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2-02-19谭安陈舒琪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新时代

谭安 陈舒琪

摘要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是打通乡村文化振兴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基层宣传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平台。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与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以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文化振兴

中图分类号 G 24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2-0273-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2.07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Era Civilization Practice Center Helps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TAN An, CHEN Shu-qi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Era Civilization Practice Center is to open up the “last mile”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and it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platform for grassroots propaganda and learning of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vilization practice center in the new era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it analyzes how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vilization practice center in the new era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Key words New era;Civilized practice center;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作者简介 谭安(1994—),男,广西来宾人,从事农村管理乡村旅游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3-18

乡村的兴衰反映了国家的繁荣程度。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且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也在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文化强国,最难啃下的“硬骨头”在农村,拥有最广泛且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拥有着无限的可能和后劲的,無疑也在农村[1]。

当今振兴乡村文化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2-3]。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挖掘农业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深入探索人文精神及道德品质,在保护和继承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创新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将有利于在新时代掀起文明新风,进一步丰富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4]。但是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在偏远乡村地区仍然十分滞后,文化的推广方式、内容、平台与乡村群众的需求匹配度不高,乡村缺乏文化推广平台,人才、资金方面更是欠缺。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以起到汇聚民心、振兴文化、树立形象的作用,围绕着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5],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宣传新思想新政策,传递文明新风,打通建设新时代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育及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于一身的百姓舞台,建设“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的百姓之家[6]。

1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基层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前沿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让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学习党的思想、聆听党的声音,进一步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引导广大基层群众和党中央保持步调一致目标一致,携手共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引领基层群众共同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7]。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要求。当前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文明程度相差甚远,乡村地区公共服务不足,人民的思想认识严重不足,以致很多政策的推行、文化科技的推广难以在农村全面铺开,农村社会的不良风气和习俗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好填补了乡村地区党的政策宣传平台空缺,为开展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公共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体育服务等提供实践平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让乡村地区成为和谐有序、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宜居社区,不断提升乡村的政治引领、法制能力、知识技能、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推动乡村治理更上一层楼[8]。

2 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人力资源不足

乡村需要深入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就得有专业的宣讲人才;乡村需要丰富文体表演比赛,就需要经验老到的文体骨干牵头;乡村需要技术培训,就得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乡村需要技艺的传承,就得有各类技艺能人;乡村需要更美丽、温暖,就得有专业的志愿服务团队。目前乡村地区人才缺乏,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中缺乏管理和专业人才,建设实践阵地却没有增加相应的编制,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从事业机关单位暂时借调,导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缺乏统一、稳定、专业的管理人才;二是缺优秀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的主力就是志愿者,缺少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者就没了这块工作领域的领头人[9];三是缺有经验的当地志愿者,乡村志愿服务团队需要专业志愿者的指导,如何打造一支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是当务之急;四是缺各种技艺能人,如何整合各类人才到当地村子培训、宣讲仍是个大问题。

2.2 农村资金资源缺乏,乡村文化发展存在资金困难

当下,乡村文化建设投资有限,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建设具有刚性支出,在农村地区难以获得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时,乡村文化建设资金往往会被忽略,这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导致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水平已经严重落后于城市。一些城市的企业和慈善基金会运作资金和项目资金也难以到达基层,政府的资金奖励和支持项目也十分有限。

2.3 乡村文化挖掘力度不足

农村地区流传有不少富有特色的故事,如何整理这些具有实干担当、同心同德、尊老爱幼等优良精神,是乡村文化挖掘的大方向;农村的好人好事往往鲜有宣传表彰,如何让这些榜样起到带动作用还有待研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自2018年提出来,2019年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经过一两年的摸索发展,第一批试点逐步成型,但是由于实践经验有限,且还没有全面铺开,导致不少地方虽然文件已下达,但是工作还未真正展开。

2.4 乡村文化的内容和推广方式与乡村居民的需求不相匹配

当下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得到最大化传播,尤其是自媒体信息,一旦抓住网民的需求,信息将呈爆发性传播。但目前乡村地区的文化推广还比较滞后,且没有找到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导致部分绿水青山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地区却鲜有人知。加上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农民思想认识不足,导致农民的文化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没有得到好的发挥。如何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乡村文化振兴充满着可持续性和生命活力,是未来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

3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路

3.1 整合人才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当地政府部门应增设专门的编制,在事业机关单位遴选适合的人才,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由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同时应加大管理团队的培训力度,在各个地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进行员工培训。邀请各类文化技艺能人、经验丰富的志愿服务管理者、志愿者和乡贤,定期开展培训、宣讲。邀请资深党员给人民群众讲国史、党史和党的政策,把党和人民群众的渊源、党的发展历史以及党的声音说给人民听。

3.2 加强实践阵地建设,完善各项制度配套 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努力实现每个村落都有固定的时间场所,打造“一村一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舞台,结合当地实际严格落实中央的农村文化振兴的各项要求。一方面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搭建乡村文明实践舞台,为乡村文化发展铺路。既要做好文化输血工作,又要做好文化造血工作。除了要遴选、引进合适的人才,还要给乡村引进资金和有益知识,把优秀的做法、健康的文化传输到乡村地区;政府部门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调动群众和社会的热情,引导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全社会积极主动去挖掘、传承和发扬当地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在乡村地区搭建好平台,营造好环境,鼓励和吸引各类能人,汇聚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的行动中来,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的造血能力。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把文件和理论知识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建立起乡村文化建设的监督机制,建立起工作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为乡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切切实实给基层群众带去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3.3 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持续为乡村文化振兴输血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群众精神的主要源泉,政府应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给予乡村文化建设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可搭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可以出资购买科技文化送文化下乡,也可通过奖励的形式同时依托节假日给予农村地区一些补偿和鼓励。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方式,给予乡村文化建设政策和补贴,不断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

3.4 结合当地实际设计活动项目,盘活乡村文化

根据乡村地区的需要,量身定制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和文化实践项目,创新乡村文化建設的方式[10]。整个文化活动项目应结合乡土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开发,让乡村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赋予乡村文化新时代的特色。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中坚力量是当地村民。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导他们挖掘当地文化元素,如农耕文化、地方技艺、地方景观文化和当地风俗历史等,要以更优质的服务去改变当地村民对乡土文化的态度,尊重村民争取与他们达成共识,激发他们挖掘、传承和发展当地文化的热情。同时,还要了解新时代基层人民对文化的真正需求,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强大能力,向基层群众传播党的声音,了解民情传达民意。 结合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方式,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传播乡村文化信息。

3.5 创新乡村文化振兴手段,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3.5.1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示范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乡村文化发展的理念、手段也不断规范化、常态化,开展乡村文化示范和乡村文化示范村镇创建行动,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示范的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要丰富乡村文化的内容,可以以剪纸、刺绣、雕塑、烧瓷和酿造等为表现形式,寓文于景,润物无声;以歌唱、歌剧、小品、舞蹈、球赛等形式,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地历史文化,既可愉悦身心又可强身健体;依托当地文化特色开展编辑文化书籍、座谈会、故事视听、文化展览等活动;根据乡村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技能教学、科技普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培训。

3.5.2

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文化振兴活动。结合乡村当地的乡土人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文化振兴集市展览,展特色节目、展传统文化、展乡村特产、展特色书画、读乡村好文等,让乡村居民经常体验乡土人情、品尝特色美食、丰富精神生活,挖掘当地文化底蕴,振兴特色文化产业,多措并举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3.5.3 借助各传统佳节举办文化活动。在中华传统节日来

临之际,乡村当地电视台、宣传部门、文艺部门等联合举办佳节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佳节文化氛围,合力打造乡村文化盛宴,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4 结语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富足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精神的强有力措施。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可以说乡村文化就是乡村的灵魂。而乡村文化建设最好的平台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何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建设都不为过。持续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投入,倾力打造基层群众精神文明创建的平台,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在乡村深入开展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政策、文化宣传活动;进一步挖掘、保护、继承创新当地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相结合,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根据新时代乡村的特点,继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试点建设,发挥优秀试点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基层广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聚力、辐射作用,为新时代中国乡村精心绘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大好蓝图,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卞瑞鹤.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9(4):15-17.

[2] 刘杰.当代中国古村落居住伦理研究:以安徽西递村为个案[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9.

[3] 张永方.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旅游传承路径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9.

[4] 崔凤军.以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浙江实践[N].中国旅游报,2018-11-13(003).

[5] 仇景锐.坚持為民服务 强化阵地建设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J].新长征,2021(3):40-41.

[6] 张晨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0.

[7] 张祖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乡村振兴[N].中国青年报,2019-03-06(007).

[8] 王荣贵.文明实践引领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N].新华日报,2019-12-31(017).

[9] 张翼,陆士桢,赵定东,等.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笔谈[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0,1(1):1-26.

[10] 王璐,姚凤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3):254-255,273.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振兴新时代
列宁农村文化建设对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扬州市“希望村塾”调查报告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