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思考

2022-02-18雷慧

科学咨询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职政治传统

雷慧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辽宁沈阳 110003)

春秋时期的诸子学说,便已经大力提倡学术自由。纵观当前的中职思政教育,不应只是进行理论教育,也需要让学生能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尽可能多地汲取养分,达到各抒己见的教学效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文化中探求智慧,进而不断提高个人思想深度。中职教学的重要特点是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职业实用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相结合,不仅要传授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必备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个人人格魅力。在中职阶段,学生开始以成人的视角去审视世界。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以树人、育人为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优化。

一、简析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首先,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文化讲义、论坛均能转成为传统文化的网络教育资源。由此,中职思政教师则需把握此特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此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在强化学生道德修养的同时,降低学生的厌学情绪。

其次,绝大多数中职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认知,不仅思维多样而且渴望成才,希望通过个人的不断努力完成梦想。中职学生拥有较强的自尊心与责任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增强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在学习思政课程时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思想精华。在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及认知,不仅能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还会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

二、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方向

教育体系的改革,旨在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充分地结合,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中职阶段,学生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重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该通过中职思想政治课堂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为构建思想政治课的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一)陶冶情操 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局限于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运用,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也要进行检测。所以,教师应明确中职阶段是学生的黄金时期,要注重思想教育,跟随时代的变化创新教学理念,改变学习氛围。并加强自身的品德素养,实现高效教学。中职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生活经验及认知能力相对较差,思想状态往往还停留在主观认知的层面上,对问题的思考仅是通过表象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引导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深度思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学科印象,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重点难点的学习,更能够进行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因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灵活、直观的特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进一步简化知识教学过程,为学生预留更多的能力提升空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良好培养。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增强爱国意识,提升品格和素质。

(二)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的核心素养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由于传统中职思想政治课堂主要以教材的内容讲述为主,课堂知识内容的枯燥、教师严肃的态度等因素,使得学生逐渐降低学习兴趣,产生厌学的心理状态,不利于课上高效教学。教师应以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为切入点,利用学生日常生活或者时代潮流中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领悟人生的道理,坚定内心的信仰,并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优秀个人素养。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教学创新,优化课程的设计,创新教学设施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产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学生不再想要躲避课堂学习,而是对课程有所期盼。与此同时,通过改善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和体验,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去理解书本上知识,而不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只能看到教材的描述去想象。思想政治教学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加新颖的学习模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三)延伸学生知识宽度

思想政治知识是由一个个片段组成的知识体系,依靠简单的讲述性学习或者以强调背诵和默写为主的机械性学习模式显然无法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思想政治知识的精华,仅仅把学习内容锁定在书本中也不利于学生通过课外资料、课余实践等模式去全方位、立体化地提升学习感受,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将会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应该充分地拓展课堂教学的宽度,灵活地应用教学工具和新颖的教学模式,例如主动推荐几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影片等让学生观看,学生也可以结合图书的内容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在含义,并且合理地进行课堂设计,安排一定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对相关的资料和影片进行讲解,并且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某种程度上说,在衡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学生的融入感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中职思想政治科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素材的运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延展。政治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开拓思维,调动学生的大脑思考能力,不拘泥于书本和教材中的固有内容。机器复制一样的读写和背诵只能让学生们产生疲惫和厌倦的心理,把学生的头脑和思路完全束缚在固定范围之内,不能让学生们完全掌握思想政治科目的深度。

三、传统文化结合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

中职思想政治课堂应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最为有效的教学科目,使学生未来能够更加地适应社会,逐渐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教师要敢于创新,并且不断地进行有效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改进,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实际应用模式,在动态的发展中寻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路径。

(一)激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

在当前中职思想政治教学阶段,根据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教师首先要激活学生的内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品德素养。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好动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也要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思想政治这门课程的知识中具有较高的理论型知识,所以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会感到枯燥,学习热情无法提升。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想要真正地让学生理解中职思想政治的知识含义,就必须适当地引入日常生活经验开展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多元化教学的主要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多元辨析思想,将不同行为案例等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针对这些不同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学会学习”与“终身受益”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先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创设成教学PPT,引入汉朝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并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将匡衡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最终成为大文豪的经历渗透到教学PPT中,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勤奋和刻苦的努力,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看到匡衡为了学习知识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今天他们坐在课堂中的学习条件的优越,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激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引经据典强化学生学习感悟

对于中职思想政治的教学来看,如何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学习演化成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内心感受是十分重要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中职思想政治教学能否良好开展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并设计好可行的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串联和融合知识点同时是考验教师基础职业技能的重要标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了教学目标中的重中之重。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应注重多角度融合化的教学,抛开用考试成绩去评估教学成绩的传统教学理念,注重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优秀的学习状态可以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记忆效率。同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引经据典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以及多元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突出文化熏陶以及感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例如,在“健全人格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法,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教学视频,例如二十四孝的相关资料,讲述古人先贤的影视剧作品等,利用教学视频的直观性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直观效果,并利用这种未知性的知识,来保持课堂神秘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求知欲望,并在学生观看结束时,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孝道的重要性,从而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创设学习氛围提升学习体验

从实际教学角度来讲,教学方式是授课教师建立学生与知识之间联系的重要媒介,如果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则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提升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中职思想政治知识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例如,在“和谐交往”与“快乐生活”的关系内容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策划一场以现代社交与传统社交故事的碰撞为主题的讨论类活动。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学习小组,然后给予学习小组核心议题,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经典的事例,例如程门立雪、三国茅庐、伯牙绝弦等,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这类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除此之外,在进行多人互动的同时,学生之间也会相应促进其中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交的核心内涵。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对未知结果的探索欲望,同时换位思考的方式也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配合,学生通过体验式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氛围中,无论在知识的记忆还是内心的感受都得到了一定的升华。

四、结束语

在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其不仅推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进步与提升,还帮助学生意识到了形成良好社会品德的重要性,从而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完善良好的个人素质,形成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中职政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