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2022-02-18林文利
林文利
(泉州市北峰中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有效方法,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学习一门科目,也很容易因为科目太难、太抽象而放弃。而将信息技术运用起来可以将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给予学生感性刺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所以教师要将其的运用重视起来。
1.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落实以生为本的原则
在新课改中提出这样的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要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把学生当作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的对知识进行学习、探究。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这一原则贯彻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展示,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知识的学习、记忆[1]。
与此同时,教师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出来,可以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展示,然后以学生为主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就可以在学生玩乐的同时学习知识,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课堂教学的目标达到。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影视片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让学生对书籍进行阅读。在学生观看完影片或者阅读完书籍后,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其自主地去完成。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几位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利用其投影仪将其呈现在其他学生面前,一起进行评价。如果遇到了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其多媒体技术,把难度较大的问题拆分成一个个小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需要具有层层递进的特点,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
1.2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觉得头疼,因为学校的设备有限,而且某些实验有危险,让学生直接进行操作的话可能会危害到学生的人身安全。但是不开展实验教学有没办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没办法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而将信息技术运用起来,这一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教学《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这部分内容中有提到化学实验,如果教师直接进行口述,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化学知识很枯燥、很乏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而将信息技术运用起来,将实验视频进行播放,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化学现象,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模拟器发出的声响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快速地对知识进行记忆。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快速地对知识进行记忆,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也能够变得活跃,学生的思维空间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展。
1.3 将课堂容量增加
信息技术可以使大量的资源、知识进行呈现,所以其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可以有效地将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在呈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也可以运用动画的形式,因为其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也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4 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形成
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有一种评价模式——考试。这种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应试能力进行了检验,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他的不足,不能及时地帮助学生将问题进行解决。而将信息技术运用起来,可以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形成,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真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让教师明白学生的不足,并及时地指出来,帮助学生进行纠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现状
在信息技术走入课堂后,教师就开始尝试运用信息技术了。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多媒体课件。因为其相较于其他手段而言要更加地方便快捷,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益处,比如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2]。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了解得不够透彻,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只顾着操作鼠标,连学生是怎样的情况、有怎样的反馈都不知道,只是照着课件上的内容念;又如教师会将大量的精力、时间浪费在制作课件上,根本不在意实验的效果是什么样的,导致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受到了感官刺激,但是手脑心没办法联动起来。鉴于此,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深入地了解,并且明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其再怎么生动形象也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知道,化学学科是建立在实验上的,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发现了信息技术可以将实验直接呈现之后就不再带领学生去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了,完全依赖信息技术的呈现,导致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权力被剥夺了,没办法让学生借助实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没办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提高。
3.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策略
3.1 要搞清楚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什么
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白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什么,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谁[3]。在新课改中明确地提出来了,教师必须要知道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组织者、参与者的位置。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为了辅助教学,只是已经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
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也不能让其去代替自己,代替课堂教学。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也会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照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来看,其提倡的是教师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的方式,比如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当然,这并不是说让教师完全把课堂让给学生。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直接在教师不管的情况下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指导、引导,不能抱着计算机完全不管学生,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呈现出一定的内容后,教师可以离开电脑,带领学生去分析问题,找出信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其写在黑板上。当发现学生一筹莫展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哪里卡壳了,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带领学生找到思维的突破口,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地给予学生帮助,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各项能力得到培养,还能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究。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的作用搞清楚,教师运用适合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
3.2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要合理
信息技术虽然在教学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强行地将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的话,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变得混乱不堪,不仅没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掉[4]。
那么教师应该怎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呢?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对教材进行翻阅,将教学重难点找出来,其次,教师要去阅读教学大纲、新课改的要求,并基于此去设计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第三,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了解,了解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对知识掌握的基础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了解了这些内容后,教师需要巧妙地去制作课件,比如把学生所喜欢的事物融合进去,制作动画视频等。这样一来,原本抽象的、难懂的化学知识就通过信息技术变成了直观的知识、形象的知识,原本微观的知识就会变得宏观。例如在教学“化学键”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知道,这部分知识中包括了很多容易混淆的键,比如:配位键、金属键、共价键和离子键。如果教师直接进行教学,或者强行将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学生学习的时候会觉得很难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借助其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并自主地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地增强。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合理地去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想要让学生学好化学,教师就需要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搞清楚信息技术的作用,要避免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然后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提高,才能让学生发现学生的乐趣所在,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才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过教师要知道,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不止上述提到的几种,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