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2022-02-18李丽杰吴昕仪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思政活动课程

李丽杰 吴昕仪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1]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其中,在社会实践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重庆科技学院在2020年出台了《重庆科技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落实方案》(重科院委〔2020〕96 号),强调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根据重庆科技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本文主要对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模式、成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模式

2020年,重庆教育委员会印发了《重庆市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强调:“高校要充分遵循课程思政建设规律,注重隐性教育引导,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途径与方法。”同时,《方案》还指出:“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构建‘课内’‘课外’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重庆及周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依托川渝地区双城经济高校联盟,联合川渝高校打造‘川渝地区特色实践活动体系’。积极吸引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投入课程思政建设,将行业企业中的‘工匠’‘大师’请进课堂,用他们的价值理想、人生经验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一)校内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第一,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方案》 指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引入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广泛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翻转课堂、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等教学方法,构建师生共生发展的课程学习共同体,在互动与讨论中将价值教育内容无形地传递给学生。”在课堂实践教学中,理论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但教师要避免“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资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发表感想,用生动形象的影片激发学生观看影片和思考的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比如,在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影片使学生认识人生中的几个主要阶段,即诞生、成年、婚姻、死亡,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这四个阶段举行的仪式,并学习和运用其中健康向上、可操作的民俗礼仪。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礼貌、礼节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教师可利用第二课堂围绕学生政治修养和政治素质等方面开展教育活动,把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等内容的实践教育。第二课堂的形式比较多样化,比如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专题讲座、歌咏大赛、图片展、主题教育活动、座谈会等。

在党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不仅开展了以“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为主题的党史宣讲活动,而且还邀请到了抗美援朝革命老兵王泽书做党史学习汇报,向学生讲述了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亲身经历的感人事迹,表达了对建党百年的美好祝福,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质朴期望。

(二)校外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第一,参观考察。参观考察是指学校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馆、抗日纪念馆、名人故居或新时代下的乡村、社区以及企业等实践基地参观学习。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提出的“重庆要运用这些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仰,养成浩然正气”的要求,各学院利用重庆地区的红色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外教学实践活动。

第二,研究型实践教学。研究型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确定实践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搜集相关资料,撰写研究论文或调研报告。因受到师资、经费、交通、安全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参观考察的实践教学模式会受到一定的现实条件限制,所以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第三,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学校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的深入群众、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拓展自我的社会实践活动。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学校、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负责完成。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整合资源,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和活动地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在每年的暑假期间,重庆科技学院都会开展学生“三下乡”活动。如在2021年暑假期间,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党史学习实践团奔赴重庆市綦江区扶欢镇安育村,开展以“青年学党史,奋斗践初心”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实地走访了安育村返乡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和带贫致富先进单位——康尔蓝莓有限公司,以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谱写振兴华章。

第四,社会公益活动。高校应将实践活动与社会公益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精神。比如,高校可组织义务支教活动,或者引导学生积极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同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2021年暑假期间,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组织学生成立实践团,慰问重庆市綦江区扶欢镇安育村的留守儿童,并为他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首先,实践团以“满怀希望,展望未来”为主题进行宣讲,带领孩子们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与知名高校,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学习,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其次,实践团带领孩子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加强青少年党史学习,让孩子们爱党敬党,一心跟党走。最后,实践团带领孩子们做心理团辅游戏,为他们送去作业本、三角尺以及祝福贺卡等小礼物,拉近了实践团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距离,增进了留守儿童之间的友谊。

二、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效

(一)提高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而且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理论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缺乏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因此,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将课堂上的抽象理论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增进学生对书本内容和抽象理论的理解,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促进了大学生良好政治素质和修养的培养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一文中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2]因此,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当地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馆、抗日纪念馆、烈士陵园、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地参观学习,利用感人的事迹使学生受到深深的震撼,从而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实践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发挥引导者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不断提高实践指导能力。比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实践活动的程序、学生的思想状况、注意事项等,还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此外,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长此以往,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教学中未曾遇到的知识,并且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三、提升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效的措施

(一)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承担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如学术造诣、责任感、人格魅力、教学能力等,同时还要有广阔的社会见识、深厚的理论功底、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以及较高的政治素养等。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强烈的责任心。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

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根据教学内容的渐进性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梯度性,制定出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

(三)实践教学制度化

高校各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应针对实践教学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中对实践教学作出硬性规定,并且教师要努力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其次,在授课期间,教师应组织好实践教学活动。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要执行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好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最后,高校可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组织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应依据理论教学内容设计社会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

(四)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增强思政元素的吸引力,高校需建立稳定的、与教学实际相符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爱心实践基地、志愿者实践基地等。高校要与实践基地部门作好协调与沟通,使实践教学基地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

(五)加强监督管理,避免实践教学形式化

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的监督管理力度密不可分。在实践教学中,无论是讨论、演讲,还是观看视频资料谈或写感想,教师都要管理好课堂,加强引导和总结。在校外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约束,并且实践教学过程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第一,实践活动应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实践活动主题要与课程理论知识相关,教师要特别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第二,实践方案要具备可行性。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人力、物力、活动场地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不能方案很完美,但操作层面难以得到落实。第三,实践教学要具备有效性。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学生要进行总结与交流,教师要进行适当点评,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

(六)加大资金投入

在现有政策、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满足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对人力、物力的需求。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实践教学经费。同时,在师资配备、教研室设置上,高校要充分考虑课程思政实践教学需求,完善教学设施配置。

总之,通过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能得到不断提升,并能形成较强的爱国热情、政治责任和社会意识。为了更好地提升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效果,高校还需要不断地补齐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短板,以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思政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