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2-02-18杨元锋

科学咨询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科思维

杨元锋

(张家口市第二中学,河北张家口 075000)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在高中地理的新课程标准中,对核心素养有非常明确的规定。高中地理的学科素养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的内容,即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以及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就综合思维能力来说,这不单是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的根本,也是推动学生进行理解人与地理之间的协调观念的一个思维工具,对地理方面的人才的培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情况下,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作为地理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培育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关键性,基于一些对策,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育,促进学生形成优秀的思维能力。

一、高中地理的综合思维内在涵义

高中地理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门学科对于地球的表面的一些环境要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也对地球里面的各种环境层面的要求以及关联等做了相应的探讨。当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知识的时候,需要有综合思维能力才行,这是核心素养的一个主要方面。主要涉及对现象和事物之间实现全面、动态地认识的一种方式。在高中地理的实际学习过程当中,高中学生自身的综合思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照综合素养的要求,对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二是就时间和空间相互联合的层面,对地理现象的发生及发展进行合理的分析;三是从区域或者是地方层面完成相互的联合,针对于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完成影响分析,然后,针对区域内部的人地之间联系完成有关的分析。

二、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原则分析

(一)综合性原则

高中地理教学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要想达到此目标需要坚持综合性原则,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其一,就地这门学科而言,其包括多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不论人文地理还是自然地理均涉及所有地理现象,且以上现象互相联系在一起。这些现象均为人与自然多种因素一起作用形成的,所以地理这门学科的综合性比较强。就地理学科来看,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为了达到此目标,需要抓好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这个环节。

其二,所谓综合思维,即指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辩证、客观、全面”,基于此,更加有效地认识事物,从某个角度来看,综合性思维需要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或现象的时候能够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在分析的时候,可以非常有效地把各种因素相互联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使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二)区域性原则

地理除了坚持综合性原则之外,其区域性也比较强,即便是同一纬度的地理区域,其差异性也比较大,每一个区域的性质和特点存在不同,有的会随着文化、经济及社会的改变而产生变化。而这些区域之间也有相同的地方,即共性问题,所以在开展地理教学的时候,坚持区域性原则,这除了体现地理知识的特殊性质之外,还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推动高中学生在综合思维方面的发展。

(三)发展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理知识和现象之间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其发展和变化具有相对性,所以在教学地理的时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综合性思维,去观察同高中地理相互关联的事物,对其发展和变化进行分析。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例来进行说明,其发展往往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即从简单到复杂,与此同时,城市的功能也随之而改变,另外,城市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被人为因素的影响之外,自然环境与因素也严重制约其发展,基于此,城市的空间结构越来越多样。所以老师引导学生在探索地理知识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对地理事件及别的相互联系的地理事件关联到一起,本着发展性的原则实施。

(四)协调性原则

高中地理的教学使学生在综合性思维层面逐步养成,因此要遵循协调性的规律,需要结合地理实践以及区域认知等方面的内容。在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一定的关系,且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所以老师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即让学生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来进行,同时学生对人地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进行研究,使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环境,以协调性原则为核心,最终人地达到协调发展。

三、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策略

(一)基于知识联系的知识网络构建

就地理学科知识而言,其包含多个领域知识,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构建一定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对地理知识而言,其涉及三个维度的知识:地方综合、时空关系、地理要素,所以教师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需要把每一个维度的知识联系起来考虑,这里还涉及同一水平与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且均与地理有关的知识,总体来看,这些知识联系体现出纵向与横向的关系。以纵向联系为角度分析,其知识的类型有两种,其一,自下而上知识的联系;其二,自上而下知识的联系。以横向联系为角度分析,这些知识体现出并列关系,反映出相关地理概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在分析地理现象与事物的时候,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最终建构地理知识系统,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非常有效地把一些碎片化的知识联系到一起,且更加系统地理解零碎知识,使抽象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此过程是一个提取和辨别零散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 可以完成对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强,最终学生养成综合性思维。

例如,在开展《河流流向的大小与季节的分配特征》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容易,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地理教师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基于此,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重难点知识。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比较,教师要先选择比较对象,此节课应该选择流量差别相对较大的两条河流,从内容来看,教师应该选择如下内容:流域面积与河流的流量补给差等。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具体年净流量的时候,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同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分析与对比地理知识,基于对比法的使用,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与研究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终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学生的地理学习素养得以形成。

(二)基于学习思路创新的逆向思维培养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不论教师的地位还是学生的地位都发生显著的变化。一直以来,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一个主体部分,新课改之后,学生变为主体部分,所以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并利用多种方式积极学习地理教学的新理论与新观念等,这些形式包括:通过网络来学习,或者以集体培训的方式进行学习,甚至以论坛的形式探究与学习知识等。与此同时,老师对地理教学的相关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法给予高度关注,同时采取适宜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老师要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往往按照常规思维来完成学习,而此思维仅能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当学生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往往解决不了。所以在遇到棘手问题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创新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充分发挥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其积极思考问题。因此,地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比较复杂的地理问题时,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教学《伏尔加河补给的分析》为例,在开展此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伏尔加河的补给来源,由于存在复杂性,季节性积雪所占据的比例比较大,雨水占总量的十分之一;其余的补给主要通过地下水来实现。

就本节课来说,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可以对伏尔加河补给的类型及其占比原因等内容进行分析,按照这样的教学任务,作为地理老师,需要设计下面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伏尔加河的各种补给中,季节性的积雪所占的比例那么大的原因是什么;二是,一般来说,季节性积雪可能在何时融化;三是,伏尔加河的冬季积雪量为什么会变多?这些问题之间展示出了层层递进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非常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关于伏尔加河的补给知识。另外,地理教师应该不断拓展相关问题,让学生不断尝试分析如下问题:伏尔加河区域的降水强度、土壤结构等。

在实施这样的教学时,教师应该运用追问的方式来完成,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发挥逆向思维,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棘手的问题,基于此,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及综合思维的能力,提高地理课程的教学成效。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空间分析与应用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信息技术也被积极使用在多个领域,目前被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其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在地理教学中,同时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来辅助教学,信息技术能够影响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意识、同时影响学生的综合思维的培养

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图像进行分析,就地理图像来看,其包括如下,若以其性质为依据进行划分的话,其包括概念图、景观图以及统计图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人们对地理知识也越来越重视,教师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目前被积极使用在多个领域中。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地理教师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如果站在空间的层面来进行分析的话,运用CIS的作用,一般运用下面的方式进行:漫游、缩放,最后完成尺度的无损改变。进而更加清晰地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基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丰富了地理知识和素材,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获得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地理图像进行分析。基于此,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地理教学,我们要逐步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需要主动地、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最终使地理课堂的效率越来越高。在教学《黄土高原的地貌》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谷歌地图让学生观看黄土高原,使学生从整体来体会黄土高原的地貌与地形,为了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观看其重要的地点与现象,可以使用一些技巧对其进行放大、或者使用特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基于此,学生对其中涉及的地理知识更加直接、更加形象地把握。与此同时,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指导学生如何读图,如何去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最终学生基于查看地图,把握更多与地理有关的信息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的思维也获得锻炼,逐步培养出具备良好信息素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国家不断实施新课改,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变,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围绕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要求学生,使学生熟悉地理学科自身的特殊性,不断优化与更新自己的教学策略,同时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使其更多地把握地理知识,同时创新学习思路,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最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思维,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科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科新书导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