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苯砜单疗治疗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一例
2022-02-18王子园周桂芝刘永霞张福仁
王子园 张 帆 周桂芝 刘永霞 刘 红 张福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22
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rheumatoid neutrophilic dermatitis,RND)是一种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密切相关的罕见皮肤疾病。该疾病于1978年被首次报道,常见于血清学检查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但也偶见于血清学检查阴性的患者。该病临床较为少见,国内外报道约30余例。我院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全身泛发水疱、丘疹1个月,于2020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躯干、四肢起水疱、丘疹。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7年,高血压8年,无糖尿病史。患者晨起后双手手指关节疼痛、轻微肿胀、畸形。皮肤科检查:双手、后上肢、肘部、腋窝、下肢、臀部水疱、暗红色丘疹、斑疹、呈环形分布,水疱为米粒大,部分皮损表面覆有鳞屑、结痂(图1)。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率80.60%(正常值40%~75%),中性粒细胞数8.30×109/L(1.8×109/L~6.3×109/L),类风湿因子421 IU/mL(0~20 IU/mL),淋巴细胞比率11.20%(20%~50%),单核细胞0.67×109/L(0.1×109/L~0.6×109/L),IgE 760 Ku/L(0~100 Ku/L),白细胞10.29×109/L(3.5×109/L~9.5×109/L),其他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2553(≥1300),HLA-B*1301(-)。曾于我院做过BP180、BP230、DSG1、DSG3检查均为阴性。右髋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坏死,表皮下脓疱,真皮乳头中性粒细胞、浅层血管周中性粒细胞浸润,未见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图2)。PAS染色:未见菌丝孢子。抗酸染色:抗酸菌阴性。直接免疫荧光(DIF):表皮细胞间及基底膜IgG、IgM、IgA和C3阴性。结合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皮损特点、实验室检查、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给予氨苯砜(4,4’diaminodiphenylsulfone, DDS)100 mg/d治疗,2周后患者复诊,皮损面积减小,大部分水疱、丘疹、斑疹基本消退,治疗有效。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率和中性粒细胞数已恢复至正常范围。治疗7个月后,患者因停用氨苯砜后出现头部、四肢瘙痒复诊。皮肤科查体见皮损全部消退,无新发皮疹。嘱患者继续服用氨苯砜100 mg/d,类风湿性关节炎继续应用雷公藤、醋酸泼尼松片、帕夫林、安康信、艾拉莫德片、阿法迪三、美洛昔康、碳酸钙D3片治疗,目前仍在随访中。
图1 1a:治疗前左侧手臂皮损;1b:治疗后左侧手臂皮损基本消失
图2 2a:表皮坏死,表皮下脓肿(HE,×40);2b、2c:真皮乳头中性粒细胞、浅层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未见血管纤维蛋白样变(HE,×200;×400)
讨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系统性、慢性全身性疾病,除关节受累,还可表现出多种关节外受累的表现,皮肤受累就是其中之一。RA患者的皮肤受累更趋向于发生在严重或活动期的RA中,多有5年以上的病史。然而某些病情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仍可能会发生相关皮肤疾病,且更易致残[1]。皮肤受累的临床表现包括类风湿结节、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Felty综合征、坏疽性脓皮病和栅栏状中性粒细胞肉芽肿性皮炎等[1]。其中,RND是一种严重RA的特异性皮肤表现。该病由Ackerman于1978年首次报道[2],至今国内外报道30余例。在所有RA患者中,RND患病率为0.9%~1.8%[3]。我们对国内外近30年的RND病例文献进行回顾(表1)[4-22]。包括本例在内共27例,其中男8例,女19例,男、女比例约为1∶2.4。发病年龄21~78岁,平均发病年龄55.5岁。与既往流行病学统计一致[23]。此27例患者平均RA病史为10.3年。
表1 近30年国内外报道的RND患者信息
续表
RND的临床表现大多为无症状的红色丘疹、斑块、结节,少数患者有轻微压痛。也可表现为环状、水泡状、大疱性和溃疡性病变[8]。皮损常见于四肢伸侧、躯干、颈部和肩部,呈对称性分布。皮损愈合后基本不留瘢痕,但一些患者会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12]。国内已报道1例呈匍行性回状红斑的皮损[14]。本例患者可见躯干、四肢伸侧对称性的暗红色丘疹、斑疹,符合上述特点。但本例患者在躯干和四肢还可见水疱状病变,呈环形分布。根据文献回顾,2篇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曾报道过皮损呈水疱状的RND病例[4,12,21]。因其出现环形水疱、红斑状皮损,易误诊为疱疹样皮炎、线状IgA大疱性皮病,需与其鉴别。患者病理示真皮乳头层无颗粒状IgA沉积,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且无肠病史,故可排除疱疹样皮炎。此外,皮损周围皮肤无IgA沿基底膜带线状沉积,临床无服用药物引起疾病的诱因,故可排除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对RND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史、皮损表现和确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真皮内有弥漫性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皮细胞肿胀和核碎裂,可形成真皮乳头中性粒细胞微脓肿,无血管炎及纤维蛋白沉积,有时可见嗜酸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表皮大多正常,偶见海绵状水肿[18]。本例患者组织病理改变符合上述特点。因组织病理学不伴血管炎的表现,可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荨麻疹性血管炎、白塞病等鉴别;未见栅栏状肉芽肿,可与环状肉芽肿相鉴别。
RND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细胞的黏附和迁移、细胞因子(IL-6、IL-8)的释放以及纤维素样变性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形成[21,24]。IL-8在促进皮肤内中性粒细胞聚集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解释使用抗人IL-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出现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的现象[21]。
由于本病较为罕见,RND治疗方案尚未建立。本例患者因RA病史使用多种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已使用,所以选择RND的另一种治疗药物DDS进行治疗,患者服用氨苯砜2周后实验室检查异常项目恢复正常范围,皮损明显消退。这可能与氨苯砜抑制中性粒细胞迁移和抗炎作用相关。文献报道氨苯砜能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对嗜中性皮病的治疗效果较好。文献中1例患者服用氨苯砜1个月后,因为巨幼细胞贫血、轻度血小板降低和高胆红素血症而停用氨苯砜[3]。提示应用氨苯砜治疗RND时应警惕氨苯砜的不良反应发生,且应对患者进行用药前检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HLA-B*1301)。回顾文献: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2例(44%),2例无效,1例复发,其余均有效[3,7,8,11,13,15,17,18,20,21];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8例(30%),全部有效[6,7,9,15,18,19,21,22];应用DDS治疗4例(15%),3例有效,1例出现不良反应[3,4,9];未使用任何药物自愈3例(11%)[10,12,16]。其他治疗还可以选用维A酸、外用糖皮质激素[17]。对于皮肤科医生而言,重要的是意识到类风湿关节炎的这种罕见表现。在临床上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伴有躯干、四肢伸侧对称性红色丘疹、斑疹、脓疱的患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避免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