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2022-02-18郭秋霞李红娟
郭秋霞,李红娟
(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4)
0 引言
2021年2月,财政部、工信部发布《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5年内分3批支持千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万家中小企业成长。2021年7月,工信部、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培育发展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加速培育一批制造业优质企业。2021年11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聚焦中小企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针对性提出可落地可操作的解决举措,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国家密集发文提出要加快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部委重金支持奖补,到高层会议专项部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 专精特新企业现状分析
1.1 国家及各省市培育情况
2018年至今,工信部连续多年下发《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上海市自2011年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以来,累计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2 103家。浙江省2016年开展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隐形冠军工作。广东省2020年1月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遴选计划,取代之前的高成长中小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安徽省2013年开始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培育认定2 199家。截至目前,有26个省市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全国协同推进培育体系已初步建成。
工信部已公示3批国家级4 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其中上市公司296家。培育5批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并带动各地培育省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从国家级专精特新各省市数据对比看,浙江、广东、山东、江苏、上海、北京高居榜首,这与各地GDP发展水平基本相符。但总体而言,相比浙江、广东甚至山东,江苏省还需加大专精特新培育服务力度,通过各种支持手段与措施,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从上市公司数量看,江苏数量首屈一指,在全国29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中占19%,而且具有高毛利率、高ROE、高研发投入、高市盈率的特征。从城市看,各计划单列市培育力度加大,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尤为集中,苏州、南京位于17、19位。
1.2 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现状分析
2012年江苏省开始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产品与企业,目前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 374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677家、科技小巨人260家、制造类小巨人企业350家以及创新类小巨人企业87家。这些企业长期专注主业、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企业利润率远高于江苏省制造业平均水平,对全省中小企业增长贡献率超过60%。从地区分布看,苏州、无锡、南京专精特新企业较多,位列前三,分别为247、186、184家,占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的45%。淮安、连云港专精特新企业较少,分别为42、30家,仅占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的3%、2%。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占21%,1~5亿元占51%,5亿元以上占28%。大部分仍是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9个行业门类中,其中制造业占比超过90%,是绝对主力。
江苏专精特新重点围绕设备制造、电气、电子、计算机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领域,专注于细分市场,聚集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培育发展了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但对重点产业集群领域的企业如汽车、医药、高端航空运输制造业企业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江苏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平衡、行业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尤其是新型产业、高端产业企业数量有待提高,梯度培育的格局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2 专精特新企业调研状况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千企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加速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全省范围内对南京、连云港、无锡、苏州等11个设区市48家企业开展了“千企升级”培育现场调研活动。
2.1 调研基本情况
根据江苏省政府“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13个重点产业集群方向,优先选择了节能环保、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等行业开展调研。企业年销售额主要集中于1~5亿元的有27家,占56%;1亿元以下的有14家,占29%;5亿元以上的有7家,占15%。企业人员规模主要集中于100~500人的有35家,占73%;100人以下的有9家,占19%;500人以上的有4家,占8%。
2.2 调研企业主要特点
一是企业成长性好。被调研企业处于产业链上游研发与制造环节,主营业务收入有的年增长率在35%以上,利润率高达30%,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处于产业链上游环节上的企业产品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调研企业的发展印证了微笑曲线的解释。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规模均较小,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速远高于传统中小企业整体水平,呈现出较高的成长性。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强。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被调研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有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创新力度大,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8.1%,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受益于研发资金的较高投入,研发成果产出颇丰,有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多达130多个。被调研企业在细分行业市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较强的竞争力,有的企业经过努力目前已经成为该行业的龙头企业,或在细分领域中研发与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是平均寿命长。被调研企业平均成立时间已有14年,远超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有的企业10多年专注细分市场,经多方努力终于成为大企业的指定配套供应商。
四是社会贡献大,主要表现为税收和就业。成长型企业在较长时期内呈现较大的增长态势,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且越来越多的税金和就业岗位。被调研企业尤其是苏南的企业对当地的产业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缺少它们,地方经济将会大打折扣。
3 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3.1 政府培育有待提升
(1)地区发展不均衡。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地区分布不均衡,最多的苏州247家,最少的连云港30家,差距较大。企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可能会带来产业、人才、资本等一系列问题。专精特新企业较多的地区,产业发展将更密集,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吸引大量的投资,呈现“虹吸效应”。产业、人才、资本的注入,一定程度上又会促进该地区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造成“马太效应”,地区差距会越来越大。
(2)培育力度不够。从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看,江苏位列第四,从城市看,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最多的苏州仅排第17位。与排名靠前的省份和地区相比,江苏省还有较大差距,还需加大专精特新培育服务力度。
(3)培育空间有待提升。江苏提出“产业强链”计划,明确用3年时间重点培育50条重点产业链,做强其中30条优势产业链,促进其中10条产业链实现卓越提升。不少产业链尽管规模比较大,但是从供应链看,许多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材料、基础零部件和重要软件等,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有大量的高端产品严重依赖于进口,受制于人、被卡脖子的问题非常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是要加快培育大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2 生产要素、行业、周期影响较大
(1)生存压力。一是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的转变,我国人口红利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招工难、用工贵、留人难等问题,劳动力成本连年上升。二是土地成本上升,市场需求数量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融资困难,出口锐减、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给被调研企业带来了更大负担和挑战。三是“碳中和”+限电,高耗电工业品的产能明显受到限制,供给受限叠加生产成本的上升,且限电对企业生产安排、订单及时交付产生了很多制约。四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制造业在环保高压下,已不适合当今时代。
(2)竞争压力。一是在国际上面临着世界贸易格局的衍变、贸易战的加剧、全球疫情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下行,众多中小企业倒闭关门;江苏省内长江经济带产业不断向中西部转移,外部竞争压力加大。二是中国的市场环境对外资企业吸引力下降,来华投资的制造企业数量逐年下降,还有一部分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市场,转而在东南亚地区设立新的工厂,以低成本的外资产品冲击中国市场。三是企业进入市场壁垒较低,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成本及压力大;为了短期利润及占有市场,竞争对手盲目开展价格战,低价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3)周期压力。每个行业、企业发展都有其生命周期。在成熟前期,几乎所有行业都具有类似“S”形的生长曲线;而在成熟后期行业生产力过剩,技术被模仿后出现的替代品充斥市场,市场增长率严重下降,产品品种减少,行业活动水平随各企业从该行业退出而下降,该行业可能不复存在或被并入另一行业。在行业、企业内,除非掌握关键之技术或零组件,否则将被市场淘汰。
3.3 企业内部管理有待提升
内部管理流程不够优化,效率不高,资源浪费,制约了企业活力的发挥。调研发现企业管理存在许多缺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广大专精特新企业在产品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管控能力仍较为薄弱,绩效考核失真、资源积压浪费、生产效能不均衡、生产线布局不合理、人才储备不足、内部沟通不畅等现象较为普遍,企业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也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4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建议
4.1 做好顶层设计,厚植培育土壤
结合“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聚焦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战略,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依托,围绕50条优势产业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开展强链补链专项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发挥更大作用,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上下游协同有序发展的生态。抓好链主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围绕产业链的发展,瞄准中高端环节,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逐步掌握在产业链内的话语权,进一步延伸、拓展和深化产业链[1]。优化产业结构,积极鼓励支持生产要素的聚集,精准培育有良好成长性的产业和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加快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化,实现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的可持续、均衡性发展。
4.2 加强系统谋划,形成梯队培育格局
一是明确培育目标。结合行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等各类优势企业,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着力培育一批行业地位突出、技术领先、发展潜力大、符合产业导向、有望发展成为细分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二是建立分层培育推进体系。围绕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以及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围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构建企业培育梯队,推动企业从创业型、科技型到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的梯次升级。三是推动大中小融通发展[2]。发挥现有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中小科技企业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强链、补链、固链目标。
4.3 加大培育力度,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开展管理提升行动。坚持需求导向,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收集中小企业尤其是“千企升级”培育库企业管理提升需求;梳理企业管理提升服务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建立服务清单,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定向施策。建立优秀管理咨询机构和优秀管理咨询师库,打造管理提升咨询诊断专家团队。组织开展现场管理巡诊,全面梳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查找漏洞,指出不足,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或紧急的管理问题。二是开展管理提升培训,加强省市县联动,实施“英才名匠”产业人才培训,以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现场班组负责人等为重点,以专题辅导、经验交流、共性问题研讨等为内容,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开展标杆企业对标找差,分批次、分行业遴选重点企业,组织企业走进标杆企业对标找差,向标杆企业学习找准管理弱项和短板,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三是实施标准领航质量提升创建活动,支持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按照企业标准组织生产,重点打造省级以上高品质产品。四是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新型的产业创新生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激励机制,建立高效联动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4.4 加强示范引导,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推动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一批中小企业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重点培育两化融合贯标、星级上云、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等,实现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遴选一批数字化服务商,面向中小企业搭建技术水平高、集成能力强、行业运用广的数字化平台,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二是支持中小企业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帮助企业从云上获取资源和应用服务,满足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业务系统云化需求。三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企业加快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设备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实现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
4.5 发挥平台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重点打造江苏省政策信息发布平台,汇集国家、省级涉企政策信息,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实现企业信息与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不断提高政策覆盖面。二是强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功能,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识产权应用、上云用云及工业设计等公益性服务,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3]。三是加强政府引导,辅导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或大公司并购,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财富效应,不断激励创业者创新奋进。四是发挥各类商会、协会在标准制定、行业自律、维护权益、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为企业集聚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支持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增强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环境。
4.6 鼓励企业苦练内功,走专精特新之路
鼓励企业围绕专、精、特、新方向,苦练内功,提高企业可持续增长能力。一要专注主业。围绕主营产品、优势产品、优势主业,做大做强,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细分市场占有率,提升主营业务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二要加强创新。据统计,隐形冠军企业的研发投入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为6.4%,平均拥有的发明专利是12项。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创新,注重研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创新不仅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更应该是全方位的创新,通过技术、工艺、流程、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三要重视管理。企业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管理的作用尤其重要。企业要加强和创新管理方法与理念,不断学习和借鉴成熟的管理经验和体系,针对产业、技术变革以及商业模式迭代融合,不断调整和探索适应市场与需求变化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创新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