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研究
2022-02-18赖柳青
赖柳青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1300)
0 引言
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8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读书、读好书”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高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积极开展了各类阅读活动。导读是有效地引导、指导阅读,契合阅读推广活动需求的一项重要服务。研究分析导读服务的服务理念、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策略、技术应用等要素,找出不足,不断改进创新,有助于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和阅读推广的效益,从而扩大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平台,以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为时间跨度,以“高校图书馆+导读”为检索词,共检索出636篇相关论文,依据题目、关键词、摘要内容剔除不相关文献,筛选出355篇。笔者将这些文献进行分类,对论文的发表年份、发表期刊及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利用定性分析法,对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研究文献的主题、不足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述评。
2 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某个学科研究文献的数量分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定时期内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2011—2013年,与导读服务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年均60篇左右,说明该阶段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2014—2018年呈下降趋势;2017年之后基本趋平,相关研究年均15篇左右,说明近几年图书馆人对该领域的关注度有所下降。
3 期刊发文情况分析
355篇论文中,发文量在10篇及以上的期刊有6种,占总载文量的29%,其中《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载文量最多,为35篇。核心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某个领域的研究水平,核心期刊的载文量为30篇,仅占总载文量的8.4%。总体上看,关于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期刊,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4 关键词分析
通过对关键词频次进行统计,发现出现频次在6次以上的关键词有15个,分别是:高校图书馆、导读、导读工作、大学生、阅读推广、读者服务、经典阅读、网络阅读、网络环境、阅读指导、浅阅读、新媒体、大学生阅读、网络导读、数字阅读。可以发现高校图书馆重视导读工作,重点关注了大学生的阅读特点。导读服务与阅读推广关系密切,是读者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典阅读是主要的服务内容。由于网络环境的影响和新媒体的发展,网络阅读、数字阅读盛行,高校读者出现了浅阅读倾向。
5 研究主题分析
分析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向。通过对355篇论文的分析整理,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导读服务与大学生阅读现状、导读服务主题、导读服务策略研究。
5.1 导读服务与大学生阅读现状
近些年,网络阅读、数字阅读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式,大学生的阅读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阅读内容的丰富性;阅读载体和媒介的多样化;阅读过程的互动性;阅读的个性化倾向。但也出现阅读随意化、功利化、娱乐休闲化的浅阅读现象。易斌等[1]认为以图文、视频为主要对象,以网络浏览为主要手段的浅阅读正在取代传统的深阅读,成为网络时代大众阅读的潮流。浅阅读带来的弊端是不可忽视的,阅读的随意性容易令大学生迷失在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中,失去阅读的目标和意义。阅读的浅显化使大学生难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娱乐化的阅读只满足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不利于其文化修养的提高。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大学生的阅读引导,提高其阅读质量。
5.2 导读服务主题
5.2.1 学科导读
学科导读是高校图书馆面向特定读者群,主动按照学科、专业分类,将读者所需文献信息资源组织存储起来并为读者提供专业、个性、知识化的信息服务。关于学科导读服务途径的探索有以下几种。其一,创办学科专业导读刊物。如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创办的《信息导读》,内容立足馆藏资源和学科网络资源,旨在深度挖掘学科相关资源,为教师提供深层次的专业的学科服务[2]。其二,构建学科性推荐书目。马兰[3]指出学科性推荐书目应根据不同的阅读群体,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体系,并且要兼顾学科经典和学科前沿。其三,建构学科专业文献导读库,如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构建的服饰文化文献导读库,通过筛选核心文献,提供所选文献的核心系数及核心文献的评论来实现经典核心文献的导读功能[4]。其四,构建嵌入式的学科导读服务模式。如基于学科馆员-教师合作的导读模式,苏海燕[5]认为此种模式融合了学科馆员与院系教师的力量,有助于拓展和深化导读内涵,是新阅读时代图书馆导读服务的必然选择。
5.2.2 经典导读
经典导读以推荐经典书目为核心,创新导读形式,开发各种导读平台和功能,拓展经典导读的广度和深度。针对大学生阅读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的问题,许多高校图书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及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需求,组织本校各学科高水平教授编制了涵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推荐书目。如南京大学图书馆在“悦读经典计划”中推出了60种代表南大特色、引领南大阅读文化的基本书目和100多种拓展书目。西南交通大学甚至将《经典阅读推荐书目》融入“阅读与欣赏”的课程中,以此强化导读的深度[6]。
近几年,不少高校图书馆搭上新媒体的便车,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经典书目导读活动。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网站设置了导读专栏,提供“读史读经典”精读和泛读书目;复旦大学图书馆通过官微的《旦旦阅读》栏目开展经典的阅读、诵读、研读;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官微推送“特藏组曲”,为具备古籍知识背景的馆员和读者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引起读者对古籍深入的了解[7]。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更是综合各媒介之所长,构建了由经典名著导读数据库、导读实体区、移动阅读体验区组成的多维立体的经典名著导读系统,消除了时空的局限,使读者接触经典的方式多样化[8]。
5.2.3 期刊与珍稀特藏资源导读
期刊和外文专藏因其独特的利用价值,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其保存管理条件和使用规则比较复杂,再加上期刊较强的专业性、学术性以及古籍、西文藏书的语言特性,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使得这些资源的使用群体比较小众,利用率长期不高,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难题。
如何有效增加这些文献的曝光度,提高其利用率,高校图书馆界进行了探索。期刊方面,将纸质期刊数字化,与电子期刊整合,建立期刊数据库,开发学科导航、个性化推介、全文阅读等功能,方便读者获取阅读期刊;制定期刊导读目录,注重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乃至三次文献的知识服务;综合运用移动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建立学术期刊的微信导读推介平台。在专藏文献的导读方面,中山大学图书馆以主题导读的形式推广珍稀的喜乐斯西文特藏是比较成功的案例。该导读活动的主题兼顾了学科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配合主题导读,充分考虑读者的特点和专藏特色,以文化教育性、趣味性及时效性的特点全方位吸引读者阅读和利用喜乐斯藏书[9]。
5.3 导读服务策略研究
其一,关于导读机制建设。张芳[10]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结合工作层次与性质、学科专业类别的现实需要实行分类导读,形成导读服务系统,并配套监督考核机制落实到岗位职责的分类导读机制。韩凤伟[11]指出应重新审视学术书评的作用,建立学术书评机制来促进读者的深阅读。陈爱华等[12]提出构建基于信息公开、导读管理、咨询服务、人员培训、协调沟通5项机制的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系统。此外还应建立与读者的长效互动机制、导读工作持续发展机制、导读效果的评估机制。其二,关于导读服务组织结构的研究。刘阳[13]提出了“院系教师+学生社团”的协同导读结构,加强学科馆员导读队伍的建设。导读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组织来协调馆内各部门分工合作,争取学校领导及各单位的支持配合。其三,关于导读服务平台的建设。针对网络阅读需求和盘活图书馆资源的目的,雷迪[14]提出了基于Web2.0技术的高校图书馆导读平台建设策略。孟德泉等[15]认为高校图书馆应独立开发WAP网站,整合书刊导航、书评网站等功能,为读者打造综合化导读服务平台,提供深层次、个性化服务。其四,导读服务模式的探索。传统的导读模式基本上是书目推荐+讲座,形式单一,时空受限,导读服务效益不大。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也与时俱进,将这些新技术灵活应用到读者服务中,与传统导读服务相结合,形成了“线上+线下”多维立体的导读模式。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立体式新生入馆导读服务模式便是线上开辟新生专栏与发布“拯救小布”游戏,线下参观图书馆,举办“书海寻宝”趣味游戏及推荐书目和开办书展[16]。也有从导读主体与导读客体的特点和关系角度进行导读模式的建构,例如:基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新生入馆同伴教育模式[17];基于学科馆员与教师合作的导读模式。
6 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近十年来,关于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典、学科等专题导读、导读策略、导读活动的实践经验分享与总结、新媒体环境下的导读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整个导读体系上看,偏重导读形式的探索,导读服务的理论层面研究还比较薄弱,导读服务的理念、原则、制度等比较模糊。首先,高校图书馆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各馆导读服务的开展,难以将导读工作规范化、规模化。其次,很多导读的手段和方式侧重推荐,缺乏对阅读方法指导的深入探讨,使得导读服务的层次有限,偏离了导读的本质。再次,缺乏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评价机制研究,应明确评估的客观指标,通过分析读者的反馈和数据记录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完善,才能保障导读服务的可持续性。导读服务还是一项多方协作互动的工作,高校图书馆应拓宽视野,积极争取外部力量,加强导读服务联盟的探究。同时,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导读服务的立足点,应系统深入地研究读者阅读需求产生的原因,掌握变化的规律,使导读更有针对性,效益最大化。此外,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提高导读服务水平也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