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策略
2022-02-18阮殷茜
阮殷茜
(厦门市实验中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品位,学会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之外,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为此,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展开语文审美教育,即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其次,探讨初中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注重挖掘教材内容的审美性、思想性,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审美能力培养的关注较少,部分教师重知识、重能力、重形式变革,轻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是对语文教育本质认知不到位所致。目前,新课标将审美创造能力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之一,正是强调了审美能力对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推动一线教师不断改善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化当下语文教育改革。
1.提炼审美因子,注重激发美
统编教材中选入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非常适用于初中生的阅读教学。文章内容呈现在师生面前时,给人带来的是形象、立体的感觉,而非抽象的、概念性的印象,学生通过学习很快可以从文章中体会到文字美、情感美。然而,阅读教学的意义不仅是让学生理解语言运用的规律,还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从学生全面发展而言,阅读的教育也是人性的教育。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审美资源,对学生进行艺术性地濡染、陶冶,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达到身心的美化。
例如,《湘行散记》是七年级自主阅读的名著作品,作者沈从文匆匆赶回阔别十年的凤凰小城湘西,一路经过桃源、辰州、泸溪、保靖等地,辗转达到湘西,这既是一篇记述湘西的游记,也是作者对湘西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全河都是大石头,水却平平的,深不可测,石头上全是细草,绿得如翠玉”,教学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字背后湘西的纯净、美好,体会沈从文在字里行间最深沉的思念:他与家乡之水、故乡风物、故乡之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阅读《箱子岩》要引导学生梳理沈从文十五年内前后两次到访箱子岩的经历:观看划龙舟、遇见跛脚青年,感受箱子岩十五年前的明丽神秘与十五年后的破败萧条,对截然不同的环境进行对比,理解沈从文对湘西民族文化土壤上朴素人性的赞美,以及对故土、湘西民族现状的深深隐忧。学生对湘西世界里美好形象有了具体感知,进而理解湘西世界是构成沈从文作品的审美要素。
沈从文以自身美的生命体验出发,赋予作品高度的自然生动性,在忧郁纯净的叙述中将人的自然性变成文化性或者文明性。教师通过艺术地熏陶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净化心灵,感受人性温暖,启迪人生思考,这一过程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
2.统整审美内容,注重引导美
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不能止步于某一个教学环节,而是应该逐步推进,最终上升至审美情感的层次,引导学生不断追求美、体验美,提升审美的艺术品位。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而言,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心理往往会产生极为强烈的心灵震动及情感震撼,继而激起他们极为强烈的审美兴趣。因此,教师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统整,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都是与童年故事或回忆有关。比如,《陈太丘与友期行》《走一步,再走一步》《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社戏》《孤独之旅》这些作品或以寓言形式表现儿童机智形象,或以爬山经历表达人生启示,或以童年回忆怀念幸福往事,或以怀念故乡儿时伙伴,或以理想经历表现儿童成长。这些作品散落在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教材之中,讲述青少年成长过程的经历、思考,不仅贴近学生的成长生活,还敏锐捕捉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成为教材中深受喜爱的传统经典篇目。语文教师要善于归纳提炼,将与青少年成长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统整,从中提取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设计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审美价值,实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深度融合。
3.综合多种策略,注重培养美
3.1 结合想象,培养审美联想的能力
想象、联想是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从美感和审美的高度来审视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理解、体会特定的审美对象,并从中获得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
童庆炳认为,审美联想与非审美联想之间的区别在于,非审美联想是心理学上的自由联想,是一种偶然的、随意的、不定向的联想。[2]这就是说,这种联想也是接近事物的联想,但是它没有主旨,不构成审美的情境。而审美的联想最大的特点是联想时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性和整体性。审美联想是人的心灵自由的一种表现,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感。语文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建立文章内容与学生精神的联结,将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感与学生通过联想所引起的情感融合,使得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体验[3]。
如教学《孤独之旅》时,有教师设计活动:提炼不同阶段的环境描写,要求学生为特定阶段的杜小康配上背景图。这一学习活动触发了学生的想象、联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通过再现杜小康所处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杜小康彼时彼地的情绪心境,从而深刻准确地理解杜小康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迷茫、孤独、从容、坚定、激动。小说《孤独之旅》的环境描写是这篇文章“美”的着力点,作者以氛围美、意象美、场景美,使这个成长故事充满诗意的抒情色彩,少年的漫长而艰辛的成长之路,犹如一湾清溪,蜿蜒逶迤于芳草碧野间,从容自在。
此外,这一节课的尾声,教师补充作者曹文轩的成长感悟“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启发学生认识孤独、享受孤独、面对孤独。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补充了自己孤独成长的人生经历,动情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启发学生在情境中展开联想,学生融合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后,主动表达自己对孤独与成长的看法,课堂在美的氛围中,余味悠长。
3.2 结合生活,培养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1]。
可见,语文教育中的审美能力要在运用语言文字中培养,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美、创造美。教学中,想要实现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就要让学生领略、欣赏作品的语言美,感受作品的情感美,体会作品的艺术美,这些美的体验都是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在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过程中获得,这种审美体验与文章的内容分析、语言品味、情感理解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水乳交融。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并获得审美的愉悦。教学中,联系生活的方式是将二者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4]
例如,执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教师在学生通读课后这样提问:请你选择合适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假如生活欺骗了他(她),我们可以为他们(她们)做些什么?学生设身处地地考虑朋友的感受,选择性的将诗句融入对朋友的安慰和鼓励之中。接着,教师又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让学生将这首诗读给自己听,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生活的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再者,教师让学生结合实例谈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学生联系学习、生活中的经验理解:困难和挫折是成长路上不可以避免,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面对人生风雨的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勇敢相信希望。最后,教师问:如果你要选择其中的诗句作为你的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鼓励学生用学习这首诗所收获的感悟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整节课学生不断地调动情感经验,把自己置换到对象中进行体验、欣赏,感受普希金真诚博大的胸怀和乐观积极的情怀。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设身处地”地进行审美体验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并从中获得表现美、创造美的策略。[5]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中语文教师既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要有一双创造美的巧手,将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开展感性教育、人格教育、趣味教育等,帮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获得审美经验,提升审美情趣,进行审美创造,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的语文知识与审美能力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