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社团发展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22-02-18苏连琛廖承煜邓小朱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创民办高校社团

苏连琛 廖承煜 邓小朱

自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以来,双创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应具备的必要素养之一,双创也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双创教育是培育大学生双创素养的重要举措,能够为社会现代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就民办高校双创教育现状而言,其教育模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双创热情,难以提升其双创能力和素养。但由大学生自主创办、教师指导的双创社团可满足社团成员的双创诉求和个性化诉求,可以有效弥补双创教育中的不足,提高双创教育质效,增强大学生的双创热情和能力。因此,如何推动双创社团有序运行,提高教育质效,是民办高校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之一。

一、民办高校双创社团的价值

(一)双创社团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适宜性

第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相较于公办高校的学生,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能力普遍较弱,但民办高校普遍由民间资本创办,以盈利为目的,外在限制和干扰较少,生存与发展更依赖于生源,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双创诉求。同时,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紧密,且在教育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双创能力的发展,可为大学生双创提供丰富的实践路径,锻炼其实践能力,更契合双创教育的发展诉求[1]。第二,民办高校的校园生态较为复杂,兼具积极性和消极性特征,可为双创社团的发展提供“温床”。比如: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较低,但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实训实践课程的参与积极性较高;部分学生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时间,更热衷于参与符合自身个性化诉求的活动,热衷于在社团活动中展示自己,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这也恰好契合双创社团的发展诉求;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素养较低,缺乏专业学习热情,还有部分学生受多元网络文化的熏染,欠缺甄别信息的能力,在参与学习活动方面缺乏自觉性。基于此,双创社团可以设计有趣的创意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双创能力,推动其正向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二)民办高校双创社团的价值

第一,双创教育的本质是实践育人,双创社团的价值在于凭借实训操作、竞赛培训、社团活动等途径指引大学生将双创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民办高校双创社团可通过邀请优秀创业者讲述创业经验,举办讲座、竞赛等方式,培养成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大学生在参与社团项目的过程中可与社团成员及优秀校友交流活动经验,可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双创实践,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2]。第二,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核心路径。民办高校双创社团可以采取针对性强、创新性优、实践性佳的社团活动与丰富多元的宣传措施,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激发社团成员的双创热情。同时,社团成员可自觉发挥示范作用,提高学生对双创社团、教育实践的认同度,提高其创新意识,强化其创业思维,从而引发高校学生的双创热潮,为其双创提供更好的环境。第三,就民办高校教育现状而言,部分教育内容与社会诉求与行业发展现状相背离,教学方式以传统的“填鸭式”为主,致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较弱、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个人职业发展诉求与企业的人才诉求。民办高校双创社团的成员来自不同学院、专业与年级,基于双创这个共同梦想和兴趣,他们在多样化的双创活动项目中同心协力、各展所能,促使自身实现从接受知识到产出知识的转变,实现专业知识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从而有效弥补高校双创教育的缺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责任感、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为实现高校双创目标奠基。

二、民办高校双创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日渐多元,且数量不断增多,种类包含专业学术类、文艺兴趣类、思政类、公益服务类等。随着双创教育的深度开展与大学生双创意识的循序提高,多数高校建立了双创社团。就民办高校而言,双创社团是以传递双创思想、实现“勤于探究、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目标为宗旨的示范性团体,具备较为浓厚的双创氛围,以强大的渲染力和示范作用,提高社团成员及学校学生的双创热情,推动大学生双创素养的提升。双创社团是以多元活动形式营造双创教育环境和双创氛围、协助大学生树立双创理念的团体,可以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双创教育模式的实效性,推动学校内外、课堂内外在双创教育方面的良性互动,强化大学生双创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双创社团要求大学生深度了解市场现状和社会诉求,展开针对性实践[3]。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双创社团运营和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进而阻碍了社团目标的实现,具体如下。

(一)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我国的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部分民办高校的定位和特征尚不明确,学生社团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也未取得显著的建设成果,其社团运行管理模式普遍照搬公办高校,忽视了学校机制、教育定位、学校实况和学生个性等。相较于传统社团,双创社团作为一个开设时间较短,运营模式、管理机制欠缺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新兴社团,社团理念缺乏创新,相关资源紧缺,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致使管理制度难以全面落实、社团特性难以彰显,加之社团成员自主性较大、纪律意识不强,导致社团的有序发展受到影响。

(二)社团资源有限

高校社团种类丰富,社团组织普遍由学校团委进行管理,但学校用于社团建设的资源却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各个社团的所有诉求。对于双创社团而言,实践活动是实现社团组织目标的重要方式,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较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但民办学校普遍自负盈亏,难以为双创社团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致使社团运营仅凭学生兴趣支撑,从而阻碍了社团服务体系的系统化建设,制约了社团的可持续发展[4]。

(三)管理者断层问题严重

民办高校以本科和专科教育为主,学制为四年或三年,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活跃期普遍为1~3年,社团成员结构较为简单,管理人才数量较少。就民办高校双创社团发展现状而言,其欠缺系统的管理人才培育机制,极易引发管理团队断层问题,这会影响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制约社团的有序发展。此外,部分双创社团欠缺系统的服务指导体系和专业的指导教师,致使社团成员难以在社团活动中得到有效锻炼,从而影响了社团活动质效和双创教育成效。

(四)社团活动欠缺实践性

民办高校双创社团是双创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目的在于激发成员的自主创业欲望,强化其创新意识,拓宽其创新视野。但就民办高校双创社团发展现状而言,部分社团形同虚设,很少会组织实践活动,难以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部分社团在社团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忽视对成员个体差异性、长远发展诉求和专业特色等的综合思考,致使社团活动欠缺针对性和实践性,难以满足成员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从而影响了其双创能力的发展[5]。

三、民办高校双创社团的优化策略

基于双创教育诉求,民办高校双创教育者积极钻研相关教育理论,以学校运行机制和教育定位为立足点,以双创社团发展现状为参考,以大学生发展诉求和个体差异性为依据,以双创教育理论和社团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大学生双创素养、推动双创社团健康发展为目标,积极创新社团管理模式、运营模式、人才培育模式和活动形式等,并取得优质成果,具体如下。

(一)管理模式

管理机制是双创社团实现有序发展的基础保障。双创社团不同于其他社团,既是增强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服务平台,又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兴趣社团。双创社团与其他社团的有机合作与良性互动可促进资源共享,拓宽双创项目的范围和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各个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民办高校双创社团可以社团的职业性、专业性等特征为切入点,以双创活动项目为依据,建立系统的项目小组管理机制,促使成员立足自身能力、兴趣和专业,自主选择项目小组。学校可指引社团管理者以双创社团的特性及其与其他社团的关联为切入点,组织社团成员定期讨论管理方案,拟定系统且专业的、契合社团发展规划和特色的、契合成员诉求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从而为社团的长久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

(二)运营模式

资金是双创社团有序运营的基础。因此,民办高校需立足自身特性,以自负盈亏、自主运营、与社会和企业接轨为运营目标,选择社会化、企业化的优秀商业运营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社团运营中,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团运行过程中的资源需求。第一,社团可以学校团委的诉求为依据,组织开展契合社团理念的主题活动,从团委获取部分社团运营经费;第二,社团可与企业进行合作,鼓励成员参与双创项目,增加成员的实践经验,提升其创新素养,并获得一定的资金收入,从而为社团双创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实现个人、企业与社团的双赢。此外,社团必须确保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并采用专业的企业管理模式,开展社团品牌推广、考核评价、常规运营、日常管理等工作,从而提升社团运营的效率和质量。

(三)活动模式

双创社团的宗旨在于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因此,民办双创社团需以社团职能和宗旨为出发点,以社团制度为依据,以社团发展的核心为参考,策划、打造社团精品活动,组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调动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双创意识、素养和能力。第一,社团管理者需以社团现状为依据,举办内部成员会议,拟定阶段性社团发展目标,提炼社团发展宗旨,借主题活动促进社团发展;第二,社团管理者需立足社团发展目标和任务,优化社团结构,以项目小组管理制度为指导,为社团成员提供丰富、多元的双创项目,促使其自主选择合适的双创项目,明确各项目的小组成员,打造成员专业能力互补、人才结构科学和成员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双创平台,促使成员各展所长,进而提升社团活动的质效[6]。

高校双创社团可有效弥补双创教育的缺陷,提升高校学生的双创素养,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基于此,在新的发展态势下,民办高校必须时刻关注时代发展诉求及人才培育诉求,以自身的特性和优势为切入点,以双创社团的发展困境为立足点,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和社团发展模式,建立社团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确保其双创教育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推动双创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为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双创民办高校社团
缤纷社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