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022-02-18李金良
李金良
(白银市会宁县教场小学 甘肃 会宁 730700)
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已经全面渗透到课堂中,教师也将此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希望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型发展人才。计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重点指出的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认识到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之后便一直在探究计算能力培养对策,希望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数学知识的掌握效率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
1.计算能力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不管是哪一届学生,他们在同一知识点上常常出现同样的错误。因此,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研究,认识到了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虽然学生都掌握了数学计算方法,但是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错误。数学是与计算不可分割的,计算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只有具备较强的计算基础,数学学习效率才会更高。此外,计算能力是保障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服务于生活和社会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关键,所以教师们更加注重计算教学。小学生的可塑性很高,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认识到计算能力重要性的同时可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开展数学活动,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注重计算良好习惯的培养,进而促进自身的计算能力逐步增强。
2.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鉴于计算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们十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如何高效地获取计算知识,并提出了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2.1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很多学生计算能力不强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计算学习不感兴趣,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应付教师的不良习惯。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激趣式教学手段,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逐步升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活动中,进而使得计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便将问题“什么是分数”、“分数的单位是什么”、“五分之二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等提出了出来,创设出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口算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进入学习状态,并由此引出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随后,教师通过分蛋糕的例子,逐步促使学生掌握了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或者相减的计算方法,并使其计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又如,学生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便将等算式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计算。由于没有学习过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很多学生都无从下笔。此时,教师道:“老师发现大家都不会计算这类算式,那你们能够说出这些式子的特点吗?”很多学生结合之前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将重点“两个式子的分母不同”表示出来,并说出了自己的疑惑。教师提问道:“大家猜一猜怎样才能够计算出来呢?”很多学生立即能够指出将不同的分母变成相同的分母,教师也以此展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在情境下,学生们学习兴趣和计算能力都由此升高。
2.2 微课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信息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进程中,“微时代”到来了,微信、微博等精炼且方便的通信工具成为了人们的最爱,微课也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促进计算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家对计算能力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教师们开始认真探究如何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计算能力不断提升。经过实践证明,微课与计算课堂的有效结合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计算兴趣和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教学手段,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了分数相加法和整数乘法等计算方法,唤起了他们的回忆。随后,教师利用微课视频由整数乘法计算方法延伸到分数乘法,促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直观地了解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将分月饼的例子引出来鼓励学生用乘法计算出父母和自己三个人一共吃了多少月饼。学生们结合微课视频中获取的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很快列出了算式,并求解出了答案。教师结合学生解题情况再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以此加深他们对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印象。
又如,学生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上课前先将六一节日准备零食礼物的场景创设出来,促使学生根据场景自己说出其中的数学知识。当学生提到购买两种零食的商品之和或者谁比谁多和少的问题时,教师顺势利用微课视频将小数相加和相减的计算方法呈现出来,促使学生识记该方法。此后,教师再利用圆角分互换的方式重新将小数加减法运算方式讲解给学生,促使他们深刻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律,并由此提高计算能力。
2.3 游戏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重,动手能力也十分强,热衷于游戏活动,且乐此不疲。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很少组织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新课改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还将学生兴趣的培养作为重点。很多教师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并且想要通过游戏进行激趣的同时促进学生计算能力不断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先展示出图片,鼓励学生说出图片中人物的数量,并带领他们一起复习10以内的数字的顺序,使之认识到10比之前的九个数字都要大。在学生掌握了数字10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了两个大组,一个组说出两个数字相加后的得数,另外一组作为检查官,并给出笑脸和哭脸的指示牌。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们快速掌握了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能力也随之升高,为后面学习难度更大的计算知识奠定了基础。
又如,学生在学习“9加几”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便将带有计算性质的闯关游戏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闯关游戏中来。在闯关游戏中,有学生熟悉的“10+2”、“10+6”、“10+7”等简单的式子,也有“9+9+1”、“8+5+2”等略微复杂点的式子,但是都没有难住学生,他们很快便完成了闯关游戏。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数学教师将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方法展示出来,使其很快掌握了计算方法。随后,教师又组织了计算游戏,鼓励学生按照一条龙的顺序自己列举出“9加几”的例子并说出计算结果。学生们在游戏中按照个人喜好分别将“9+6”、“9+8”、“9+3”等式子表述出来并很快说出了计算结果。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4 算理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经过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计算反馈,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效率都产生了下降。这一现象说明了学生们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算理是对计算过程的一种解释,算法是计算方法,算理和算法教学都是促进学生计算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措施。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算理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促使学生们在学习和计算过程中学会“说理”,以此增强并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先通过谈话的形式鼓励学生讨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激发他们兴趣。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运动会开幕式的场景,并提出问题:“如果已知每支队伍有56人,请问5五支队伍共需要多少人呢?”学生立即想到了利用乘法计算,并列出了“56×5”的式子。在计算过程中,有的学生忘记了进位,有的学生可能会将进位数作为因数去乘另外一个因数,状况百出。教师没有直接将正确答案公布出来,而是鼓励得出不同计算结果的学生分别将计算方法和详细的步骤说出来,并进行集体纠错。随后,教师借助例题又深入地进行了讲解,并鼓励学生自主计算出“48×5”、“25×8”等式子,同时说出计算方法与步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们就会发现在算理过程中,学生们计算正确率和效率都逐步提升了。
又如,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先通过情境导入的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列式解决书店购书问题。在情境中,学生们能够快速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24×2=48”以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算式“24×10=240”,却不知道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24×12”。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没有立即将计算方法讲解出来,而是先鼓励他们进行了估算,然后组织了小组合作活动,促使学生展开了讨论,并根据他们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会将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和计算方法详细的表述出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此外,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可以将“15×15”、“18×11”等算式呈现出来,鼓励学生进行笔算,并且详细地进行说理,使之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以及计算过程中数位对齐”等方法详细地说出来,以此加深对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印象,也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和能力。
小结
一言以蔽之,在新课改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要意识到计算能力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还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此促进学生在感受到计算乐趣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