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英语语块能力培养探究

2022-02-19马艳梅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语块交际词汇

马艳梅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表达。在我国,英语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中倡导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落脚于二语习得的有效输出。因此,学生语言学习应跳出语言规则的框架限制,以语用为目的,让学生自主建构认知图式和知识网络,而这离不开语块的支持。作为词汇、语境等多元素融合的预制语言单位,语块学习对学习者语言的灵活输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

一、语块教学理论

国外学者Becker 最早对语块进行专题研究,其指出影响语言存储与输出的不是单个的词汇,而是成固定或半固定格式的板块结构。学者Sinclair 基于语料库研究,将高频且具有词汇化属性的板块结构解释为语块,并肯定其基本语言单位的重要性。学者Nattinger 也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语块教学法。Michael Lewis 首次将语块教学引入语言学习领域,其指出语块教学是新型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语言学习的核心在于对语块材料的把握,语法结构的学习应基于语汇学习展开。在语言教学中使用语块教学法能规避结构主义教学的弊端,弥补交际教学的不足,让“形式”与“功能”有效融合,加强语义、句法及语用间的关联性,方便学生学习[2]。

二、学生语块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基于语块学习理论,我们可以感知到语块学习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流畅性的提升,且能使得学生语言交际更地道、更得体。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强调学生英语语块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语块学习意识,让学生借助语块把握词汇、句型、语法结构之间的规则性关系,将琐碎的知识作为整体进行记忆与提取[3]。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语块能力培养应以内容为依托[4],强调教师“脚手架”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主动进行语言的输出运用,将所掌握的语块信息运用到语言交际表达中。在具体的实施中可参考Baigent 提出的语言学习三阶段理论,实现语言学习从辨认到探索、再到巩固的转化。语块教学对应语块识别、加工、巩固及运用四个阶段。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教师的逐步讲解,学生可识别句子和句子框架等语块呈现形式,在理解语块结构特点及意义的基础上有效识别并记忆语块,为接下来的运用奠定基础,实现语块习得意识的强化和学习自主性的增强。

三、语块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

(一)回归课本, 聚焦话题, 进行语块加工

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为精心汇编而成,设置不同的单元,且各单元又对应不同的主题,各单元之间既独立又关联,蕴含着丰富的语块信息。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块能力需要回归教材,提炼话题,引导学生对语块材料进行加工与思考[5]。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中有这样一个单元主题,即“Will you be a worker or a labor”。该单元集中探讨a labor 和a worker 之间的具体差异。整个单元以对比的方式进行阐述,为让学生有效把握语块信息,聚焦于课文内容、语言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文,并找出说明being a labor 和being a worker 差异的语块,让学生简要概括课文内容。教学实施中引入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该单元内容,提炼主题并精简内容,让学生明确与主题相关的语块信息,在掌握话题语块信息的同时把握词汇和短语,为学生口语表达、书面写作提供支持。

(二)创新形式, 模态变化, 构建趣味性场景

教育的信息化变革也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多元教学媒介的支持,也诞生了多种新型教学模式,构成多模态教学的新场景,这对学生英语语块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图文结合、音视频融合的动态教学课堂的建构,避免了单一知识讲解的枯燥乏味。在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更强调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与其他知识学习的融合,为语块运用、学生交际表达创造条件,也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网络教育平台的建立、学习平台的涌现,使得学生能够更方便地获取感兴趣且有价值的语块、语料资源,让学生语块学习视野得到拓宽,自主学习体验感更强。学生在有趣味、多元的教学形式下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想要了解更多的语块信息,自觉地反复听读,并尝试口头表述,或者模仿语料中语句、词汇的发音。在口头复述的过程中归纳整理语块信息,自然而然实现英语的有效表达。

(三)积极引导, 有效迁移, 提升学生信心

教学改革更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语块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化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关怀,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大部分高校学生承认,虽然英语学习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但缺乏英语交际表达的信心,主要是因为日常英语学习中缺乏交际表达的训练,且英语表达比较灵活,有一部分表达并不完全符合语法规则,且词汇丰富多变,在语言输出时不知如何选择。而语块作为整体会储存在学生的脑海中,方便学生快速提取。语块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和常用搭配组合,能节省学生现实语境下语法加工处理的时间,让学生快速于脑海中提取运用,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表达的信心,让学生行之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同时,语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自主学习英语的抵触情绪,做到自定步调、高质高效地学习,主要体现为借助语块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学生记住一个语块就能掌握较多的单词。单词与单词之间关联性强,有特定的应用语境。学生在记忆单词、运用单词时能更好地辨别其语法特征,熟悉其搭配规则及语义倾向。此外,借助语块能让学生口语表达更流畅。学生不再按照语法规则将单词组合进行规范编码,从而构成句子,而是借助语块特定的习惯性语言表达,避免因短时间思考不足或知识储备不足而出现逻辑错误的表达,或者出现中文式的表达。语块整体提取运用能切实带动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语块在特定语境中被使用,语用功能强,学生具有了语块运用意识,可将程式化的语块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根据不同语境提取或者稍作改变进行交际。学生能在理解别人意图的基础上借助语块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交际更流畅。综合来说,学生语块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更具信心且效率更高,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解除定式, 灵活组合, 做到活学活用

学生英语学习也常常面对母语负迁移的问题,母语第一语言带来的思维定式使得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口语表达及翻译写作的过程中受阻。而学生语块能力的培养将减少学生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不利影响,让学生语感意识得以强化。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之所以备受诟病,就在于其没有科学规避母语负迁移问题。比如词汇教学,让学生将英语、汉语意思进行对等理解,词汇学习是孤立于语篇学习之外的。孤立的词汇让学生机械性地记忆,学生没有把握词汇与语法语境的关系,在遇到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时就容易迷惑,甚至出现汉语思维下的交际表达。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无论是构成还是表达都有显著差异,母语负迁移导致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表达时带有文化色彩,如连词从句使用少、句子结构较松散、句子关联性不强。而母语负迁移问题也在行为主义理论中得以具体阐述,要求学生语言学习要注重对语境的准确体会以及对语法规则了然于心,避免出现英文词汇无意义堆叠及生硬表达的情况。而语块的存在可为学生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问题的应对提供有效帮助。语块属于固定或半固定结构,且适用于特定语言情境,有相对成熟的语言表达习惯,语法、语境、语义融合既方便学生记忆,又方便学生使用。当学生英语语块能力较强时,就会自主规避逐字逐句翻译的误区。语块的结构化属性也方便学生灵活使用复合句式。

四、语块教学对英语教师的具体要求

语块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有目共睹,其强调学生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有效运用及灵活输出的能力。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语言学及语料库教学研究的深入,推动了语块教学法的运用。更多的一线教师认识到语块教学的价值,自觉参与语块教学实践。而语块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理念或模式,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主动思考语块资料的运用问题、语块教学实施形式的变化问题等。在语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多媒体构建多模态教学新场景,真正将语块教学嵌入英语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中,也让学生的语块运用能力体现在听说读写译的五维训练中。

(一)科学备课, 明确英语语块价值

语块价值的明确是语块教学法顺利实施的关键,而语块价值的发挥又受制于教师对语块概念和类型的理解。教师应明确语块概念及类型,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积极引导。教师要根据语境进行语块类型的划分,根据主题功能进行语块类型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语块、区分语块、运用语块。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材料,语块可分为社交功能语块、话题功能语块及篇章功能语块,分别适用于社交情境表达、特定话题议论表达、篇章理解等。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钻研教材,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诉求,进行语块功能的合理划分,让学生在科学的引导下提取语块、整理语块、拓展语块、总结语块运用规律。教师也应将语块穿插在课前、课中、课后,让学生语块能力的培养极富成效,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加强训练, 提升学生辨析能力

对于学生语块能力的培养来说,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准确辨析语块,这是语块提取运用的前提。语块辨析需要反复训练,以做到熟能生巧。当学生有了基本的语块意识后,教师应配合一系列的训练,让学生及时有效地辨析语块,通过反复训练提升语块应用能力。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在英语词汇的固定搭配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和自我认知,但这种积累和认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继续进行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借助教材或活动让学生巩固原有知识积累并补充新的语块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块辨析能力训练分为回顾、发现、操练和应用四部分。“回顾”就是让学生提取原有的语块材料,在回顾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思考,进行知识的串联,做到“温故而知新”。“发现”是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被激活以后,教师采取分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发挥自我学习能动性,主动发现语块材料,识别归纳语块,并通过小组间的比较沟通,集思广益,开启新的语块内容的学习。“操练”是理论到实践的关键一跃,是学生语块辨析能力训练的重中之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词块,将其设置为填空题、翻译题、句子改写题等,让学生充分利用原有知识和新学到的知识进行操练,加强新旧语块之间的关联融合,并做到熟练运用。“应用”则是最高级阶段,是常规训练的升级。如果说操练阶段使得学生具有了语块运用初级能力,那么语块应用阶段则能够强化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熟练地进行语块运用,例如,要求学生利用多语块构成篇章、段落,或让学生进行语块的灵活组合,或者快速进行语序结构的调整等。可以通过模拟对话、文章仿写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语块辨析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块、巩固记忆、强化运用。

语块教学法的真谛在于实现语法的词汇化教学。通过语法与词汇的融合让学生借助固定或半固定的语块习得第二语言。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学生语块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必要性,对于学生英语词汇的积累和交际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在语块研究理论日益成熟深化的今天,语块教学法的价值也更被认可。当学生具备良好的语块学习能力时,就能更有效地积累语言词汇,解读语法规则,形成英语表达思维,在英语学习、交际表达中更有信心且更自觉。

猜你喜欢

语块交际词汇
情景交际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交际羊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