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位一体”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路径研究
——以“艺术体操”课程为例

2022-02-19党笛洋刘丽萍孙蔚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四位一体思政

党笛洋 刘丽萍 孙蔚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4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纲领性要求;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体育作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提出的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即是此意。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赋予了体育课程在身心健康之外的思政功能,这不仅是因为其包含的各种“大思政”共性元素,更因其独有的个性元素,诸如奥运金牌背后的爱国主义、竞技赛事背后的拼搏精神、传统体育背后的文化自信等等,因此体育类课程在高校课程思政的体系建设和效果呈现中本应是重中之重。

但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教学依旧处在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位,对于挖掘体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往往只是点到为止,这一方面源于广义上学校课程体系、效果评价中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另一方面则是狭义上高校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接受和手段上的滞后,广义问题之解决有待于各阶段教育体系的重塑,任重且道远,本文则着重研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

1、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4年,各高校开始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具体路径,教育部门也做出试点研究,积极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许多高校开始逐步实施了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课程思政的培训学习、示范课程的建设、教学设计大赛活动以及教学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落实。

具体来讲,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即将思政融入到课程教育当中,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思政教育中的育人元素和育人功能,构建起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新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结合到相应的课程教育中,形成协同效益,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立场、养成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对高校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也正是体育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所在。在课程思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显性的体系课程,例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同时也具备隐性的教育功能,在其他课程教育例如体育、艺术等课程的讲授中,积极挖掘其中立德树人的教育元素,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想价值的切入点,进一步落实到专业课的讲授当中,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全面实现教育中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的重要方式。

在诸多的高校课程中,体育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甚至说其是首要一环也不为过,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说的便是人的全面发展当从体育开始。

2、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痛点”

上文提及,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成效不足,既有长期以来教育体系全阶段对于体育育人功能的忽视,而更为凸显也较易转变的问题则在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上的缺失,具体而言有三点主要原因:(1)高校教师对于体育课程思政存在认知、接受等层面的滞后和缺失;(2)体育课程思政仍停留在生硬的说教层面,缺乏系统、完整的体系,以及既有趣味、又实效又春风化雨、自然介入的手段;(3)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被动接受思政教育,对于主动融入的兴趣较小,且缺乏有效的切入点和路径。

3、艺术体操课程所蕴涵的思政元素

3.1、家国情怀

在艺术体操等具有创编性和情景性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中,背景故事的选择可以无缝融入家国情怀,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获得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例如,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队取得境外比赛的最高成就,从我国艺术体操队第一次参加艺术体操世锦赛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进步等方面,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历史,及时关注艺术体操项目在世界上所取得的进步,进而从老一辈艺术体操运动员顽强拼搏、战胜伤病、克服困难等为国争光的故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承担起中国艺术体操的振兴和发展。

3.2、文化自信

艺术体操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内容当中,以人和事为主要线索,可以引导学生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还是以东京奥运会为例,中国代表队集体五球的创编即以《敦煌》为主题;结合古典音乐的特点,在上千年遗留下来的文化氛围中去感受现场飞天舞月的传说,经过不断地锤炼和打磨,将古老的东方神韵搬上了舞台,这样的案例就可以引导学生自行了解有关的敦煌文化,这样学生就不再是从运动动作中去感受艺术体操,更多的是掺杂了其背后的文化知识去深刻感知。通过感受到每一个动作背后的来源和故事,才能使动作赋予情感,动作所呈现的艺术性将更加的饱满。学生对于背后的故事文化了解的更加透彻,人文知识的增加,更加有助于学生从服装、音乐以及动作等综合性的方面去感知和学习艺术体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体操进行融合,创编和表演出更多具有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特色的精品,传承文化同时坚定学生文化自信。

3.3、美感教育

艺术体操是一项艺术与体育结合的项目,被称之为地毯上的“芭蕾”,对美的追求是艺术体操的重要特点,因为艺术体操在教学和练习中与音乐、舞蹈等元素有着大量交叉,不仅有体育运动的健康美,而且融合了包括形体、音乐、舞蹈、杂技、戏剧、绘画等精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因而在艺术体操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表现出高雅、和谐的美学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素养,是体育与美育结合的最好方式之一。

3.4、合作精神

艺术体操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通过思政内容的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具备自主创编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艺术体操是一项团体性的运动项目,合作关系也是艺术体操的基础,运动员之间器械的交换、位移、队形变化等,都需要在高度的默契当中来完成,因而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能力与精神。

4、“四位一体”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实现路径

4.1、“四位一体”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模式

在“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理念下,研究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内容、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立场、养成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这正是体育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所在。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艺术体操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就需要立足于学情,充分挖掘出艺术体操的教育教学资源,在理论上说服学生,以现实的力量感化学生。具体而言,作者认为的主要思路即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评价体系、主动融入”4个方面着手,以“四位一体”的模式架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

实现这一架构目标则要从共性元素和个性元素两个纬度进行挖掘:共性元素即与某高校、与体育课程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对国家、民族、社会有重大影响从而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元素,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个性元素则是我们要挖掘之重点,其中包含了学校特有精神(例如,交大西迁精神)、体育精神,以及艺术体操所独有的集运动、音乐、舞蹈、鉴赏、创编等诸多元素于一体的特质。

4.2、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路径

体育课程的思政功效虽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其“野蛮生长”,如何将思政元素理直气壮又“润物无声”的融入体育课程中,就需要遵循思政教育的特殊性规律。作者以西安交通大学艺术体操课程为例,尝试为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提供相关的可行性举措和建议。

(1)以西迁精神铸就家国情怀。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艺术体操实践课程中,需要立足于学情,充分挖掘出艺术体操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日常艺术体操训练中以情怀去引领学生。在理论上说服学生,以现实的力量感化学生,树立起学生的家国情怀。

1956年,交大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前来西安,舍小家顾大家,选择“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行同向”的道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国的情怀,体现了交大人伟大的使命责任感。“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西迁精神已成为交大独有的气质和强大的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交大视察时更是对其给予了高度认可和精辟总结,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西交大在长期的发展积淀了历史文化特色,无论是西迁人,还是现代学校的建设者,他们都是个人服从国家需要,谱写了伟大家国情怀。在艺术体操的理论课程教学中,讲述我校西迁历史特别是体育人的西迁事迹,在实践教学中加入赞颂西迁的歌舞剧、创编西迁故事的操舞类作品,可使学生更加主动的了解西迁精神之内涵,将思政课程教育与校情和学情结合起来,发挥西迁精神的力量和榜样的示范作用,以西迁人的家国情怀去感化学生,振奋学生对国家的激情和认同,从而培养其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2)以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

艺术体操在教学和练习中与音乐、舞蹈等元素有着大量交叉,推及体育舞蹈、健美操、武术、龙狮等项目亦是如此,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例如,练习中加入古典音乐、民族舞蹈、传统戏曲,套路创编中加入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和美学鉴赏的同时,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例如,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队参赛的两项成套都极具中国特色,5球项目便选用了中国传统文化音乐《飞天乐舞》,以及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服装;根据服装便可以感知出中国文化的美感;3圈4棒项目曲目选择是 《天地英雄》,融合了武术与戏曲元素。而队员们柔美而又刚劲的动作,则完美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自信和自豪感。

此外,在实际的艺术体操课程教学中,服装搭配、音乐选择以及动作设计中,都可以注重传统文化色彩的体现,就需要挖掘我国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全面的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3)以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行为养成

现有的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仍是以技能掌握和素质提升为主要侧重点,在“三全育人”、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新时代背景下,这一教学导向和评价体系便稍显片面。对于改善体育课程的评价方式,不能仅仅简单粗暴的在理论考试中加入思政题目,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动机,在对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评价的同时,通过学生课上纪律、言谈、行为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基于素质教育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等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评价。

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体育课程教学中所得到的评价,更多的是学生在艺术体操技能方面的掌握,或者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高低。在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过程中,体育教学评价不能仅仅是对学生体育技能的考量,要将德育教育逐步渗透到体育教学的评价当中,就需要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表现甚至是言谈举止等德育素质进行综合性评价。例如,在艺术体操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运动技能,以及学生之间的活动互动表现中,去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做出细致的分析和评价,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培养。

(4)以自主创编帮助学生主动融入

目前多数专业课程的思政工作仍停留在显性化、标签化和功利化阶段,主要手段也多是直白说教、简单讲故事,学生很难真正融入其中。此时,发挥体育课程的实践优势,特别是艺术体操等课程注重编排、创新等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创编艺术体操套路,在创作过程中主动了解一段传统音乐、一种民族舞蹈、一个背景故事,其参与的意愿和效果将直线上升;同时,得益于艺术体操等诸多体育项目的表演属性,可在每学期末将考试形式转变为各小组表演比拼,不仅培养了其协作、团结、担当、拼搏精神,也是对课程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在学生自主创编艺术体操动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选择音乐,在学生选取喜欢音乐的同时需把握能力范围内的音乐风格和音乐节奏。在此过程中就艺术体操的创编方法、文化价值以及发展历程等知识向学生进行讲述,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自主创编的能力。而学生需遵守艺术体操的创编规则,以及为了呈现出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效果,达到形体美的要求,需要更好地融合艺术体操动作和音乐的结合。为了提高学生创编的能力,则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文化修养,更好地理解音乐、故事等背后所体现的价值和情感。

例如,艺术体操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中,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动作的创编和音乐欣赏,让学生根据自我理解去创编动作,结合音乐节奏表达自我的情感。在学生完全融入之后再规定体操动作的难度和路线。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动作感受不同的音乐曲风,在自主创编中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到艺术体操的训练当中。此外,在艺术体操课程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编,在小组创编中学生可以在与他人进行合作,在拓展自身的创新思维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能力也具有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

5、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四位一体”的模式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艺术体操等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现场、考核评价等各环节,结合艺术体操课程教学中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师生交流多、学生参与度高的特点,并融入学校独有的精神谱系和艺术体操独有的多元化风格,构筑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将主动权教给学生,从而将课程思政的关口进一步前移,纵深进一步推进,以“润物无声”的效果将思政教育的内涵传递学生,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四位一体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优雅背后的艰辛
分析现代艺术体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径①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北京体育大学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编排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