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回应性教学:乡村教师回归乡土的教育之路
2022-02-19朱晓颖刘天艺
朱晓颖,刘天艺
(1.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南昌 330043;2.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410125)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1]。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子。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关键。近年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政策着力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学者们也纷纷从增加岗位津贴、改善生活条件、解决编制、搭建专业发展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政策性建议。虽然这些政策和建议在很大程度上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但必须看到,乡村教师“留不住”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甚至可以说,“留不住”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阻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乡村教师“离乡”之痛、助力乡村教师踏上“返乡”“回乡”“融乡”之路,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乡村教师“离乡”之痛
乡村教师是乡村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乡村教师的定义不应仅仅是“在乡村工作”的教师,更应该是“为乡村工作”的教师,只有能够融入乡村并自觉归属于乡村的教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教师。因此,乡村教师的根本属性首先应是乡村性、乡土性。“离乡”是对乡村教师“身在乡村,心向城市”这一教学生活状态的概括。“离乡”的乡村教师无法安心、潜心于乡村教学,更逞论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一)“离乡”的乡村教师不愿教
“离乡”的乡村教师鲜于跟乡村人交流,对乡土人情和文化既缺乏了解的基础也没有了解的意愿,时刻感觉自己是寄居在乡村的“城里人”,拒绝将自己归属于乡村。心理学家认为,归属是个体与特定群体间的一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由于缺乏对乡村的归属,乡村教师将教学视为谋生的手段、进阶的跳板,逃离乡村是他们的目标和方向,难以做到潜心钻研、悉心教学。
(二)“离乡”的乡村教师不乐教
由于缺乏对乡村教育价值的关照,“离乡”的乡村教师缺乏对其生存环境的理解与适应,导致对乡村的恐惧及孤独感难以消解,无法直面乡村困境、融入乡村文化环境,因而难以发现教学之外的教育之美,难以体会到从教的喜悦和幸福。同时,由于“离乡”的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存在排斥、轻视、质疑的心态,因此教学投入度普遍偏低。教学低投入难以激起学业高产出,长此以往,教师无法获得教学效能感,将进一步丧失从教的乐趣。
(三)“离乡”的乡村教师不善教
与城市教育相比,乡村教育质量整体偏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其原因却值得深思。教育与文化紧密关联,由于“离乡”的乡村教师并不认同乡村文化,自然也就不会在教学中主动融入乡村文化的元素、激发乡村文化对乡村教育过程的促进作用。作为纯粹的“执行者”,乡村教师蹒跚向前,不断模仿城市教师的授课模式,学习他们的课程组织形式,却从不问如此教的目的、更不知这样教的原因。在乡村教师“离乡”的过程中,教学的创造性和探索性逐渐被遮蔽,乡村教师最终沦为“传声筒”“传话机”,被贴上“不善教”的标签。
二、乡村教师因何“离乡”?
乡村教师因何“离乡”?有研究者提出是因为生存土壤“贫瘠”、荣誉制度“不荣誉”、成长空间“狭窄”。但也有研究者提出,教育是与它所服务的社会文化密切联系着的,因此,观照乡村教师的问题,不应忽略文化向度。更有学者提出,乡村教师“离乡”的真正原因是由于缺乏对乡村文化的认同而导致他们从未归属于乡村。
(一)职前没有学习乡村文化
我国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乡村教师的主力军。由于地方师范院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一般只按学段来区分人才培养规格,所以,所培养的教师只有学段的区别,而没有地域的分别。但事实上,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乡村既是地域概念,又是文化符号[2]。不是发生在乡村的所有教育都可以称之为乡村教育。真正的乡村教育是以乡村文化为基础而展开的、与乡村生活事件相关联的教育,是基于乡村文化、为了乡村文化、在与乡村文化的互动中开展的教育。
近年来,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角力的过程中式微,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倾向于服从城市主流文化,几乎不涉及乡村文化。这种取向看上去只是模糊了乡村与城市的差别,实际上是用城市标准取代了乡村价值。舍弃对乡村文化的关照,对师范生培养而言就是舍弃了“乡土”。当这些对乡村文化缺乏认识的乡村教师们来到乡村教育的场域时,常常以“他者”的视角来开展乡村场域中的教育教学,采用在职前所学到的、“远离乡土文化的城市化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无法在丰富的乡村文化中发现知识符号与生活事件的关联,更无法在教学中消弭传统与现代的隔阂。
(二)职后没有回应乡村文化
教育学是有文化性格的。文化不仅影响课程内容,还左右教学方式。从普遍意义上说,教育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本地文化、融入本地文化并实践本地文化的过程。促进学生与文化的相遇,帮助学生理解和习得本地文化,内化和传承本地文化,最终获得与本地文化的同一性,是学校教育的价值所在,也是“以文化人”的核心要义。教师只有理解本地文化,自然地将文化嵌入教学内容及过程,建构起文化与知识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达到“教书育人”“学以致用”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对本地文化的一种回应。由于职前对乡村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乡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没有回应本土文化的意识也没有回应本土文化的能力,不能把乡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变成教学资源,使得新授知识在乡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缺乏关联点,造成固着困难,增加了乡村学生学习的难度。这于乡村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挫败,不可避免会产生“离乡”的想法。
三、乡村教师为何必须“回乡”?
乡村是当今中国的根基,教育是一国的根本。如果没有好教师,乡村就没有好教育。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希望。乡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基本通道[3]。乡村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教化,更在于向偏远乡村传播现代文明、传递国家意志。
(一)重塑乡村学校的价值
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的中心,是乡村知识传播、文化交流、民俗传承的重要途径和阵地[4]。乡村文化是维系乡村社会及其基本秩序的内在规则,是乡村文化“在乡村”的时、空证明。改变乡村学校“悬浮”于乡村之上的状态,使乡村学校融入乡村,成为乡村文化及乡村生活的组成部分,在乡村生活中传递乡村文化。
乡村教师是乡村文化符号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望者,乡村教师在乡村学校的坚守,就是对传承乡村文化的坚守。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的文化精英,有责任也有义务发现被遮蔽的乡村文化的价值,在教学中主动回应乡村文化,在教学中超越传授知识的浅表价值,将教学与学生所处的乡村生活联系起来,让乡村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乡村文化的滋养。
乡村教师如果能够主动将乡村学生所熟悉的、共生的乡村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设计,开展本土化的教学实践,将有助于构建符合乡村学生学习特点和习惯的教学模式,让乡村学校真正担负起传承乡村文化的职能,也让乡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我、发现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价值。
(二)实现乡村教育的独特价值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振兴乡村的必由之路。乡村教育不是城市教育在乡村的映射,身处乡村文化之中,乡村教育应该重塑自身独特的价值。
“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让每一个乡村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值得期许的未来,是乡村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高质量的乡村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乡村学生获得离开农村生活的能力,更应该帮助他们获得在农村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教育的价值除了为乡村学生提供现代性价值中不可或缺的发展机会外,更重要、更基础的价值则在于留住学生,促进他们对乡村文明与乡土价值的理解,逐步构建起对乡村文化的认同,进而留住本地文化、留住乡村的活力。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
(三)促进教师发展
乡村教师“回乡”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目前,国内关于改善乡村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一般是围绕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营造尊重乡村教师氛围、改进乡村教师评价体系、加强乡村教师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李政涛教授指出,“改善教师的生存现状,学校管理应当以人为基础,以教师为出发点,回归生命,关注生命,将教师的发展目标由工作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所谓生命层面,就是要重视文化向度研究,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为性,减少工具性。
乡村教师在农村社区中的定位,不是“被赋予”的结果,而是教师自身努力的结果。乡村教师要有“主体自觉”,它在乡村中的“定位”是一个自我认识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建立对乡村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寄居在村庄的教师”转变为“扎根在村庄的教师”。
四、乡村教师何以“回乡”
陶行知先生曾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5]这为乡村教育指明了建设方向,提醒我们时刻将生活与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不要忽视生活对教育的作用。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生活中代代相传,乡村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深受“乡村生活”影响,其认知基础、习惯和结构无不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紧密相连,“抛开生活谈教育”,就是割裂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必然使知识变成“学而无用”的符号,降低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照学生所属的文化,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事实来阐释书本知识,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迁移,这便是“文化回应式教学”。文化回应教学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教师主动调整教学设计,以使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语言习惯和行为规范相适应。当教学有效回应学生所属的文化、紧密联系学生所属的生活世界时,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一)文化回应性教学对乡村教师的意义
文化回应性教学使乡村教师的教学思维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其发展逻辑不再是“城里的学校怎么教,我们就怎么教”,而转向思考“我们的教学需要什么、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同时,还帮助乡村教师将乡村教育的目标放回乡村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重新审视,使得乡村发展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得以激发、表达、尊重和实现。
文化回应性教学为乡村教师摆脱“亦步亦趋”的落后者身份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支撑。乡村教师的教学不是复制和追赶城市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堂范式,而是基于对乡村文化的理解、认同、传承与创新。乡村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更应该是传递、传播、传承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村教育不可割裂的基础,更是乡村教师不可分离的精神家园。乡村文化的浸润不仅能够提升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归属感,而且能够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自觉[6]。
文化回应性教学帮助乡村教师发现教学的意义。基于对文化的回应,教学过程不再是对抽象符号的复述,而是对文化意义的阐释。当乡村学生带着其固有视角所认识的文化世界在课堂上与另一个文化世界相遇的时候,文化回应性教学会使乡村教师看到类别差异而不是水平差异,这会给乡村学生带来信心,极大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当教学不再独立于文化之外,而是变成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标、锚定的方向时,不仅使学生的“学以致用”成为可能,更使教师的“学以为己”能够得以实现。
(二)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的培养
1.注重乡村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文化培育的问题。乡村教师除了要具有特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在乡村从教的信念,具有认可乡村价值、扎根乡村发展的情怀[7]。作为乡村教师主要培养单位的地方师范院校应充分认识文化对个体行为塑造的意义和价值,把对乡村教师培养的关注点上升到文化培育的层面,拓展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视野,把乡村文化内容作为师范生教育的“底色”,通过乡土课程增进师范生对乡村生活的了解、提升师范生对乡村文化的感知力与认可度,弥合学科课程与乡村文化之间的缝隙,加深教育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融合,塑造乡村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行为习惯和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自信[8]。乡村教师的文化认同是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接纳,是认同乡村教育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唯有认同乡村文化,才能积极践行乡村教育的价值。一旦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产生高度认同,自然会体会到乡村文化的价值进而树立对乡村文化的信心。到那时,在教学中自觉回应乡村文化就成为乡村文化“内化于乡村教师之心、外化于乡村教师之行”的具体表征。
2.注重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训练
“文化回应性教学”的要义是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与乡村学生已有文化经验相适应的内容,采取与其已有文化经验相适应的方法开展基于他们现有水平、能够促进其发展的教学。这就要求乡村教师培养单位立足于“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所需的素养和能力”,以“面向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为价值导向,以培养文化回应意识和乡土情怀为基础,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训练,以帮助师范生获得在乡村教学中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所谓文化回应意识就是要深刻地理解文化作为一套自恰的系统,总是随时随地以无意识的方式决定着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世界并使人们做出不同的判断。具有文化回应意识的乡村教师懂得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个体,不能将其身上的文化与其隔离开[9]。所以,他们不仅会尊重乡村学生所拥有的、与城市学生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而且会主动将这些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乡村学生的学习动机。
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与对乡土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高度相关。熟稔的乡土知识不仅可以帮助乡村教师更好地理解乡村进而融入乡村社会,而且可以帮助乡村教师自如、自恰地将乡土知识与书本知识相结合,用乡村孩子熟悉的乡土知识去阐释生疏的书本知识,开展回应文化的教学,帮助乡村孩子以自己熟悉的、擅长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去理解书本、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获得基于自身基础的最好的发展。
由于文化回应性教学需要乡村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回应乡村学生基于所属乡村文化的学习需求、已有学习经验和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培养乡村教师必须快速发展出及时调整自己知识和教学方法的能力,以保证总是能以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3.重视文化回应性教学实践
陶行知先生曾用“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对乡村教师画像。对比“这张画像”,许多乡村教师相距甚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许多地方师范院校大多“定居城市”,即便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以“乡村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为培养目标,也难以有相应的乡村课程支撑,学生没有乡村实践的土壤,难以形成“农夫的身手”。因此,要创新乡村教师培养模式,打造地方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乡村学校“三位一体”的U-G-S协同育人新模式[10],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授课内容、见习实习等方面各司其职,共同为师范生提供乡村教学实践的平台,为师范生提供实践文化回应式教学设计的机会。
“三习”是师范生职前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师范生专业意识的形成、专业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安排师范生到乡村学校参加“三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切实感受农村文化,还可以让学生“从应然走向实然”、在具体实践中校正自己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精心设计实习、见习、研习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实践环节,可以有效帮助师范生在乡土知识获得、乡村文化认同感方面得到螺旋式上升的认识,为将来从事乡村教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质量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础[11]。当前,乡村教师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离乡”倾向,唤醒和培育乡村教师的主体自觉,是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抉择。文化回应性教学是乡村教师回归乡土的教育之路,不仅为乡村教师提供了一种教育理念、教学策略,还帮助乡村教师得以从文化的视角去关注、理解乡村学生的境遇及成长,这对于提升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感、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