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2022-02-19阿拉坦仓邱忠堂

关键词:中国化中华中华民族

阿拉坦仓, 刘 星, 邱忠堂

(内蒙古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凝聚着中华民族厚重历史底蕴并汇聚着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164。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2]1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会议公报再次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10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基于中国实际,“让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土壤,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4]的历史。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性文化资源,立足中国社会现实,让马克思主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更加彰显真理的力量。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与发展,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科学研判,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历史形成之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书写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书写的。各民族之间在差异中包容、包容中同一,其所包含共同的价值认同、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的民族认同成为连接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在互融、互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形成以“民本思想”“和合思想”“大同思想”为特质的共同价值内核。

(一)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405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过程是各民族交融发展的过程,只有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才能深刻把握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与实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演进的规律证明:“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2]5这里的“破”与“立”都是遵循全国各族人民诉求,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地位,是应对一切风险与挑战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契合性和通约性”[5],大力发展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也是“马克思主义经过改造,不断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结晶,它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之中,蕴含于中华文明精神内核之内,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内生性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塑造了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根脉与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7]44

(二)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汉族是由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部落聚合而成,特别是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汉族又与各少数民族交融、聚合,形成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引领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彼此学习、相互尊重,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在推动各民族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传承交融中起到引领作用。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下,它焕发出勃勃生机,放射出耀眼的时代光芒。中华传统文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古代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舍己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近代有董必武“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的精忠报国、舍小家为大家的身先士卒;进入新时代,有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鞠躬尽瘁的为民胸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崇尚和平、勤劳勇敢、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塑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强大的精神血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深厚、最持久的文化软实力。深刻理解和把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为“精神家园”“黏合剂”的社会功能,汇聚全民族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始终不曾中断,成为汇聚中华民族聚合力的“根”与“魂”。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

(三)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各族人民大团结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演变发展的历史是全国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全国各族人民之中,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处,是中华民族连绵不绝、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更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里薪火相传的命脉所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8]3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如果中断了这个血脉联系,就会遭遇国家倾覆、民族灭亡的危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8]339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极大丰富,民族凝聚力才能得到不断地增强,才能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并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二、理论根基之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沃土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8]323从理论体系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从奋斗目标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实现共产主义,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会议公报再次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3]11这些表述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与发展,彰显“两个相结合”重要论断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从理论高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系统阐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时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因马克思主义的融入而枯木逢春。”[9]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文明,要依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力量,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最适宜的土壤。因此,“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精神家园和命脉滋养”[10],正是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关系,“实现并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会通”[11]成为可能。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让中国人在情感认同、意志坚定、行动自觉上内化为一种艰苦奋斗、不畏强暴、攻坚克难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多元多姿、百家争鸣、有容乃大的特质。它以吸纳各民族文化之气魄,汇聚成绵延悠远的中华优秀的文化长河。近代以来,中华文化一度走向衰落。当其跌下神坛的危难时刻,古老的中国再次看到黎明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深度结合,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容乃大的特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唤醒了我们对本土文化的觉醒,并试图从极具包容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本溯源。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寻求一种适宜其生存的沃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爆发了巨大的合力。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品质、价值追求诸方面的契合点,充分挖掘其有益成分并进行发展、创新与转化,“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8]313。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才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得到更好的彰显,其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8]349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受到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弘扬本民族文化及其优秀传统,以彰显其时代价值和积极意义”[12],是传承和发展本土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需要寻求一种最适宜其发展的文化土壤,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包容和接纳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咬文嚼字”,只有在“传承”“创新”“创造”基础上的转化与发展,才能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诸多方面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和相通之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13]534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前者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的沃土,而后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本土性基础性思想资源,其“先在的精神性的中国元素”[14]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更好地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一方面,要时刻保持对西化思潮、资本主义消极影响的警惕;另一方面,也要摒弃所谓“夷夏之辨”的儒家“道统”论的局限,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异族文化的错误倾向,从而割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联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底气,这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我们要正确把握、深入挖掘并科学阐发二者之间的关系,切实推动二者的融合与发展。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为指导,并将其融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的挖掘与阐发的工作中,从而彰显其新的时代内涵与文化精神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时代风采、焕发新的思想光芒。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需求,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提升并赋予其新的生机与活力,构筑起具有中国底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三、文化自信之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2]12,要坚持“立党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守住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13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住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便有了精神支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吸收本土性思想资源,“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313。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定位并进行深度分析,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本土性文化。“中国古典学术、传统文化正在从边缘重返主流,向着更加本土化的方向发展。”[15]真正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才能更好地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8]3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展现了中国人顶天立地的勇士雄风,镌刻了中华文化的风骨,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梦幻般的英雄史诗。伟大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担当时代使命,传递中华民族复兴使命的接力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因此,积极吸收本土性思想文化资源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儒释道思想精华,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以儒家思想为例,作为本土性思想资源,能够成为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不管是“官方普及”还是“下沉民间”,儒家思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让马克思主义内化于中国人心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过程,需要学习和借鉴儒家文化普及的经验与教训,遵循儒家思想等本土性思想传承发展的规律,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实现其伟大复兴,就需要这个国家的国民同心同德,有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对于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我们来说,“……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8]324,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本土性的文化资源,与“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广泛的融合、共存、共生的文化基因。二者一旦相结合,便形成巨大的能量,使马克思主义从“外来的”“西方的”理论变成“本土的”“中国化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认识、再发掘、再提炼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以其独特的阐释方式、思维模式及话语体系, 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机融合,建构出具有我们特定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民族内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让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现状,“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6],这就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深度和厚度。应该说,二者的融合与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坚守,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葆有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大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并不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实现中华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过程”[17]。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特质。二者的深度融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根据。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光明坦途,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重要结果。“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2]2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群体就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基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中国人民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力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四、未来发展之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19]3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穿越时代并焕发出勃勃生机。要珍惜时代赋予的机遇,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其价值生长,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一)实现的前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变”与“常”。所谓“变”,就是其中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而需要革新、变革的部分。所谓“常”,就是传统文化中具有长久价值的内容。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人文道德价值,道家“道法自然”“齐物平等”的思想,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价值观念,都是中国人民为人、为学、为政的基本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164,为构建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相互尊重的国际秩序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进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范式,“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169,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2]21今天,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找到了复兴民族的最锐利武器,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智慧与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熔铸了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时代特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更好地在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历史之中,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研究;深入剖析中国历史上各思想流派的基本观点、演进脉络、表现形式和历史影响;深刻、全面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才能给予其更为客观而公允的评价,才能将其中的优秀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并结合时代需要对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实现的着力点:回应时代需要,服务社会发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就是要符合中国社会、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对世界的深刻认识,不仅是中国古代圣人先贤的智慧结晶,也凝结了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发展沉淀的智慧。我们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19]322,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们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我们的灵魂与精神支柱。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间断的国家,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彰显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与民族特色,向世界展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大国形象,就需要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根植于每一位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型塑了中国人不屈不挠、坚毅勇敢的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和思维模式。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依然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同理想”“包容和谐”“和而不同”的追求与倡导,所昭示的智慧和力量,对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服务社会,如何回应重大时代关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所应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要不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8]313。要切实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结合时代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保持其旺盛生命力。要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治国理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和谐共生的国际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力量。

(三)实现的宏大视野:立足本土化资源,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对外来文化进行甄别与取舍,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继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汲取本土文化的精华,需要以宽广的胸怀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对其要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做一番符合本国特点的文化选择,而不是一味地采取“拿来主义”进行盲目的接受。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再现历史的文化场景,而是要让其适应当代社会,进行有机融合,并将其内化为人们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转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更为丰富的文化养分,更为强劲的精神动力滋润人们的心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要更加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要在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更新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保持本土化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异质文化中先进成分以充实自身。只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才能为子孙后代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展现出勃勃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称得上“优秀”,其最根本原因不是一味地盲从,而是立足时代并结合现实社会需要做出相应的取舍、变革和创新以获得更为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文明成分,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在大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创造性转化”为依托,激发其生机活力;以“创新性发展”为关键,着力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应对人类重大关切提供中国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与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原创性的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

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与书写的,我们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的厚重滋养作为精神食粮,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找寻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与人文精神等核心价值并进行传承、发展与创新,让其绽放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与发展是要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这种转化与发展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中国化中华中华民族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