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2022-02-18赵正明

科学咨询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探究

赵正明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太白梁乡贾山小学,甘肃庆阳 745108)

小学时期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时期要围绕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学素养展开培养,帮助学生学会学数学,学会用数学,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能够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根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仍然出现大量机械化学习的现象,学生认为学习小学数学就是单纯地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这样看来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不纯,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长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也无法领略学习小学数学的独特魅力。情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极为深刻的学习印象,还能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改观,而且明显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也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加强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小学数学是学生底层思维逻辑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知识,教师要做的不仅是通过简单的教导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是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产生极为深刻的学习印象,引导学生养成对数学知识自主探究的意识和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并且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元素。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接触数学世界的第一道大门,也是学生对数学世界的初步窥探,所以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地设计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独特乐趣,以此降低学生对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抗拒心理,也让学生能够通过情境化的数学学习,来改变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应用情境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激发对于小学数学知识自主探索的欲望,也让学生能够通过情境化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来认识小学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并且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自主记忆水平。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够帮助学生在自身的脑海当中养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并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拥有事半功倍的数学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让学生通过情境化的小学数学学习,初步领略学习数学的真谛,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自主探究意识,也让学生养成在课堂之外,对于小学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落实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应用情境教学,还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小学数学的知识印象,也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知识印象,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大多数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教材,所以教师如果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保证情境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当中的有效性时,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感受到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当中的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效果。教师在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时,应当迎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为学生设计符合学生标准的学习情境,以此来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和体会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的学习乐趣[1]。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二)”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课堂,学生一开始学习积极性分外地高涨,并且通过对于周围物品的观察,吸收了本节课教学知识内容的精髓,但是根据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习完毕之后,其学习态度和情绪都处于一个亢奋的状态,这也对学生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吸收其他数学内容知识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在这时应当去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笔者在此情况下选择了先让学生保持安静,然后选择让一名学生上台去说出自己一个最为喜欢的物品,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当中的物品画到黑板上,之后,教师去为学生尽可能收集活动材料,然后让学生对比自己脑海当中与现实当中的物品有何区别。在这一过程当中,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想象思维,而且也在情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也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情境化的教学之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吸收和掌握了小学数学知识,而且还在接下来结合教材内容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就延伸了教师应用情境教学,为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意义。

(二)在为学生开展数学情境教学时,充分融入生活化元素

根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有些学生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时,尽管在情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高了对小学数学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但是仍然会出现过于形式化的学习和机械性吸收数学知识的现象。所以教师展开调查发现,一些学生仍然认为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数学文化成绩,以此来获得教师与同学的认可,这也让学生的学习心态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时,应当充分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知识课堂的学习当中能够更加集中自身的精神状态,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数学情境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当中,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开展。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数学情境教学融入生活化元素时,要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来设计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2]例如,在学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在为学生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并且为学生讲述小学数学知识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硬性知识的吸收,所以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疲劳情绪出现。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当中构建属于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喜爱的物品,并且能够根据物品的数据来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均数统计以及条形统计图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讲台上说出一些这些数据的由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去收集学生所喜爱的活动材料来为学生开展更为仔细的讲解,以此来让学生彻底理解和领悟平均数存在的意义以及学习统计的必要性。在学习过本节课之后,学生不再认为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只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成绩,而是认为学习小学数学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这就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小学数学学习当中,愿意去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以此来让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吸收小学数学知识,并且将所学的小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三)在小学数学情境模式教学当中,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也由于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自主领悟能力较差,所以导致了教师经常采用灌输式教育,为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这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较为基础的小学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吸收一些精髓内容,但是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却产生了打击,这就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过程当中,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主观能动意识,并不断来提升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水平,加强学生的综合数学思维,也为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创立良好的动机。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并且让学生对于生活当中的三角形进行探究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改变自身的教学策略。这时,教师应当由执导的位置变为引导的位置,让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中自主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来完成对于小学数学知识三角形内容的自主思考。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以及自主发挥的时间,并且在学生遇到了无法自主解决的困难之后,教师要及时以提醒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精髓,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情境模式教学的基础下吸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和内容。这也让学生产生了恍然大悟的学习效果,并且在拥有了恍然大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于小学数学的知识记忆,也让本节课给学生留有更为深刻的知识印象。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不仅通过情境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掌握了一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认识到自己才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这就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中,自主吸收、探究和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让学生尝试在生活当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利用微课为学生创作数学学习情境

微课是得利于信息时代发展的教学产物,其教学特点相当丰富多彩,能够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多元化吸收小学数学知识,也使学生在接触较为抽象的小学数学知识时,能够听得到声音,看得到画面,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微课使学生愿意自主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水平,同时也促进学生的数学想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数学想象思维的增强,在接下来的数学难题解决当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树立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情境学习的趣味性,以此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自主探索的积极性[3]。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去为学生搜索一些有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数学科普影视资源,取其精髓内容,再结合教材当中所出现的一些知识精髓,为学生精心设计出微课教学资源,等设计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作为自己的课堂准备资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开始逐渐下降,并且不理解学习本节课知识的意义,所以产生机械化的学习。这时教师就可以呼吁学生放松自己的学习紧张情绪,观看微课教学资源,以微课促进学生创立相应的学习情境,情境创造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观看,并且在合适的时机暂停视频,让学生自主回想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与视频当中的异同之处,以此来让学生能够在情境化的学习下,轻松愉悦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通过微课教学的观看,学生也能进一步拓展自身的数学学习视野。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不再认为数学课堂沉闷无趣,而是认为基于情境化教学模式基础下的数学微课教学模式,生动有趣,这就促进了学生学习思维的综合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迎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为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课堂,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教师在为学生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并且合理运用情境化教学模式时,首先,要结合教程内容,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学习情境,保证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当中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情境化教学时,要合理地融入生活化元素,以此帮助学生找到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前进方向;再者,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最后,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微课来为学生创作数学学习情境,以此令学生能够感受到参与小学数学课堂的独特乐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