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
2022-02-19谭建平王继荣
谭建平,王继荣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1]。因此,理想信念教育理应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新的发展和转型时期如何更加长效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学界认为新时代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遵循了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规律,对于高校培养时代新人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作用[2],需要实现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3]。高校应从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价值生成、基本生成、过程生成、评估生成四个方面出发[4],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协同共育、制度保障等措施保证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实施、制度化运行[5]。“三全育人”是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开展而提出的育人理念,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三全育人”理念所蕴含的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为高校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一、现实之困: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势在必行
(一)理想信念形成的倾向:“我”之强、“变”之快、“利”之重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自我性强。当代大学生成长和生活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网络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为大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了适宜的平台和环境,他们相较于以前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话语权的自由表达,更加倾向于自我观点的输出。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大众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享受到的精神素养和文化资源得到了质的提升,这也使得大学生能接触到的事物的质和量相对于以往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由于大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宽阔,其想法也会变得更加新颖独特,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具有较强自我意识的思想和观点。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于家庭中心哺育的生活模式[6],大学生的自我倾向会在这种生活和成长模式中不断得到强化,而理想信念作为个人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这一特点也必然会折射反映在其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中。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变动性大。大学生大多刚刚步入成年,其心智发展在这一阶段尚未完全成熟,这一特性会使得处于身份转变阶段的大学生容易感到迷茫和焦躁,增加了大学生思想上出现波动和动摇的可能性。相较于中小学阶段,大学生在这一阶段拥有了更高的自主权与自由性,随着其在学习生活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逐步增强,多数大学生渴望自主选择和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以及人生信条。但是由于大学生的三观和价值取向正处于不断形成的波动时期,因而部分大学生在形成理想信念时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依赖心理,容易出现从众的心理倾向,受他人言论和行为影响的概率较高。寻求自由、追求标新立异的价值取向与容易被大众或者他人的思想观念所裹挟这两种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矛盾,导致部分大学生较难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在思想和价值取向上容易产生波动和动摇。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功利性重。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因升学压力所迫,较少去学习和思考有关理想信念的系统理论知识。因此,这类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解度和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容易对理想信念的内涵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片面地将理想信念与个人理想相等同,对理想信念的理解局限于对职业的规划甚至会出现唯功利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还未能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理想信念教育,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有利于自身求职或个人发展的专业课。这类学生更加看重专业知识的经济价值和获利可能性,对于一些有利于远大理想信念形成的思想理论课或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持无所谓的态度。大学生较难理解和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涵既导致大学生容易忽视理想信念教育的终极目标,也使得大学生在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息”之杂、“文”之多、“教”之问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造成了冲击。新时代大学生对于新媒体和网络的利用度极高,根据有关调查发现87%的大学生认为微信、互联网和课堂中的信息容易影响自己的思想和观点[7]。这说明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网络也因此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一个重要思想阵地。与此同时,网络也会对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冲击:网络的快速性和丰富性注定了网络上所充斥的信息是大而杂的,再加上自媒体的发展加重了网络信息的监管难度,使得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得以广泛传播,而部分大学生由于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8],使其在看待某些社会不良事件时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容易受到不良言论的煽动而产生错误或者偏激的思想,这些现象都对高校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外国文化也在“走进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人们从以往的对外来文化充满排斥和敌对的态度转变为尊重外来文化、倡导文化多元,但是这种文化多元和文化包容的社会氛围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是充满挑战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其教育过程中的变化性和不可确定性相较于其他教育活动而言更强,因此多元文化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性也更强。在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如何使大学生在众多文化价值观中选择正确的、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高校需要面对和回应的时代挑战。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有待解决的内部问题。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除了外部因素外,更为关键的是内部因素。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培养时代新人,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对于育人的关注度和落实度还有待加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目标与大学生现实生活诉求的关联度较低,加剧了社会价值需求和个体价值需求之间的冲突;教育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播,轻视与生活实践的关联,造成部分大学生难以深入认识和理解;教育方法中存在的灌输性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的难度。目标的理想化、内容的理论化和方法的固化等现象皆说明当前高校思想教育活动在育人方面效果不理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也因此始终差强人意。
二、内在关联: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内涵要义
(一)基本要求:从“三全育人”出发,常态化是持续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就是指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工作,逐步形成一种全面的、惯有的、稳定、有序、规范化的发展状态,从而取得长效性和实效性效果”[9]。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也应当要让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呈现出上述状态,实现这一状态的基本要求就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当持续开展。人的思想观念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在与外界环境不断交往中形成的,因此,人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在生成阶段还是在发展阶段都处于与外界环境不断交往的状态[10]。换而言之,理想信念的形成是无法脱离外界环境而进行。理想信念形成的特性决定了其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大学生充满探索欲和求知欲的群体性特征使得大学生与外界环境的沟通和交往更加密切和频繁,所以要想使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必须要开展经常性、长期性的理想信念教育。运动性、突击式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虽然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难以保持长效[11],持续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长效、稳定的影响和陶冶。同时,“三全育人”理念是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核心诉求就是通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从而实现高校育人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三全育人”理念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实践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即“三全育人”是立足于实际问题、发展于不断变化的育人环境、具有长效性的创新理念[12],这说明“三全育人”理念本身也蕴含着持续化的要求。基于此,以“三全育人”理念为视角,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前提就是要满足持续化这一基本要求。
(二)必要前提:从“三全育人”思考,常态化是协同化
由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波动性,所以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应当整合各种力量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协同化的育人体系,即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各系统和各要素应当彼此关联、协同互助。根据系统论和协同论可知,子系统的协同统一会提高整体效应进而产生1+1>2的效果,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是由各子系统或各要素构成的系统[13],所以彼此割裂的教育要素难以发挥出整体效应,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如若想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个庞大的系统能够得到一个良好运转,高校需要协同各教育要素形成合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必要前提是实现协同化,整合各要素的教育价值和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三全育人”理念中的“全”体现了协同化的要求,表现为实现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轴、育人空间域三个部分的内部协同化,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三个部分有机统一形成“一体化育人体系”[14]。因此,“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应当要涉及到教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果无法形成协同化的教育模式,那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能会在某些教育过程中出现脱节或是出现忽略某些教育要素的现象。总的来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需要依托于协同化的教育模式才能得以有效构建和推进。
(三)核心要旨:从“三全育人”审视,常态化是生活化
当某一事物的存在状态是“常态化”的时候,通常具有几个特点:为人们所熟悉、得到人们认同、融入日常生活,这三个特点说明常态化存在的事物总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5]。理想信念的形成会经历情感、知识和价值三种形态[16],这三种形态也都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行为相关联。由此可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当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诉诸于生活。因此,生活化既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特征之一。只有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活化,高校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没有实现生活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只能实现形式上的常态化而无法实现实质上的常态化。根据“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内涵可知,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关键在于形成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和处处育人的育人体系,也就是要求高校的育人工作应当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渗透到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中。所以,“三全育人”视域下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核心要旨就是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与生活的关联性,进而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活化、常态化。
三、因势利导: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路径探索
(一)构建制度:以“理”思“变”
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化应当要以制度为保障,而制度既产生于客观规律的要求也发展于不同时期社会主体的价值诉求[17]。因此,在构建制度体系时,不能只关注制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更应关注存在于制度体系中的主体的诉求。虽然多数学校都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制定了系统的制度,但是制度体系的针对性还不够强,高校在制定制度时容易忽视时代发展的特性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行的制度体系固化程度较高,制度体系的弹性和灵活性还有待提高。制度体系是稳定的但并非是固化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制度体系应当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三全育人”理念是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高校思想教育的现实困境提出的,故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基点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体系要求高校在对制度进行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现实情况,依据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特点进行创新,针对现存的教育困境进行改善,通过增加制度体系的弹性和灵活性实现持续化。
从“三全育人”理念出发构建制度体系可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推进有章可循,保证了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三全育人”理念不仅对高校育人工作进行了宏观上的统筹规划,也对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育人主体、育人方式和育人效果等微观层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形成由教育共同体参与的、善于运用多维度、多形式进行教育的高校育人体系,从而促进高校育人效果的全面发展和提升[18]。部分高校有关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体系过于强调宏观层面上的规划,对于微观层面的思考还有待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持续化的开展产生阻碍效应。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化要求制度体系既具有宏观指导意义也要能真正得以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则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方向和理论支持。如“三全育人”理念所衍生的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可以为高校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供思路,使得育人制度可以真正得以落实,从而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化开展。
(二)优化方式:以“全”化“同”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协同性首先体现为过程协同,要满足“三全育人”理念中全过程育人的要求。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共存的特征,因此,任何一项教育活动想要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都应当做到过程协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当更加关注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过程,避免出现过程上的脱节。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实现全过程育人从而达到纵向协同的状态,如高校可以在大学生完成有关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后开展一些有关理想信念教育的专题讲座或者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电影等,防止出现课程结束理想信念教育就结束的困境。同时,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是指育人工作应当贯彻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始终,即全过程育人应当要涉及到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只涉及显性教育的开展。这就要求高校要发掘隐性教育资源,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将课程延伸至课下、融入到校园。高校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进行一些标语宣传、创建具有思想价值的基础设施等手段,形成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统一,将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各环节和要素相统一,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协同化。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协同性还表现为不同领域的协同。不同领域的协同主要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协同和不同教育领域的协同,即“三全育人”理念中的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曲折的、复杂的过程,所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单靠专任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任课教师的帮助。不同领域的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力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高校教师应当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本学科领域的专业课程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与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形成合力,从而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同时,高校也要形成校内校外协同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发生在高校内,但不是只发生在高校内。受实习和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关课程难以覆盖大学生生涯的整个过程。同时,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其扮演的社会角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多样的,其理想信念的形成也会受到各种校外因素的影响,只有校内外相互协作才能避免不同因素之间的互斥并弥补校内教育所存在的不足。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是建立在校内外相协同的基础上,这也就要求高校应当要转变自身的育人方式,主动与家庭和社会加强联系,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形成协同化育人模式。
(三)提高认识:以“育”落“实”
基于部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时难以有效贯彻育人的困境,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需要提高高校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和育人的认识程度。首先高校要改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设置。当前某些高校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时容易出现违背教育原则的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追求层次的要求程度偏高,而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应当要契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实要求。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应当要有层次划分,既要有高层次的要求,也要将现实性的理想信念价值诉求包含其中,实现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共存。其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内容应当切合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思想教育价值,相较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更容易受到日常生活的影响,一件不公正事情的发生很可能会摧毁大学生长期以来的信仰和观念。因此,优化教育内容使其更加贴合生活是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应当注意的关键点。只有完善认识,才能落实“育”,才能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最终的落脚点是使理想信念可以真正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成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评判标准应当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相关联,大学生理想信教育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大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行动,能用正确的价值取向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高校深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评价的认识,首先,需要完善评价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与否的判断标准,改变以往只以分数作为标准的评价方式,高校要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全过程保持时刻关注,要大体把握大学生思想观点的变化和发展情况,从而做出符合个体实际情况的评价。其次,高校在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评价时不能只局限于校内,还要接收家庭和社会的反馈。大学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所以高校应当以全方位育人的思想为依托,结合学生在家庭和校外的表现进行评价。如辅导员可以经常与大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大学生在家时的思想状态情况;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关注大学生在参与校外社会公益活动时的言行表现。高校需提高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评价的认识,在生活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活化、常态化。
理想信念是个体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否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新征程、新挑战,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既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所需。将“三全育人”理念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相结合进行思考,有助于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切实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帮助大学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