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汉语言艺术的措施分析
2022-02-18何淑花
何淑花
(积石山县城东小学 甘肃 临夏 731700)
汉语言是中国文学发展基础,将其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对当前形势下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汉语言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练习,并着重培养学生汉语言运用能力,使汉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放光彩。
1.汉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很多学生会受到一些社会事件和网络行为的影响,并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还有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生活漠不关心,不能够在生活上学习上帮助同学或他人。也就是说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而且小学生在情感方面十分脆弱,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很可能会给小学生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此外,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那么就会让小学语文课堂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1]。尤其是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词汇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果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分析,就无法让学生深入体会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而通过采用汉语言艺术,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语言环境,通过将汉语言艺术运用到传统文化教学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心志更加坚强,在学习方面表现的更具有毅力和自强不息。运用汉语言艺术进行教学,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言艺术运用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的语言缺乏准确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熟练掌握普通话,保证普通话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或者教师自身年龄比较大,普通话的掌握程度有限,不能够采取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从而影响到汉语言艺术教学[2]。另外,很多教师无法采用多种方法对同种事物进行表述,从而无法体现汉语言的艺术魅力。另外,有一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可能出现运用一些不良的句子,导致语言不通顺,或者所表达的句子出现歧义,这在很大方面影响了对学生的汉语言教学。
2.2 教师急于求成,缺乏实用性
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汉语言教育主要是为了完成相应的任务,没有从实质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从而使学生无法掌握核心知识。尤其是一些教师急于求成,没有很好的落实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后期学习中感到困难,或者存在不理解的现象,从而打击到了学生的信心,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3]。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充分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没有加强训练,也没有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无法深入去掌握一些知识,使得汉语言教学缺乏实用性。很多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所采取的语言就都是比较生活化的,无法体现自己的思想内涵,这也导致他们在写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使得写作的时候缺乏书面性,导致学生的作文得不到高分。
2.3 教师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比较单调
由于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主要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中,主要以教材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由于课堂形式较为单调,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烦心理,无法提高学生对汉语言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3.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汉语言艺术的有效策略
3.1 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汉语言艺术培养
为了落实对学生汉语言艺术培养,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汉语言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落实对学生的汉语言艺术培养。合理利用多媒体方法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在教学中,要深入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汉语言艺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有长期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给学生很大的压力。而是要尽量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化解学生的困难,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另外,教师也需要规范自己的汉语言使用能力,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课堂实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归纳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3.2 设立情境,提高学生汉语言应用性
无论是在语文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使用汉语言。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引入生活化的场景,一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二是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画面,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回忆,以此提高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课本上的知识是陌生枯燥的,而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可以降低学生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创设情境,还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5]。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这首诗的时候,为了体现诗歌中有人离别的愁绪,教师可以构建生活情景,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同学家里面玩的高兴的时候,父母要求回家的场景。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以对话的方式对课堂内容进行演绎,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去深入学习和探究其中的语言艺术,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3.3 加强重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语
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很多时候他们在运用汉语进行表述的时候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用汉语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落实对学生的基础教育,要从发音开始进行教学,并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语言环境,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多记录、多朗读、多练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
3.4 开展实践活动,积累汉语言文学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设计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发展性思维,增加学生对汉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结合课文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角色分角色表演方式,让学生站在老虎和狐狸的立场上进行表演,以此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讨论,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其他动物见到狐狸都会四散而逃?通过探讨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本质。通过实践表演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思考。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汉语言艺术分析,帮助学生奠定汉语言知识基础,使他们在日常写作和表达方面能够更加精准。
3.5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化修养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育,教师不能仅仅将学生局限在课堂中,否则很可能会使得课堂教学过于沉闷和压抑,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此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知识,学习更多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三字经》通过阅读精炼的文言文,加深学生对汉语言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朗读《诗经》,对于诗经内容比较晦涩难懂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方式播放相关故事片段,通过展示情节和情境,提高课堂亲和力,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又或者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课堂预设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应的情境,以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效果。为了使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名著,包括《围城》《呐喊》《阿Q正传》等。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依据学生反馈,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点评,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和归纳自己所读故事的内容和内涵,以此落实对学生汉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点评教育,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3.6 重视课堂预设,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为了更好的落实对学生汉语言方面的教育,教师首先自身需要掌握好相关知识,并加强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论语》的时候,教师除了对具体的内容进行讲解和翻译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孔子对于不同事物的立场和观点,以及阐述孔子的思想,并结合自己角色的分析各种问题,将自己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进行对比,在互动交流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从而增强学生对论语的感悟和认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文学作品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课前导入,课中赏析和课后延伸,以此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适当的采用提问方法,扣住学生心弦,使学生主动融入到汉语言文学学习中,促进学生思想迁移。在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个人思维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汉语言艺术教育,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落实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的培养,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