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

2022-09-06郑光勇梁小满余孝忠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思政专业评价

郑光勇 梁小满 余孝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近几年来,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猛增,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大责任。但是,在当今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理工科专业普遍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内容不多。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当前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本文对如何建立课程思政体系进行较深入的探讨[2-4]。

一、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顶层设计方面。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要性文件,但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课程思政的内容不多,有些甚至没有体现。对于某一门专业课来说,它的顶层设计就是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但一些教学大纲中就没有体现课程思政的内容[5]。

第二,管理制度及执行方面。部分高校没有或者较少有关于课程思政的管理文件,有的有文件,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课程思政的执行方面,部分高校没有充分落实,对师生的教育不到位,只是提倡课程思政,对于不开展课程思政或者开展效果不好的教师,没有进行相关的处理。

第三,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方面。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较为粗浅,重视度不够,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深度不够。在教学设计时,有些教师根本就没有融合思政元素,更没有养成课程思政教学的习惯。部分学生重专业课,轻思政教育课,缺乏培养自身职业道德、价值取向、健全人格的意识。有些学生甚至对思政教育有一定的反感情绪,认为自己是来学专业知识的,不是接受思政教育的。

第四,课程思政实施方法技巧方面。当前,只有部分教师能够较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具有一定的经验,但还有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手段、技巧等都还比较欠缺,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技能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五,对课程思政的评价方面。部分高校对课程的评价没有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要素,对教师的评价没有足够体现思政的重要性。而在对学生的学习与考核方面,课程思政的内容也体现不够,最多是在平时成绩评定中,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减分,对学生没有课程思政的专项考核。总体而言,目前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二、深入理解专业认证

第一,深入了解专业认证的必要性。计算机类专业主要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成为第18 个正式成员,自此,通过专业认证的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将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待遇。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将对我国工程类后备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促进中国工程师按照国际标准培养、提高中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和关键,对中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一是通过认证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公信力,教学质量有保障;二是通过认证的专业更能获得国际认可,学生容易获得申请国际专业的资格,有利于出国深造;三是学生具备了较强的专业核心能力和技能,更容易适应社会需求。对于高校而言,一是国际认可毕业生学历,有利于吸引国际生就读,有利于学校国际化办学发展;二是可以与他国签订双联学位协议;三是教学质量有保障,家长及学生放心,能够确保生源;四是彰显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竞争力。

第二,深入了解专业课程教学与毕业要求指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一方面,一门课程可有多个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由课程教学大纲决定的,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毕业要求;另一方面,毕业要求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目标是通过一个个毕业要求的达成实现的。

第三,在专业认证要求下,必须知道如何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开展课程考核,如何做课程达成度分析,以及如何强化工程技术能力培养。

三、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第一,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具体措施、评价机制及奖惩办法等。第二,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内容及教学方法,以及在课程考核中应采用的方式方法、各项指标在成绩中所占比重等内容。在课程期末考试中,在考卷内容的设置上,适当增加能体现社会责任、职业认知、工匠精神等与专业知识和能力紧密相关的考核内容。第三,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使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融入思政内容。第四,建立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办法,提升课程思政效果。第五,信息反馈与改进。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活动后,将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提出做得好的地方及不足之处,并督促教师改进。

四、课程思政评价

对教师履行课程思政职责的评价工作由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共同组织开展,主要采用看、查、听、问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开展。看,主要看教师课堂现场教学和学生受教育的效果;听,主要听取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意见;查,主要查看反映任课教师课程思政的相关资料;问,主要是通过随机问与核实问的方式,获取或印证教师教学的情况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课程思政比赛来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多开展两类比赛,一是教学设计比赛,二是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比赛。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表2 所示。

表1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表2 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评价指标体系

五、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提升课程思政效果,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得到了加强,教学方式方法更加贴切自然,常用的课程思政方法得到普及。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借参加专业认证的契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毕业要求方面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第二,组织教师修订教学大纲,在大纲中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要求及考核方式,在达成度评价方面也考虑到相关因素。第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组织校、院督导专项督查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情况;在教学质量评估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明确所占分值;征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建立案例库,为其他教师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会议中,大力宣传课程思政,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进行明确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氛围。第四,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要求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每学期举行课程思政研讨会不得少于一次,通过研究,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及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第五,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强。同时,选拔优秀教师参加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奖励获奖选手,并将比赛成绩纳入评优评先考核指标。第六,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如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的“一生一系统”课外科技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在大三时必须参与完成一个较成熟的软、硬件作品,鼓励学生坚持努力学习技能,成为计算机专业高水平人才,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使其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七,借助每学期做课程达成度分析的机会,要求教师计算课程思政元素的达成度值,以此评价一个学期课程思政的总体效果。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为我国发展建设服务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其中,“立德树人”处于首位。如何遵循教书育人一般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积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思想教育主阵地,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建立常态化、长效化保障机制,保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有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当然后续还会不断加强与改进相关工作,以取得更好的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思政专业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