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2-02-18许燕

科学咨询 2022年10期
关键词:知识点小学生探究

许燕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江苏昆山 215331)

根据中小学新课改的要求,探究式学习成为小学学习语文课程的重点目标,也是考查小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关键要素。小学语文经常检测的是小学生识音认字写字、理解句子含义、学习文章结构等知识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自主探究性很强的课程。小学语文学习往往从拼音开始,这也是夯实语文基础的必备条件。然而很多小学生由于过度依赖教师、没有充分思考等因素,导致语文素养积累得并不够多,基础知识也并不扎实,这也是需要加入探究式教学来改善目前许多小学生学习语文出现的问题。然而,随着高科技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教学工具的发展,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中。

一、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发现已有问题的情况

(一)完善识音认字的情况

在日常语文生字讲习中,教师会通过拆音解字等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汉字基本的读音和笔顺,来开启学习汉字的知识大门。然而小学生通过自己对汉字拼读和书写的认知进行学习时,却往往容易受感官影响对一些汉字的认读出现不准确的现象,或是只会机械化地重复所听到的拼音,往往缺乏思考拼音背后的规律,也缺少深入探究汉字的语言文化功底,没有用心去进行汉字的拼读和书写的训练,也是导致探究式语文教学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

(二)改善表达语言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为了能让小学生更好掌握语文书本内容,一般采取讲授分析的方式进行传统课堂教学。但在懂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后,小学生容易忽视自主语言的表达情况,也没有及时把自己所学的进一步探究进行表达,更无法及时找出基础汉字学习中的疏漏之处,以致传统讲习式教学缺少一定的自主探究性。若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很多语言表达问题的话,那么对在基础上加以深入地探究也会有极大的困扰。

(三)强化语言内容的记忆

当小学生拿到新的生词课文时,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带领学生反复强调知识点,直到熟练背诵所有内容,而这种语言记忆方法留给小学生思考的空间会很小,而且占用的时间比较多。重复记忆的次数越多,并不能证明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越好,反而有一些不用思考的因素,并不能及时地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而在探究式教学中会出现一种情形,那就是教师不会过多重复知识点,小学生在听讲中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记忆,最后通过比赛等活动来让学生自主展示记忆的成果。探究过程的本身是一种记忆的学习策略,不会单单停留在反复记忆中,还会进行一定的思考,加深学习的记忆程度。

(四)锻炼实际运用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结束后,教师会布置所学的相关任务进行语文知识内容的训练,学生也会进行汉字书写或是拼读背诵的联系。但在作业的布置中,小学生会出现无法及时完成作业或是作业准确率不高等现象,这就说明在学习语文时没有探究性学习,从而缺少自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自主掌握语言知识的意识,致使学习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探究式学习语文对小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

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解决问题的应用策略

(一)将自我探究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为了激发小学生在探究中能够不受思维的限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着重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语文知识点并加以深度思考的能力。例如,在拼音课中主动鼓励小学生探究不同拼音组词造句的乐趣等,来引导小学生自我探究学习拼音的意识。教师在输入自主探究学习语文重要性的同时,可以组织小学生自主运用语言知识进行灵活表达,结合书本中出现的知识点,创造自主积极的学习氛围。自我探究式作为考查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其实就像镜子只能反映自身而不能改变自身的样貌一样,只是检测探究的学习效果,本身并不能改变学习的状态和学习的内容,却是发现自己不足和完善自我缺点的有效方式。不过比起上文提到的单纯的教师讲习,在语文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加入探究任务能更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并提高对语文文化内涵的理解效果。而在语文教学中,自我探究能让小学生了解到自己对语文基础学习的把握程度,以便及时把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表现出来,教师也将有更充沛的精力和实践帮助小学生在自己不太理解的内容中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在自我探究法不断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在讲解知识点之前,给小学生准备好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小学生积极自主去探究语文知识的背景和内涵,并且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此,有益于小学生对语文中蕴藏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究,还能积极地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课《蝙蝠和雷达》中,教师可以指出生字、片段进行概念性意思的讲解,让学生开始自主探究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接着可借助图片还原等方式,给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供生动形象的思维方向,并连接起与书本内容的主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反馈,教师在总结延伸时围绕主要内容讲解一些小学生还是不太理解的地方,并及时向学生提供解决疑问的方式方法,让小学生真正学会在自主探究式教学中不断深入思考,而且能充分展示出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学习兴趣[1]。如此,能够让教师探究式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小学生对于语文语言积累的掌握程度也会越来越好。

(二)将组合探究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由于日常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以识记和记忆为主,加上学习语文具有一定的语言综合性,教师要督促小学生形成必要的组合探究式的意识,就可以在课堂讲解重难点时运用组合探究法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培养整合探究的语言实践能力。教师可用组合的课堂活动,安排具体的自主探究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单单是个人与小组之间的配合,还可以展开各种各样的组合探究方式将语文基础知识贯穿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在组合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对基础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还容易激发学生对语文文化内涵的兴趣。教师在组合探究式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建立思维体系,利用零散知识组合成整体性的体系,把握住语言的综合运用,强化对文化知识点的记忆。组合探究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实是一种扩大思考角度的手段,是拓展语文思维的必要性方式。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组合探究对整合知识点并自主思考有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快和更好地把握语言的深刻内涵。

例如,在人教部编版小学语四年级上册第十九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教师利用重难点进行适当划分组合探究内容,接着围绕文章主题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自编谜语进行生字的组合探究,通过自由表达进行探究的联想思考,最后在整体感知环节安排小学生利用组合探究后的成果表达自己对于主旨的认知,若是有遗漏的地方还可以由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在补充后探究的内容和角度也就自然而然地丰富充实了。通过组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和目标的方式,能使小学生探究很多容易被忽视的细小基础知识点,并深度运用整合出完整的语文语言知识体系,激发小学生组合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这样对小学生语文综合思维的锻炼和培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也会有推动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发展的有利影响[2]。

(三)将结构探究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在注重语文内容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适当拓展一些文章结构的探究技巧,以便小学生深入理解更多的知识背景。例如,在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七课《故事二则》中,教师在疏通完具体的古诗内容后,可以提出一些读故事结构的建议,着重指出故事发生先后顺序词语结构的不同与相似之处,并组织学生进行结构式的探究。教师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提醒小学生围绕寓言故事的核心,及时提供一些古诗结构的探究方向。不仅如此,在学生进行复述故事的探究过程中,注意加强小学生运用语言完善结构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在结构探究化结束后,可以安排学生把自己通过故事的发展用创设情境进行结构品读的方式,让小学生自主巩固和延伸从寓言故事中收获的道理,锻炼小学生结构探究法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语文文学结构的认知[3]。如此,不仅让学生对新学书本故事内容能够深入思考和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拥有自主升华的能力,不会再出现以往一知半解式的知识点学习,也会大大提高教师探究式教学在广度与深度的良好发展。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探究式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推动探究式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优化探究教学方式对促进小学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借鉴性的,价值在于能够用各种思考探究环节进行小组合作、个人表演等把握住语文字词课文中蕴藏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并能够透彻了解一些语言知识技巧并进行自发性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优化探究的有效方式,不断加深小学生语文知识的拓展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创新水平,更加高效地推动小学生语文综合发展。当然,能够探究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具有多样化,最关键的是利用小学生对于语言感知的天赋和潜力,锻炼小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培养善于思考、勤于探究的语文学科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不应是以课程安排作为本质的内容教学,而是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实质,在语文学习中提高小学生拥有深入思考、认真钻研的能力。在语文学习道路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式、提问探究式等来自主进行探究学习语文的过程。然而,探究式教学的不断推进,将能通过更加高效性来升华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全面性地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水平。还能用自主性探究进行语文知识的查缺补漏,也能在深入的掌握和思考中,激励小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探究语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从而,在整体中大大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中的探究发展。

(二)升华探究式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观性

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拓展小学生对文学的思考,优化语文的鉴赏方式。通过不断优化探究的思考角度和存在方式,小学生可以在不同角度思考探究的同时,对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也会不断增强,从而提升来自语文书本以及课外积累的文化素养。从教育改革大环境角度而言,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探究式的实践完善是极其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发展方向,不仅让小学语文课程变得综合又深刻,还促进了小学语文教育方式的自主性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在日常语文课堂知识讲习中,教师不仅要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升语文素养水平,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语言运用和探究能力。除此以外,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从兴趣学、自主想、努力做、深入结这四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阶段性引导和自主性思考能力考查的方向。在日常进行探究式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转变成倾听者、配合者等,真正让小学生热爱学习语文、善于理解内涵、好于语言表达。只有不断提升小学生语文文化素养和思维深度,教师才能更好推动探究式教学质量的提升,得到良好的探究式教学的反馈。

猜你喜欢

知识点小学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