的资源优势,高校还要重视信息化、个性化的生涯指导方式,提供网络化的生涯指导内容。在企业层面,要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与高校协同搭建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真切了解真实的社会工作内容,明确其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总之,高校生涯指导教育需要国家政策的方向性指导、高校信息资源的充分整合以及企业的积极配合。

(三)完善生涯指导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侧重点,通过分阶段教育将生涯指导教育课程贯穿于大学全过程,形成“大一启发,大二深化,大三指导,大四跟踪”教育模式,使生涯指导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到无缝衔接。[8]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生涯指导课程体系,具体操作如下:从课程目标角度看,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明确生涯指导教育课程的定位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认识自我到明确自身发展需求;从课程内容设计角度看,做好课程设计,将学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教育内容融入生涯指导课程,组织新生入学思想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快速明晰未来不同阶段的具体发展任务;从课程之间的关联看,注重生涯指导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让生涯指导教育融入学生的培养计划和教师的教学环节,体现出生涯指导教育课程全程化、系统化、动态化的特征。

四、结语

生涯指导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针对高校生涯指导教育教师专业化有待提高、教育功能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亟须完善等现实困境,高校生涯指导教育可以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三方联动的生涯指导教育体系、完善生涯指导教育课程体系等路径,促使生涯指导教育朝着更全面化、专业化、系统化方向迈进。

猜你喜欢

生涯就业指导发展
我的教书生涯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吐槽退役生涯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