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后延伸路径
2022-02-19张燕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226001
张燕(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226001)
小学是一个人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发轫阶段,也是认知体系初步建成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体系开始建构的重要时期,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显得十分重要。学习应该遵循“教学做”的逻辑过程,而课后延伸就涉及其中两个环节:“学”和“做”。本篇文章将从丰富课外作业形式、结合道德法治时事、观看道法电视节目、注重家校配合支持这四个方面谈一谈道德与法治课后延伸的实施策略,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没有下课铃声。
一、丰富课外作业形式,内化课堂内容
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学而思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于心。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进行课后拓展与延伸的有效手段。教师布置课外作业的主要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作业形式、内容上的创新有利于保证学习过程富于变化,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从生活的视角看待道德与法治。为了夯实学习成效,教师应进行适当的课后延伸,丰富课外作业形式,从基础巩固、知识拓展、活动探究、创意实现等多个层次进行分类分层,让作业不仅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以多元化的角度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习有方法”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传授一些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其他科目或课后对这些方法进行实践,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叠加。这类作业需要紧密联系课堂内容,通过重现情景或改变条件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或迁移以起到基础巩固的作用。在知识拓展层面,教师可以以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我们当地的风俗》为例,布置学生通过书报、网络或采访、问卷等渠道收集当地的风俗习惯,补充相关信息,拓展课堂内容。知识拓展类作业以获得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为中心要义,知识的拓展会帮助学生增强对文化的包容度,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道德素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中的第七课《班级生活有规则》时,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探究,组织班上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则。作业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反馈机制,还拥有其他可利用的作用。丰富作业形式能够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的内涵,促进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辅助式的转变,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思考的学习方式,内化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知识。
二、立足道德法治时事,实现与时俱进
陶行知先生曾如是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当今道德和法治教学潜藏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不能与时俱进,忽视对时事的关注。与时代脱轨会削弱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效性,没有时代特色、与现实不相符合的课堂内容容易让学生丧失兴趣和热情,同时也会导致“纸上谈兵”和“刻舟求剑”的问题。因此,就如陶行知所倡导的一样,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给予时事足够的重视,将教学与时代紧密相连,保证自己的思想不故步自封,不仅要确保课堂与时俱进,还要利用课外延伸让学生与现代世界相融通。
例如,为了与时代同步,教师可以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时融入多元文明碰撞交融的时代背景,在说明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的同时,介绍不同的文明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如席卷全球的美国文化以及日本的二次元文化等。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课后时间养成看报和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利用实时信息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文化局面,既要让他们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又让他们理解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及虚无主义、封闭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在时代特色方面,可以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引发学生对高新技术的兴趣和关注为出发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课后去寻找和观察家、学校、城市中的由科技进步引发的新变化。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关注时事,也能够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科技进步和飞跃联系起来。又如,如果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时,不能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且脱离生活中的实例的话,宪法规定的严谨而晦涩的条例对小学生而言就会显得十分“不友好”,导致他们学不能用,无法运用法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和规定的义务应对生活中的状况,影响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与时俱进、立足时事不单单是课堂中需要重视的事,也是课后延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不仅关乎着课堂内容和结构,也对知识的巩固和夯实十分重要。
三、观看道法电视节目,注重家校配合
兴趣是最杰出的教师。毫无疑问,观看道法电视节目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有着十分强大的说服力。然而,这种作用显然掩盖了电视节目的其他影响力,如儿童模仿的习惯会使这类电视节目对他们的行为和习惯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学校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时间非常有限,这也必然会导致课堂的内容不够有效,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课后,观看道法电视节目显然是一个两全的选择,学生既可以得到适当的放松,也能够将课堂延伸到家庭,因此家校配合也显得十分重要。
以CCTV-12社会与法频道为例,该频道拥有众多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节目,理论宣讲类如《法律讲堂》《律师来了》等,时事曝光类如《道德观察》《现场》等,事件重现类如《方圆剧场》《普法栏目剧》等。节目的类型多种多样,既有权威的科普讲座,又有趣真实且具体的事件演绎,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好奇心,也能够帮助他们明确犯罪违法和有违道德的行为,多方位、多角度地塑造他们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来进行课后延伸,除了具有激发兴趣的作用以外,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体系。而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也能够保证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收看节目,在长幼之间建立起联系和沟通关系,形成立德树人、共同学法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环境。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既需要知识充作肥料,也需要正确的道德和法律的引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旨在立德树人,教师有职责在学生的心灵中厚植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以道德为尺,法律为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教师要进行课堂延伸,立足实践,丰富作业形式,注重家校配合,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没有下课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