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图互文视角下图像的教育价值论析
——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为例
2022-07-08余俊宏李丹丹
余俊宏,李丹丹
(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赵宪章[1]指出:“语言和图像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基本的两种表意符号。”语图互文意即语言和图像之间的互文性关系。从意指功能的角度来看,语言是实指符号,图像是虚指符号。实指符号具有精准的意指功能,而虚指符号遵循相似性原则,它的意指表征是“迂回”的,呈现出一种多义、含混和浑整的“离心式”形态。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而言,语言是“可名”的符号,图像是“可悦”的符号,图像比语言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因为语言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符号,“名副其实”是它的基本属性和理想表达,而图像符号比语言距离身体更近,直接和人的生理相连,具有更自然的身体适配性,只要是身心健全的人都可以成为它的合法观者。[2]从语图之间的关系而言,语言艺术和图像艺术相互模仿,但两者却存在非对称性,语言对图像的模仿是逆势模仿,图像对语言的模仿是顺势模仿。[3]这也就是说,语言和图像之间存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间性,这样语言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在当代语境中就突破了简单的二元结构,而演变为一种富有张力、多元文本互动的“动态生成性结构”。[4]这就是语图互文理论的核心思想,它对语文教育中如何处理语言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教材插图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语图互文视角下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阐释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往往只关注插图对语言文本的辅助作用,认为插图只是语言文本的一种形象展示,但是“图像并非语言的附属品,而是一种能够解释表征世界的视觉话语方式”[5]。从语图互文理论来看,语言文本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一)语图互仿:语言文本与图像内容相互仿拟
在统编教材中不少语言文本都配有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插图,而这种直观的插图就是语言文本内容的一种仿拟,它可以将文章的重点内容、事情发展的过程,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用可视化的形象手法予以展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文本内容的图像化。从知识学习的角度而言,当学生翻开教材之后,这些形象化的图像能够瞬间吸引他们的注意,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语言文本,了解语言与图像所共同承载的知识内容。如在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掰、扛、扔、摘、捧、抱”几个动词的差异,统编教材分别为每个动词配上一幅插图(见图1),这就使这几个动词之间的差异形象可感,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一目了然,更能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行为。
图1 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插图
插图可以仿拟语言文本,语言文本同样也可以仿拟插图内容,如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语言文本即对图像内容的仿拟。而且统编教材中还安排有看图说话和看图作文等活动,如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作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等。在开展这种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图像内容转变为语言文本,这其实也是一种仿拟,是语言文本对图像内容的仿拟,但这种仿拟不同于将文本内容转变为图像的仿拟,它需要仿拟者充分发挥想象,开拓思路,调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将某个图像或几幅连续的图像想象为一个场景或故事,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图溢言外:图像内容溢出整个语言文本
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世界进入了读图时代。随之而来的是语文课程也在发生着图像的转向。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图像具有独立的表征内涵,图像叙事成为说写者喜欢运用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样,图像就不必完全依附于语言,它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而被绘制者描绘出来,最终使图像内容溢出整个语言文本。李政涛认为,在教育理论中,图像媒介的出现,在于它内含的对某一事物的理解方式,往往超越了语言文字和文本内容本身,从而更适合挖掘、展现和表达“内隐知识”和“缄默知识”,更适合成为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译”媒介,而这恰恰是文字媒介的不足与缺陷。[6]因此,在教材中插图内容溢出整个语言文本实际上是插图对语言文本内容的一种丰富,是插图作者根据文本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进行的一种艺术创造。
具言之,当插图作者在为语言文本配备插图时,由于有些语言文本的内容叙述较为简单,表述内容不够具体,但为了取得美观的效果或有着某种特殊的需求,有时插图作者就会在构图时适当增添一些语言文本没有提及的事物或者有意去营造某种具有特殊表达作用的图景,这些景物或图形在色彩和绘画技法的作用下能够使画面更好地服务于语言文本的主题。如二年级上册《拍手歌》插图中营造两只黄鹂相互张望、相互鸣叫的景象,画面就显得情趣盎然、生动和谐;而在《妈妈睡了》一课中,语言文本内容并没有提及“小熊”,但在插图内容中却存有可爱的“小熊”图像,这其实是利用“小熊”娃娃的图像表现睡觉的场景,目的是营造一种温馨的感觉。可见,教材插图不仅仅是对语言文本内容的一种图像再现,而且还增添了插图作者的理解和思考,它在教学中同样可以起到促进教育的作用。
(三)言大于图:语言文本整体大于图像内容
插图的内容可以溢出语言文本,同样插图的内容也可以小于语言文本所表达的内容,造成插图内嵌于语言文本之中,使之成为语言文本表达内容的一部分。从表达功能上而言,这样的插图不仅可以突显文本的主要信息,而且还可以使插图本身变得更为简洁明朗,因为它忽略了与语言文本意指关系较为疏远的一些事物,而只保留语言文本中的关键内容予以图像化,从而便于绘画时的构图和设计。从绘画过程上而言,由于绘制图像受到页面篇幅的限制,绘画人在有限的空间中不可能将语言文本所表达的全部内容都完全地表现出来,而且对于教材而言也没有必要将其全面绘制出来,因为语文教材重点还是学习语言知识。
这样,绘画人在为语言文本绘制插图时,往往会舍弃语言文本中的一些与主题不太相关的事物,而选取最具有预示性的顷刻或某些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来表现语言文本内容。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文的插图为例(见图2),语言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但是图中所画的动物只有狐狸、老虎、小鹿、兔子,以及天空中的小鸟,而并非真的是有一百种“大大小小的野兽”,甚至连语言文本中提到的“野猪”图画中也没有予以表现。可见,插图内容远没有语言文本内容丰富,但由于它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动物被老虎吓跑时的场景绘制图像,依然能够表现百兽对老虎的畏惧之情,进而凸显出狐狸的狡猾。
图2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插图
(四)语图互间:语言文本与图像内容相互间离
语言和图像可以互仿,但彼此也可以存有间离。从叙事方式上来看,语言文本是时间叙事,图像内容是空间叙事。[7]在诸多图文共存的文本中,图像“因文而生”,实现“时间的空间化”;同时,图像又不是定格和静止不动的,而是包含着时间进程,即“空间的时间化”。[8]在统编本教科书的插图中,语言与图像在叙事时同样也存在这样的特征,这是语图间隙的一种体现。教材编排通过这样的插图可以在有限的二维空间平面将语言文本内容尽可能多地融入图像之中,让学生在读图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图像而了解语言文本的主要内容。
如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的插图采用图像并置手法(见图3),描绘了“我”在等待母亲归来的过程中,自己所做的一些事情:踏方砖跳房子,看天空观云彩,趴地上拨蚁穴,坐草丛看画报。从语言文本来看,这些事情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具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分,但在图像中由于插图作者将四个场景进行了并置处理,这样,语言叙事中的时间成分就被压缩在了图像的“皱褶”之中,实现了时间的空间化处理。从图像来看,图像也并不是对语言文本镜像模拟,而是运用空间转换和景物变化来展现时间的流动。因为在图像上手拿树枝站立的“我”实际上融合了“看云彩”和“拨蚁穴”两个过程,虽然语言文本中“看”在前,“拨”在后,但是图像的这种处理方式更能体现“我”等待母亲归来时的急切心情;同时我们再结合“趴着找蚁穴”和“坐在草丛中看画报”等场景的转换来看,就更能观察出不同动作行为的时间变化。
图3 六年级下册第九课《那个星期天》插图
二、语图互文视角下图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图互文理论强调语言与图像的互生互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插图的利用不够充分,甚至在课堂上对插图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然而事实上,插图是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教学资源,是最忠实于语言文本的一种视觉图像,可为教学活动创设一种形象可感、逼近真实的情境。[9]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学过程中插图至少可以起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图像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插图相对于语言文本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而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尤其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充分利用大开本的版面空间为课文设计了许多精彩的插图,这些插图无论是从构图的角度,还是从色彩搭配的角度都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因此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那么他们也就越具有学习的动力,[10]这会进一步促进他们由图思语,以图解意,实现图像与语言文本的相促互生,便于二者共同发挥教育价值。如统编语文教材为《坐井观天》配备的插图,从构图上而言,小鸟在书页的左上角,站在井沿上往下看,青蛙在书页的右下角,头朝上张着嘴巴,而课文内容恰好展现在两者之间,这与小鸟、青蛙构成的对话关系相映成辉,浑然一体。学生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学习,就会对语言文本产生一种好奇心,因为图像的美感唤醒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他们急切地想知道小鸟和青蛙到底在说些什么,这就促进他们对语言文本内容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探究图像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图像可以展示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统编语文教材的插图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之分。在一些多幅图中,插图可以清楚地展现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观看这样的插图就类似于在观看一幅连环画。而画的内容展现的是语言文本所描述的某个事件在不同阶段所出现的不同形态。这样,当学生观看到这样的序列图时他们就能清楚地了解整个故事的情节,因为在这幅图画中,不同阶段的故事内容已被绘画人用图像巧妙地绘制出来了。如《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的插图,分别画了六个不同的场景:小壁虎被蛇咬掉了尾巴,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小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小壁虎伤心地往家爬,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场景片段,每个场景片段都反映了一个故事情节,每个故事情节都清晰地展现了小壁虎借尾巴这个事件的某一个进程。教师在教学中将插图运用起来,让学生根据插图讲述故事情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一时期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低,他们的思维主要还是形象思维,在表达事物时需要依赖图像或实物的帮助。这样,当一个个场景图像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能更加准确和容易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图像可以突显语言文本的核心内容
教材中的插图主要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统编语文教材的插图也不例外,它们通过对某一“顷刻”的描绘达到关涉全局的效果,突显语言文本的核心内容,实现了“一图胜千言”的艺术追求。乔思瑾作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绘制者之一,也谈到:“教科书插图的绘制不可能做到面面倶到,应分清主次,明确课文核心和主题,用准确恰当的图像语言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11]这就是说,插图创作者在绘制图像时也是有意在利用图像凸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插图凸显文章主旨内容的这一特征,利用插图巧妙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的插图就能很好地展现语言文本的主要内容(见图4)。插图主体画的是一头大象站在船上,一名官员在往船身上画线,记录船下沉的深度,而远处的曹冲伸着手臂,五指张开,口中若有言语,似乎是在指挥那名官吏如何记录船身下沉的深度,他的旁边还堆放了许多石头,这突显了曹冲称象的方法。学生只要看到这幅图就能知道曹冲是如何称象的。教师在讲授本课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幅插图,让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从而可以较为巧妙地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图4 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插图
(四)图像可以表现语言文本的思想感情
插图不仅要表现人物形象,展现故事情节,而且还要突显文本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难的不是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言知识,而是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巧妙地利用插图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赵宪章曾对插图的记忆功能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插图之所以具有记忆优势,其原因就在于插图能够呈现语言文本的情感力量。[12]在统编教材中,插图的绘制通过图像的勾勒、色彩的明暗,以及视觉修辞技巧的运用,能够将语言文本所表达的情感融于图像之中。这样,当学生观赏图像时,他们会受到图像情景的浸染,从而使他们能够进一步深入作品去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一课有两幅插图(见图5),第一幅是孙中山在老师面前背诵功课,第二幅是孙中山向老师请教问题,反而受到老师的质问。但从插图人物形象来看,两幅图中孙中山气宇轩昂,神情自若,眉宇间充满着坚毅与勇气,这正展现了他不怕挨打、勤学好问的高贵品质。教师教学中若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插图的人物形象,就能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文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理解,从而也能使之更好地把握语言文本内容的思想感情。
图5 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插图
由于插图对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忽视插图,教师应将语言文本分析与插图形象展示结合起来,利用插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言文本分析中适当利用插图突破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改变传统的纯语言文本分析模式,将单纯的语言文本学习转变为图文结合的多元分析,这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关于这一点,张廷凯、牛瑞雪[13]在谈语文教学改革时曾明确指出:“面对数码阅读作品,阅读教学除了读文字,还可以读图,读图文配合;写作教学除了教谋篇布局,还可以教图画意象,文字格式安排等对于读者阅读感受的影响。”这对于现行的统编教材而言同样适用,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的时候,可以根据其图文并茂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期使该套教材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
三、语图互文视角下图像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成尚荣[14]指出:“教材使用可以牵引教学改革。”在语图互文理论的背景之下,语言文本与插图内容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将图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且在我们看来,将插图运用于教学开展教学创新实践将具有更为明显的时代价值,因为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图像时代,语文课程正在发生图像转向,我们有必要将图像运用于课堂教学。
(一)利用图像巧妙分析语言文本内容
当前重构核心素养的学习本质的关键是确立不同教学方式的教育价值,并通过对这些不同教学方式的整合形塑新的学习行动。[15]插图在教学中具有教具的作用,它可以辅助教师在课堂讲解中用以分析语言文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当前有一种时尚的教学方法叫“思维导图法”,这种方法其实也就是利用事物发展的逻辑图来展示事物发展的过程,因此思维导图又被称为脑图,被认为是一种表达发散性图形思维的工具。还有一种图像化阅读理论,它是指“在文字阅读的认知活动中,借助文字通过心象过程生成图像,建构画面或借助文字生成抽象图式,通过命题表征呈现对文本的理解”的一种阅读理论。[16]
有鉴于此,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更为形象的文本插图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这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得更加深刻,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因为图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能够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关联起来,有助于实现整个文本内容的图像化表征。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的插图就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图中画了小马向老牛伯伯问河水的深浅、松鼠拦住小马告诉它河水很深,以及小马尝试着蹚水过河的三个场景,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文本内容,如借问题引导:小马第一次到小河边是怎么做的?得到的答案是什么?小马第二次到河边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在插图的激发下学生可以增加学习的动力,同时也可以利用图像所产生的心理表征强化对叙事场景的认知。这样,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记住语言文本的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图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插图在教学中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分析文本内容,而且还可以用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还可以形成一种特有的“图像思维”模式,进而发展出“图像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表达,拓展学生的图像思维空间。如教师在教学《黄山奇石》时,可以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写黄山奇石的形状,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思维能力。不过,在统编语文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插图是口语交际或习作中的插图,因为这些学习版块本身就是为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设计的。学生通过读图可以了解图像内容,然后将其转变为内心的意象图式,最后再将其外化为实际的言语形式。这样经过“图像—心象—语言”三个过程的操作,学生将二维的空间图形转变为了线性的一维言语形式,达到了操练语言的目的。
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就配有四个不同场景的插图(见图6),它们分别是掰手腕、逛动物园、钓鱼和坐过山车,这些插图都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很容易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像以唤醒他们的记忆,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并注意引导他们把快乐的心情表达出来,最后再让他们把自己讲述的内容转变为语言文字即可。这种类型的语言训练是单纯依靠语言文本所不便实现的,因为它避免了单纯依靠语言文本来充当教学介质的单调和乏味,实现了教学媒介的形态转化。可见,利用插图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图6 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插图
(三)根据语言文本设计绘画类练习作业
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往往是字、词、句、段、篇的练习,从形式上而言,它们可能是阅读,也可能是抄写,还有可能是习作等。毫无疑问,这样的作业设计在知识的巩固、解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固然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其形式过于程式化,缺乏新颖性,时间久了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提高。而图像再现刚好可以弥补语言文本过于抽象的不足,能够将思维的图像转换成视觉的图像或者说是将“内图像”转换成“外图像”[17],使语言文本跃然纸上,成为可识可察可供欣赏的艺术作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根据语言文本内容让学生设计一些以绘图为主的作业,同样也能够达到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字词句段篇的目的。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创作图画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这在“五育融合”的现代教育理念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并不是单凭某一门课程就能完全实现的,它需要所有课程的共同作用,而发挥图像的教育价值则正是“五育融合”的一个体现。这诚如李政涛所言,图像本身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性资源,这种资源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艺术教育和美育的内容,而且可以渗透在智育、德育之中。当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绘制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优美图像时,艺术教育、美的意识就渗透在教育生活的各个角落里,也灌注在学生的心灵之中。[18]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以绘图为主的作业,因为这首诗以问答的方式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人们追寻雷锋的足迹,画面感十分强烈。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就能依据不同场景画出不同的图画。比如寻问小溪时,学生可能会画出雷锋抱着迷路的孩子的场景,而寻问小路时,学生又可能会画出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的场景。这样,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绘画元素,不仅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结 语
周剑清、曾鑫[19]指出:“插图在语文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教科书编写者精心安排与绘制,它对帮助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图互文理论是当前影响较大的一种文艺理论,它强调语言文本与图像内容之间的交互关系,图像形式的意指既可以超出语言文本的内容,也可以少于语言文本的内容,或者是与语言文本的内容相互映照,当然某些图像内容也可以与语言文本发生某种程度上的间离。在语文教学中,图像叙事不应是完全脱离文字的“图说”,而是运用“图—文”互构方式,既能保证语言文本叙事目的的实现,又能使语言文本所表达的事物形象可见。[20]因此,语图互文理论可以为插图的教育功能提供较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教材中语言文本固然重要,但插图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突出文章的核心内容,表现语言文本的思想感情。当前语文教育正在发生图像转向,在“五育融合”的时代需求之下,插图具有德育、智育、美育和文化传承之功能。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插图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