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公共课: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2022-02-18安徽省宣城市教学研究室高利兵
安徽省宣城市教学研究室/高利兵
2019 年以来,教育部颁布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全面推动新一轮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如何落实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有效实现公共基础课程的育人价值,支撑技能人才培养高质量,是中职学校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重要的实践任务。
一、公共基础课程的价值意蕴
新课程确立“核心素养”导向,体系完善,结构科学,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和育人功能。
(一) 帮助学生历练思想政治品格、塑造德性人生
中职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段,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素养等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产业一线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也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新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筑“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纽带和网络体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课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价值观教育与知识学习有机融合起来,明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方向。其他课程也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与思想政治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历练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载体。新课程系统地呈现核心价值观念与社会生活规范,以价值引领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秩序、行为规范,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二) 帮助学生丰富文化基础知识、成就知性人生
中职学生接受了如何成为“公民”的义务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公民”的良好素质;而且他们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技能不强,这既影响他们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也影响他们有质量的生活。因此,无论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还是帮助学生提高生活力和社会适应力,都需要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社会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的最基本诉求则是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社会化过程,促使学生向社会职业人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精选了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需要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增强知识基础以及训练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具备现代公民良好素养提供系统培育与养成训练的载体。
(三) 帮助学生拥有良好身心素养、铸就灵性人生
身心健康发展是中职学生及其家长最基本的期待,但不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加上遇到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困难、障碍,不免会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产生困惑、迷茫,他们期望得到来自外界的、明确的、科学的指导与帮助。新课程包括劳动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等,具有浓郁的生命性、生活性、人文性、艺术性和文化传承性。新课程通过对学生传授健康的生活理念,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普及文化艺术知识,引导文化艺术作品鉴赏、欣赏,进行文化艺术熏陶,丰富审美体验,让学生将修身、健体、修心、怡情、励志、尚美等有机结合起来,在价值引领、文化熏染、教学相长、同伴互助、活动体验中,不断认知自己、开发自己、建构自己、完善自己,使其对他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合理,行为表现更加自然得体,改善自我和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独立的人格,使自身的素质、知识、能力发展更加全面。
(四) 帮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创造职性人生
中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中学生最明显的特征是要学习专业课程,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性发展。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被文化课“折腾得疲惫不堪”,进入职业学校后对公共基础课程有益于人生也有益于职业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新课程注重把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对专业课程学习的支持作用,其价值“在于正确的思维导向、丰富的文化积淀、开阔的社会视野和时空视野”,促进学生的价值性思考,把其中习得的核心素养与专业课程中习得的职业素养相融合,形成综合职业素养。课程内容除基础模块外设置职业模块与拓展模块,这既是新课程的特色所在,也是其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融合剂”。此外,物理、化学分别是机械建筑、电子电工类等专业和医药卫生、农林牧渔类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与专业课程关系更密切,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质运动与变化规律,养成发现、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五) 帮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打造个性人生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发展对技能人才的素质及关键能力要求更高,人工智能应用也让学习活动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技能人才服务国际市场成为常态,需要具备全球素养、开放心态、外语素养、数字素养、创新素养和自主管理能力等。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追求个性化发展的共同基础。新课程鼓励学校开设第二外语,增加多元化知识能力储备;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为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模块内容从计算机基础拓展到网络应用、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8 个方面,并建有10 个专题的拓展模块,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所有课程的工具和“经络”,增强融入信息社会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此外,鼓励学校结合地方资源、自身特色、教师特长以及学生实际等,自主开发拓展模块中的任意选修课程资源,培养具有独特优势和创新型的技能人才。
二、公共基础课程价值的实现路径
实现新课程的育人价值,不仅要解决实施主体的思想认识问题,促进价值认同与观念更新,更需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系统推进关键要素的改革。
(一) 课程改革是核心
一要明晰课程功能定位。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是课程功能定位的转变,从“文化基础课”到“公共基础课程”,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并发布《课程方案》,公共基础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功能定位更加全面、科学、准确,更加聚焦立德树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促进其职业生涯更好地发展。二要规范课程开设。新课程门类多、学时紧、要求高,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专任教师要加强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及相关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提高课程领导力、理解力和转化力,共同做好课程设置工作,建设公共、普适、开放、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类别上,保证必修课程,按要求开齐开足,把思想政治课放在突出位置,重视历史、语文和信息技术等课程;精选限定选修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落实。在课程结构上,厚植基础模块,使所有学生学好必修内容;用好职业模块,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三要灵活拓展校本空间。做活做好选修课程文章,对于国家安排内容的部分,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要选择限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安排任意选修课程;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结合地方资源、办学特色、教师特长以及学生特点、办学条件等自主开发任意选修课程。
(二) 教师改革是根本
首先,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教师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思想政治认识形成与树立的引领者。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位,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提升立德树人的能力,是深化教师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内在动力。其次,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课程育人意识,挖掘知识所凝结的思想要素、智慧成分和德性涵养,通过转化促进知识的精神发育。构建课程整体意识,课程实施不能仅仅关注一节课、一门课的教学目标,要落实落细课程标准,树立并实践整体课程观,弄清所任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明晰“培养什么人”的目标下,进行教学目标定位与设计。树立课程时代意识,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教师要吸纳课程相关的时代性内容,帮助学生拥有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素养。第三,增强专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与“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增强专业信念和实践意识,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相关专业、职业,思考本学科如何与专业、职业结合,在教学中突出实践取向,注重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助力学生养成职业素养,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第四,打造教学创新团队。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教育形态和人们的学习方式。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依靠教师个体力量是难以获得高效的,必须加强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依靠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创造人文、高效、优质、幸福的课堂生态。
(三) 教材改革是基础
第一,把握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纲领”“指南”与“标尺”,对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业质量都作了具体规定,也对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研讨,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及新精神新要求,增强标准意识和运用标准的能力。第二,规范教材的选用。新课程教材特别是必修课、限定选修课教材,由国家统一规划,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编写;同一种教材多个版本,每个版本教材在体现国家意志的基础上,有自己的体系、编者的意图及特长。学校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及办学条件等对教材进行全面、综合的遴选。第三,用好教材处理权。新课程内容难度大、课时紧,不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效果不好,因此,对教材再度开发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要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学习基础与能力,在充分把握教材体系、编写意图以及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剖析、解构,精选、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主线,创新组织方式和表达形式,让学生愿意学、听得懂、学得进、有效学习,精准分析、适度分层、科学优化,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及身心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第四,开发校本教学资源。新课程为校本教材及教学资源开发留出了空间,要根据区域和学校特点、学生发展需要及教师的优势,充分整合教师、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等资源,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开发多样化的任意选修课程教材;同时通过建立学习系统、资源管理平台,组织开发并更新相关教学资源,引进鲜活的生活和生产实际情境的材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纸质、数字化等形式整合优化、充实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自主学习需求。
(四) 教法改革是关键
一是促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树立深度融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和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改进等环节之中,使信息技术成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要素支撑,促进教与学的方式多样化,实现师生之间更广泛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兴趣不浓、效率不高的局面,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生命质量。二是创新教学交往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将课程内容转化成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话题启迪交流,以问题为媒介触景生情,激活思维。坚持平等互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以学为中心,用心倾听学生的话语,了解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感。开展多样互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的交往方式,充分借助信息化平台和工具,实现便捷、快速、多样化的互动交流。教学要立足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师生互动,直面问题,拥抱生成,绽放教学活力和生命创造活力。三是创设多维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引发学习形态与方式的变革,要将学习方式由课堂授课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学习空间从校内课堂拓展为校内与校外、实体与虚拟等多元化空间,学习时间从课堂延伸为课内课外、线下线上、定时不定时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呈现力、吸引力和易接受性,以启发、探究、情境式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动体验、深度学习、自主建构,提高学习的参与率、时效性、灵活度和成就感。
(五) 评价改革是保障
一是构建综合性评价体系。公共基础课程类型多样、结构复杂,要对学生学习的各方面、各环节作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建立完善综合、分层而有所侧重的学科评价体系,并融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之中,用评价引导教学实践、监控教学效果、反馈教学成果。要依据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课程标准,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的评价,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对就读工科或服务类专业、计划升学或就业的不同学生,设定差异化的考核内容、指标、方式,为阶段性评价、毕业合格性考试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提供依据,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并形成合力,为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办法提供有益的探索。二是坚持发展性评价导向。学业评价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业评价改革的核心。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整体较差且差异度大,发展性评价要坚持育人导向和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动态地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轨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三是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我、同伴、教师、家长、企业等多元主体评价,建构学习评价共同体。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整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方式,采用测试、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自我反思、学科竞赛、素养展示等形式,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及整体发展。四是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学业评价有甄别、选拔更有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要建立科学、常态化、基于课程标准与大数据的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为学生建立学习成长档案,收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类材料,如测试试卷、竞赛结果、读书笔记、作业作品、个人反思和小组研讨成果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表现性评价的内容,积累形成多样化成长记录。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觉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和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