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播”与“说”
2022-02-18◎张敏
◎张 敏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新闻第一台,服务最先锋,与你一起发现新闻该有的态度
“打开信息窗口,点击资讯生活,黑龙江新闻广播《今晨播报》,用新闻开启全新的一天”。每天清晨6 点,随着熟悉的片头响起,黑龙江新闻广播最早的一档新闻播报类节目准时开始。播音员以日期、天气为开始语,简洁大气,干净利落,播音员在节目中以“我是主持人**”来介绍自己,将传统的“播报”节目,加之“说”的融合,从称谓上进行了角色定位,从语言的表达风格上,突破传统的播读模式[1],有意识、有设计地进行“亲和化”“亲民性”“互动性”的处理。可以说播音员主持人的“二次加工”拉近了听众与节目的距离,节目中的每一条新闻、每一次播报与听众有了真正的心灵互动,播报为主、说新闻为辅,让新闻播报类节目不再“唱独角戏”,与民众亲切握手。
一档节目的风格定位、调性,不仅仅体现在播音员主持人的“二次创作”中,其内容编排也尤为重要。以《今晨播报》节目为例,从节目名称可见,这是一档以播报样态为主的早间新闻资讯节目,节目以时政新闻、省内新闻、民生新闻、国内新闻及国际新闻为常态化编排,其中时政新闻主要以“播报”为主,省内新闻则根据具体的内容,匹配不同的表达样态。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地铁竣工开行”“高考志愿填报”等涉及政策、民生、教育等新闻资讯,除了要“播”好,更要解读好,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政策落地见效,让听众获得权威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组合,在纷繁的信息浪潮中获取本地新闻中最贴近性的部分[2]。民生新闻中,两位主持人以穿插介绍的方式,辅以互动的提问,使新闻有了画面感,补充广播单一无画面的传播短板,强化“听”的专注度。本档节目尽管在互动性、民生新闻的处理上,增加了“说”的部分,但整体的风格仍趋于播报类的“播音”风格,这也契合了节目的名称,守住节目的初心风格,没有失去节目的定位,难能可贵。“播”可以漂亮地播,“说”也可以自然地说,切不可为了“说”而丧失了一档节目的最核心的节目样态。
二、系列报道的编排让播音员主持人有了内容支撑,有了抓手
系列报道《新春走基层》中的《范永臣的12000 公里巡线路》介绍了在冬季天然气使用的高峰期,大庆油田萨北输气班从事天然气供输管道巡护工作7年来的范永臣,徒步巡线距离超过12 000 公里的故事。节目报道了记者跟采范永臣沿线巡逻,跨过和翻越了十几处陡坡、水渠和芦苇荡,不放弃任何一处盲区和死角。通过记者的讲述、采访对象及其同事们的同期声,主持人的点评,使一篇走基层报道更具“人情味”,一个来自基层、扎根基层的鲜活劳动者,通过有声语言生动刻画[4],播音主持人在表达中,用精当的语言着墨,让听众知道了徒步巡线的距离长度概念,那就是相当于从中国最北端到最南端的一个来回,切中肯綮,致敬劳动者,致敬新春里迎接春天的人。
迎接春天的基层劳动者不仅有在室外巡线的工人,更有在室内争分夺秒,在节日里守着危重病患者的医务工作者。《今晨播报》中的《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通过讲述,我们认识了一群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守护患者的除夕夜,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平凡英雄。通过讲述,听众仿佛置身于没有节日氛围的忙碌之中,内科、外科、急重症,医护人员仍然像平常工作日一样,井然有序的工作着,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抢救患者。节目中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这些医生中,有一对夫妻,两人在一线工作了15年,好多个节日都是在医院度过的。而报道中的除夕夜,夫妻俩恰巧都值班,因为工作繁忙,两人也只能在工作时间“偶遇”。在“播”事实,“说”故事,“评”价值之时,听众与记者、主持人一同守护着在万家团圆之时守护病患的医务工作者,受众们担心他们有没有饺子,有没有休息,而主持人的“评说”,则让大家放心:护理巡视一圈后,医护人员们会在24 点前轮班倒休息区吃年夜饭的“饺子”。这样的一篇报道,融合记者的“看”与主持人的“讲”,既有“播讲”的真情实感,又有“情景再现”的内在共鸣,直播间内外拓宽了情感的互动场域。
“红日千秋照,神州万载春”。系列报道《新春走基层》的另一篇《入眼新年红 共品年味浓》在《今晨播报》中播出,使新春的年味“听得见”,春节的幸福感“看得见”。直播间的播音员主持人随着记者的走访,寻找“新年红”,从大红灯笼预示着“人丁兴旺,家族繁荣”到哈尔滨花卉大市场的“吉祥如意,鲜花常伴”,无不体现着家家户户庆余年、盼团圆的浓厚节日氛围。主持人在节目中接续“聊”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项目的民间剪纸艺术,从小小的窗花聊起,从一个小家庭的手艺相传到现代社会,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技艺,守好文化背后的精气神,一系列的深入讨论,让年俗报道成为了一次恰到好处的文化宣讲。红红火火的灯笼、花卉、剪纸,在多方声音的共同讲述中,充满人情味、文化味、中国味。
三、《早餐前后》节目特色
“一杯清爽宜人的新鲜资讯,一盘回味无穷的热点时评,一片去粗取精的实用信息,一份营养丰富的新闻早餐。每天清晨七点,为您充满全天所需新闻能量,这里是《早餐前后》,您的新闻早餐时间”。《早餐前后》节目是一档集合新闻资讯、热点深度报道、重点新闻深度解读、主流价值观点输出等为一体的广播新闻节目,为听众带来新鲜的新闻早餐,一边吃早餐,一边听新闻,身体、大脑都满足,倡导品质生活新方式,不做话题终结者。在节目第一部分的新闻资讯中,主持人以“播新闻”“说新闻”为主要方式,将“昨夜今晨”的新闻全“网”打尽,做到重点新闻资讯的全覆盖,满足早间节目带受众的客观需求,播读风格轻快、节奏明快;节目第二部分是政策解读部分,主持人以“点题”者的角度切入,增强互动性,从听众相关政策的问询,到在节目直播中连线嘉宾做深入解读,有策划、有引导,主持人在交流中真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听众“聊”起来,与嘉宾“说”起来,对于一些极具“新潮”的话题,还要“侃”起来,打破新闻节目的刻板性,突破“一本正经”的传统模式,活灵活现,让节目有温度。
节目的温度不仅体现在对于听众问题、诉求的一一回应,更着眼于社会民生的关切视角,将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且能提振全民干事创业热情,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新闻本地化播出,在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叙事中体现出来[3],也尤为重要。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比赛中,黑龙江籍教练员们带领两支国家队捷报频传。首次参加冬残奥会的中国残奥冰球队表现出色,在小组赛中拿下三场全胜的战绩后,又战胜捷克队,闯入四强,创造了历史;中国轮椅冰壶队在主教练岳清爽和另外两位黑龙江籍教练李建锐、赵冉的率领下,所向披靡,接连赢下七场比赛。尤其是在第六场与挪威队的比赛中,在最后关键时刻,中国轮椅冰壶队队长、黑龙江运动员王海涛顶住压力,投出关键一壶,为赢得比赛立下汗马功劳。节目重点关注国际体育盛会的同时,重点关注黑龙江籍运动员、教练员、保障人员及工作人员等的故事。其中的特别报道《“关键先生”王海涛:“破0”到“+1”》,更详细介绍了在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上,中国轮椅冰壶队战胜瑞典队勇夺金牌的故事。作为队长的黑龙江运动员王海涛带队成功守住2018年平昌残奥会冠军的荣誉。中国轮椅冰壶队队长、黑龙江省运动员、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王海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兴,为祖国争光了,这几年没有白费,感谢祖国对我们的培养”。节目通过讲述,让听众认识了荣誉背后的付出,金牌背后的坚持。通过深度挖掘背后的故事,从家乡孕育梦想,再到以拼搏回报祖国和人民,主持人根据特别报道,进行大篇幅的评论和背景信息的补充,使王海涛坚韧不拔的精神更加活灵活现。九岁时的一场重病让王海涛再也没能站起来,他一度特别自卑,在一次观看残疾人冰壶比赛时,王海涛被场上残疾运动员奋勇拼搏的精神深深震撼,从此迷上了冰壶运动,2007年他加入当时国内仅有的一支轮椅冰壶队,一年后,加入国家轮椅冰壶队。从零开始,永不言弃,王海涛带领中国轮椅冰壶队一路披荆斩棘,2019年赢得首个世锦赛冠军,2021年再夺世锦赛冠军,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成功卫冕,王海涛和队友们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轮椅冰壶队的风采。节目播出后,也使受众对黑龙江籍运动健儿和教练员的一路坚持拼搏,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四、热点时评中的主持人引导,态度与温度相得益彰
新闻时刻发生,为听众梳理新闻、解读新闻、评点新闻也是新闻节目的基本属性。广播新闻节目中,声音符号具有独特性[5],鲜明的辨别性,引发听众在收听中拥有伴随式的思考,在“新闻厨房”中加工、烹饪,使之成为可看、可听、可品、可回味、有营养的观点滋养的信息内容,从而不断拓展思维疆域,集纳权威媒体的多角度解析,在加工中融合主持人的独特见解和个性化表达,也是《早餐前后》节目“重点关注”中的内容范畴。在节目直播中,播发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中关于“广场舞扰民”社会问题的报道,主持人互动性极强,以描述一则来自广西南宁李先生拍摄的一条短视频开始,李先生说了一句“开始喽”,随后他拿出了一个形似手电筒的物件,朝着不远处广场上正在热舞的阿姨们一按。广场舞的音响就像哑了一样,没声了,阿姨们围着音响调试无果,以为音响坏了,只好离开。主持人生动描述视频内容,做到了无画面的“有画面感”描述,进而两位主持人互动,纷纷表示看过这则短视频的感受“就好像是用遥控器对着电视给静音了是吧,突然就安静了。”“对对,我看视频也是这个感受,就像是遥控器。”进而主持人进行引导式点评:“像刚才这个视频里的,用一个像遥控器手电筒一样的物件突然就实现消音了,这样的方式让人感觉也是有点简单粗暴的,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吗?其实说到这个广场舞,我们对它的评价也不一定都是负面的,曾经在短视频上看到过非常优雅的广场舞,我看到很多阿姨她们每个人会带一个耳机,大家调成同一个频率,其实也听到音乐了,并没有扰民”。从“广场舞扰民”困扰全国多地,引发了受众的广泛共鸣,“老问题”如何带出的老话题,如何让“老话题”成为“新热点”,除了此次新闻事件的由头“反广场舞神器”的手电筒短视频,更多的是引导受众如何看待广场舞、如何参与广场舞、相关管理部门如何监督指导广场舞,使人人可参与的大众体育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锻炼身体、增进交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真正地给大家带来了“舒心”而不是“堵心”和“烦心”,这更是大众传播平台应该肩负起的作用。成风化人、启迪思想,带来思考、润物无声。节目通过记者的采访报道,对广场舞扰民以及针对广场舞扰民问题,一些群众自发的运用所谓的“神器”来进行抵抗。这种“以不文明对抗不文明”的举措的结果显然也是不文明,违规甚至违法。节目不仅梳理了多年以来,广场舞扰民顽疾背后的“难题”,更通过摆出现象、亮出事实的求真态度,把新闻的真实性展现给受众,通过对当事人、广场舞群众及法律人士的采访,节目的可听性更强。主持人基于报道的基础上,与听众进行互动,倾听广场舞群体的心声,也倾听一些对于广场舞扰民问题的“无奈之言”。广场舞本没有错,关键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么跳,问题的核心找到,对于执法部门,城市管理者和服务者来说,如何对症下药,查摆问题,解决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不能“九龙治水”更不能“谁也不治”,不能问题出现“论一论”,问题缓释“放一放”,放眼全国多地,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是否出现过双方矛盾,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引起了受众的极大共鸣和热情,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安居乐业,健康生活,无论跳的人与不跳的人,都关心此题。在讨论中“评说”,在观点中“叙说”,在交锋中有态度的“说”,这更是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功底和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播”不“说”,在热点话题的讨论中,便会稍显逊色,缺少主持人的鲜明特点。节目在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中同样要兼顾“为民属性”,“说”百姓关切的话,讲清事实、明晰道理、阐释观点、抒发情感。
五、主持人有效利用编排思维
主持人如何运用编排思维,统领整档节目,使其按照主流基调、主次方面,有条不紊的铺陈开来,如何把握节奏、厘清脉络,把编排能力发挥到极致,对于节目的整体性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主持人的编排思维也体现在系列报道的连贯性上,日播节目如何在系列上有叙述感、情节感、故事性,使每天由新闻组成的节目成为连续的收听习惯,则是“大编排思维”。跨域节目的独立存在,突破单体节目的时长限制,横向排列,使主持人与听众一起在系列报道中有新知、新见,通过主持人表达方式的转变,“播”“说”“述”“评”,实现节目与主持人的完美契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效传播。在广播新闻节目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牢牢站稳“播”的准确性与优势性,充分将“电波”的听觉纯粹性达到受众接受权威、准确信息的最大化,“字正腔圆”不能丢掉,“播”要成为“说”的基础和基石,“无稿播音胸有成竹,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论是有稿件的播读,还是无稿件的讲述,都要心中有敬畏,眼里有受众;而“说”也不可“漫无目的”的说,要根据整档节目的调性、节目编排、报道的内容、宣传的主基调来进行有方向、有目的、有内容、有核心的“说”,不可随意“胡说”,不可水话“漫说”,要有真知灼见,“说”到听众的心坎里。如何在“播”“说”的基础上“评”,在本文列举的系列报道中,无一不是“点评要精”的体现,“评价”“评论”“评述”“评说”,有观点、有态度更要有温度,不能为了“另辟蹊径”而“评”,也不能“为了评而评”,要在关键之处“神来之笔”,在核心位置“重点着墨”。只有平时加强观察、思考,才能在热点、焦点问题上清醒沉实,不人云亦云。
以上就是以部分广播新闻节目为例,主持人根据不同的节目编排和设置,善于将“播”“说”切换自如并有机融合,使节目“自然而然”润物无声,见功底,给节目增色。将情感、思想、态度融合于无形,多元的情感表达需要多样的表达技巧,在有声语言艺术中不断探索成熟的标准化模式,并在模式中自我突破寻求个性化的共识,仍是摆在播音员主持人面前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