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合作·呵护
——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三部曲

2022-02-19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范柳娟

师道(教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随班个性化儿童

文/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 范柳娟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随班就读已然成为特殊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班就读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所谓随班就读,是在普教系统中实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是充分利用普通教育资源实施对残疾儿童的教育。特殊儿童进入到普通中小学,能够使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享有一样的教育资源,同时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与此同时,随班就读为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秩序带来了一些困难,也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惑。随班就读不是随班混读,学校和教师要通过一定的努力,保证随班就读的质量。下面以中山市Z 小学开展的随班就读为例,从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多方合作、共同呵护三个方面来阐述教师如何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一、个性化教学,构建适合的学习任务

每个学生都应该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随班就读学生也一样。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将集体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设计难度适宜的个性化学习任务,以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发展随班就读学生的能力。

(一)适当的学习难度,给特殊儿童学习自信

教学是育人的根本方法。教学有效性是衡量特殊教育质量的根本指标,同时也是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与长期困惑的根本问题。受先天因素影响,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普遍偏低,甚至不能跟上普通儿童的学习进度。学生的学习跟不上,就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或者自卑心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使随班就读学生对学习产生负面的情绪。因此,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对随班就读儿童的要求。例如,每个孩子在课堂上要书写5 行生字的书写,那么对于随班就读的孩子可以只要求完成3 行甚至是1 行;再如,教师要求普通孩子背诵英语课文,那么对于随班就读的孩子,教师就只要求其能够大声朗读;或者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求普通的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对于随班就读的孩子可以只要求其复述别人的想法。适当降低学习难度,随班就读儿童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会丢失对于学习的信心。

(二)个性化学习任务,让特殊儿童学有所长

随班就读儿童虽然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其教育内容应该个性化,因此学校要针对随班就读儿童的实际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落实“一人一案”。在随班就读儿童的教育中,学校不仅要关注其文化课的学业水平,还应该关注其生活技能水平的提高。例如,中山市Z 小学有一位读写障碍的孩子小A,他无法和其他孩子一样进行阅读、听写生字,甚至不能理解数学题目的意思。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孩子虽然不爱学习,但十分喜欢科技小发明,喜欢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汽车、飞机、房子等模型。Z 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了小A 的这个学习能力和喜好,便邀请科学老师尝试在科技发明方面给小A 更多学习任务和学习机会。五年级时小A 发明的“智能家居”作品获得了中山市一等奖,并代表中山市参加广东省的比赛,获得了一等奖。每个孩子都在努力开启自己的那一扇门,大部分的孩子是依靠学习来完善自我。然而,那一部分特殊儿童,他们在学习中跌跌撞撞,怎么也没办法开启文化课之门,教师就要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学习任务,帮其开启另一扇门。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让随班就读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自信,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其自信心。

二、多方合作,为随班就读保驾护航

育人是最根本的教育目标,也是随班就读的根本教育目标。为了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家长、社工、资源老师和一些专门从事特殊教育的机构也走进了普通学校的校门,学校里建起了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的身心发展保驾护航。

(一)资源教师进校园,帮助随班就读学生社会化

在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对象大多是普通学生,教师一般没有受过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普通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也决定了教师不能够将太多精力投入到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中。因此,开展随班就读工作需要教师与社工、资源教师、家长配合。为了给24 位随班就读孩子更好的教育,中山市Z 小学共聘请2 位卫生与健康教师,2 位心理教师,2 位社工姐姐和2 位资源教师,他们为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保障。2 位心理教师评估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2 位社工姐姐负责与其家长沟通,一起制定他们随班就读的学习计划;资源教师在随班就读学生社会交往方面给予引导;卫生与健康教师便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的康复训练。Z 小学的24 位随班就读的学生在不同角色教师的指导下获得了关注、自信与专业指导,这些支持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校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家长进校园,保证个别孩子的学习质量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在普通中小学中,一位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几十位学生,他们不能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某一位或者某几位特殊学生身上,而资源教师的工作对象也无法达到1∶1。因此,个别随班就读的学生需要一位家长全天都陪在身边,或许是因为生活无法自理,或许是因为具有明显的攻击性,也或许是因为完全无法参与到学习中来。常年有几位家长在中山市Z 小学的校园中陪读,他们是学校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是随班就读教育方式的协助者,他们的陪读为特殊儿童接受普通教育提供了保障。其中Z小学有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学生小Y,他的妈妈从小学一年级一直陪读到其六年级毕业,在这位妈妈的全程陪伴中,小Y 能够坚持每节课都坐在教室中听课,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也有间接参与到随班就读教育方式中来的家长,随班就读的孩子普遍学习能力偏低,家长们还要跟进其课后的辅导与功课的完成,以确保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悉心呵护,在有温度的教育中成长

“教育者对孩子们的教育爱成了教育关系发展的先决条件。”一所学校要做有温度的教育,那么学校里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成为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成为悉心呵护孩子的教育工作者。

(一)心理呵护,做有温度的教育

普通的孩子无法理解随班就读孩子的特殊化,他们总是觉得老师偏心班级的某一个孩子,而对自己要求格外严格。在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教师接受随班就读的学生,普通学生也要接受随班就读的孩子。这时,任课教师与心理教师要在照顾随班就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告诉普通学生“班里的某个孩子与我们不一样,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

目前,中山市Z 小学本着“怀揣一颗柔软的心,做有温度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容纳了24 名随班就读的孩子,他们有的患有自闭症,有的是读写障碍,还有的是生理性的疾病,例如脑瘫、听觉障碍等,这些孩子常常是班主任与心理老师共同关注的对象。“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站在中央”是Z 小学随班就读教育的目标。Z小学的教师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邀请专职心理教师一起研究并评估随班就读儿童学习能力的差异化,共同协商并制定了适合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方案,每个学期都进行集体研讨和个案分析,用心呵护每一棵小竹苗的成长。在这样的呵护下,Z 学校的每一间教师里,随班就读学生享有与普通学生一样的机会,得到了锻炼与个性发展的机会,这样的教育氛围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化十分有利。

(二)师生共护,以爱共育互助成长

任何一个选择随班就读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普通的孩子。面对随班就读学生,教师不仅要投入更多的关怀与呵护,还要建立同伴互助制度,鼓励学生之间的“一对一”或小组帮扶,以学生的力量帮助特殊学生,呵护特殊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用心设计普通学生与随班就读学生共同参与的班集体活动,为随班就读学生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Z 小学有一位患有脑瘫的随班就读学生小C,生活不能自理。小学六年的时间里,小C 的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小C 的身边,但是随着小C 渐渐长大,妈妈已经不能够背她上下楼。这时,小C 的班主任在班级动员学生建立“互助小组”,每天由一个小组来帮助小C的妈妈抬小C 上二楼,课间照顾小C 喝水和上洗手间,在这样的共同呵护下,小C 能够在Z 小学顺利完成小学学业。“以爱共育”,学生学到的就是爱,小C 受到呵护的同时,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了爱的教育。

随班就读已然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普通学校教学中,教师坚持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与各方面的资源共同合作,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温暖和呵护,从而保障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的质量,促进其个性化发展,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猜你喜欢

随班个性化儿童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保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采取更多措施,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