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2-19杜佳芸

文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校问题对策

杜佳芸

内容摘要:高校文学类课程是提高学生文化底蕴、积累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面对新的历史背景,其不对等的师生教学关系、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文学类课程与时代脱节,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实现文学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构建新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文学类课程 高校 问题 对策

文学类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超越时空和种族。从宏观层面来看,它们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每一种文明、每一类社会、每一个时代的见证;从微观层面来看,它们作为课程,是学生汲取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文学类课程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其内部的文化要素不仅未能随着时代进步而革故鼎新,相反,成为了课程发展、教学改革的禁锢,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考试目的取代了知识价值,文学类课堂教学逐渐走向枯燥、单一、低效。

一.高校文学类课程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文学类课程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社会发展对理工科类专业的需求增加,就业、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差距导致文学类专业的社会认同度下降,这类专业在大部分高校开始走向边缘化;另一方面,文学类课程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不甚紧密,因此导致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程度也大大降低。

为避免与时代脱节,文学类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应以能力为导向,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文学类课程不仅涵盖了文学内容,还涉及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文学素养,感受文学经典思想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对社会需求的大幅度倾斜,2018年教育部提出“新文科”建设,其核心要义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1]这为高校文学类课程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要结合学生个性和课程特征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

二.高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脱离时代

教学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教材的内容,二是教师自主展开的内容。文学类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高校使用的教材内容往往以古代和近现代文学作品为主,新的作品和知识体系难以在短时间内出现在课本中,这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几年甚至十几年不更换讲授提纲;与此相应的,是文学教师甘于做课程的忠实贯彻者而疏于将课程内容与新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展开阐述。于学生而言,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会导致其难以理解作品,难以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质量;于课程本身而言,也会使得经典作品难以在当下展现其时代意义。因此,不仅要挖掘过往优秀作品中历久弥新的价值,更要及时传授当下的文学新作,通过两者的结合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更具连贯性、渐进性。

2.教与学不对等

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各种教学中介共同组成的完整结构,其中每一个要素的正常运转,是保障课堂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然当前高校文学类课堂,因受文化资本和不良惯习的影响,教师占据着主要的话语权,主导课堂的节奏。他们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逐渐从不敢提出意见到默认没有意见,最终形成了死气沉沉的课堂现状。这种“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发展和知识传授均存在诸多弊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师生作为不同个体,他們知识背景、成长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性与文学赏析本身带有的主观性共同决定了师生间不同观念的碰撞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相反,教师一味地讲授只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失去思考能力,失去创造力,接受所谓的“正确理解”。 教师错误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学生在中小学课堂习惯性的沉默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

3.教学手段单一

文学类课程的教师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一是借助教材进行讲授,二是借用PPT辅助教学。讲授法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适当辅以其他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促进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维;PPT是实现文字、声音与图像结合的良好途径。讲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最广泛、最常见的手段,然而教师在运用过程中,使方法异化,产生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讲授法在文学课堂中沦为了“读书法”,教师如机器般照念教材或提纲等所谓的重点内容,与学生之间没有沟通、没有交流、甚至没有声调上的起伏;PPT虽是教学形式上的重大改革却也不可避免地在文学课堂中沦为了电子文档,成为“解放”教师双手的工具之一,屏幕上呈现的大段文字并未满足学生对生动课堂的需求。千年前孔子利用讲授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启发了三千弟子,而我们的教师虽拥有更良好的教学环境却难以用言语叩开学生向学的心门,这一反差不得不令人深思。

三.造成困境的原因分析

作为文学类课程的主导者,教师对教学问题的产生责无旁贷,然而高校的不作为、机制的不健全也是造成困境的重要原因。

1.高校培养模式的落后

培养模式是高校进行课程安排、师资建设、资源投入的基础,模式的制定和实施程度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运行的是历史延续的惯性,整体发展理念的狭隘性和封闭性也是明显的”[2]。文学类课程隶属的专业培养模式存在更新率低、培养目标不明的情况。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改变对高校、学生、教师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落后的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高校以“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具有人文教养与理论修养,具有较强的作品赏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主的课程目标,缺乏可量化的指标,在给予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同时也容易引致教师教学随意性;同时,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宽口径、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需求。

2.教师素养的缺失

“教师素养”可以理解为教师平素的修养,即教师在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持续修习涵养而形成的教学知识、教育能力和教育情意的综合。[3]教师素养程度低主要体现在教育能力和教育情意两方面:教育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基本能力和各种学习能力,部分文学类课程的教师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因而对新兴的教学方式存在一种人为的不适应性;此外,也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设计能力弱或无暇进行教学设计的情况,他们难以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制定授课内容和方法。在教育情意上,高校教师依旧秉持着错误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非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实现。良好的教师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高校教师素养的缺失最终会导致文学类课程效果不佳,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3.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

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课程的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结果等。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文学类课程对教材及教学设计的评价缺失,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存在指标和手段单一的现状。文学类课程评价普遍存在以考代评的现象,即以学生掌握的文学知识为主要评价内容,重知识点的考核,轻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以终结性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缺乏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无法反映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结果,也很难使学生将学科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高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改进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对提升教学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专业发展中应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这是未来专业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4]针对高校内部文学类教师队伍结构失衡的情况,学校要加快引进一批有职业热情、有教学活力的新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保证高校文学类教师队伍结构的稳定发展。对于不同年龄阶层的教师,高校要“对症下药”。面对老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现状,学校要鼓励他们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并重新认识师生关系,构建新的师生交流体系,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话语权。新教师,虽理论较强,实践经验较少,普遍存在教学素养缺失、教学情意不足的问题,高校应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资金,鼓励教师广泛开展实践、学习。并定期组织校内教师外出培训,以提高相关的教学技能、教学知识,改善教学方法。新老教师在教学体系中不能各自为政,相反,两者应相互配合,各取所长,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内部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应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比如在进行作品赏析时,新老教师相互合作,老教师教授以讲授方法为主的背景介绍部分,新教师则可以讲赏析部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新老教师要时刻保持学习的习惯,通过增长思想品德素养、教学素养、知识素养和身心素养实现高校文学类课堂的创新。

2.利用信息手段,创新教与学的方式

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高校也要应势而变,利用信息手段服务自身的发展。师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因此,信息理念的渗透和信息手段的运用应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一是創新教学方法,打造形式多样的文学课堂。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比,更加追求学习的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严肃的讲授和文本研究是仅有的途径,多样化的授课方式与学习深度并不冲突,相反,可以引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比如,面对古代文学中各类体裁的流变,可以查阅文献或与教师探讨,但通过观看纪录片了解其发展脉络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对于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为学生提供视频讲解资料让他们对其有初步的了解,而后于线下课堂开展讨论研究,这种“翻转式”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保障学生进入课堂前对作品的认识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介,组建网络交流群,与同校或异校的教师分享课程经验,在学习他人长处与吸取他人经验的过程中促进共同进步。二是拓宽学习方法。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慕课等平台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选择更加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学生不应该将校内教师看作解疑答惑的唯一对象,面对问题,他们应该自觉地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作为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实时性的社交应用,革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间的沟通方式,突破学习交往的时空限制。

3.构建新的课程考核体系

韩国良将我国高校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固守于知识本位,缺乏审美性、文学性的教育;囿于专业藩篱,缺乏与相关专业的联系;缺乏服务现实的自 觉;缺乏与西学的对话。[5]片面的课程考核体系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对此,学者顾明远提出“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改进、鉴定、咨询决策等多重功能的基础。”[6]为提高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过程性评价。当前文学类课程的评价方式是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综合,期末考试以试卷作答形式为主,因教师在课堂上对重点的标注,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反映学生的背诵能力,评价结果并不客观全面;其次,相较于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更契合文学教育的本质,文学类课程注重学生文学知识的积淀和赏析能力的培养,这一目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需要在过程中不断指导、不断进步。为避免学生再次陷入“划重点-背诵-默写的循环”中,高校及教师需要共同构建新的、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及标准的合理性取决于对“能力”的清晰认识,这一“能力”并非答题能力,也非现代社会普遍提倡的实践能力,而是基于内在文学素养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因此,新的考核体系要注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察。在考察方式上,教师要调整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将平时考核作为总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以此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当堂赏析经典作品以检验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标准之一;也可以选择某一作品,让学生首先进行理解性的汇报,而后教师再进行补充。

高校文学类课程的变革是大势所趋,面对日益紧密的国际关系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文学类专业和课程不仅要培养具备文学理念的人才,更要承担起培养具有文化融合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人才的重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应深入推进高校文学类课程的范式改革,重新定位课程目标、更新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式,培养国家急需的新型文学人才,推动文学作品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05):4-8.

[2]丁颖.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71.

[3]徐彩玉.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研究[D].扬州大学,2017.

[4]邵虎,师文添,孔令伟,罗建光,顾立众,顾瑞霞.基于协同理念的“专创融通”型在线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8,34(11):167-168.

[5]韩国良.论当下我国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07):107-110.

[6]顾明远.高等教育评估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3):1-3.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