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太仓市小麦生产上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效果试验初报
2022-02-18左其东张宇红朱为民朱薇
左其东 张宇红 朱为民 朱薇
(1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 215400)(2太仓市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苏州 215400)
为探明江苏省太仓市小麦生产上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及其对小麦产量与耕地质量的影响,在苏州市农作物品种综合测试基地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20年秋,在浏河镇闸北村农作物品种综合测试基地的小麦生产上,开展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氮磷为主)的试验研究,以期为太仓市小麦生产的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太仓市浏河镇闸北村农作物品种综合测试基地进行,供试田块平整,土壤为沙夹垅,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50 g/kg、全氮含量为1.15 g/kg、有效磷含量为13.20 mg/kg、速效钾含量为90.25 mg/kg、pH为7.28,代表性强。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镇麦15号”,于2020年11月6日播种,机条播,每667 m2用种量为12.5 kg,每667 m2基本苗数为15.32万苗。
供试有机肥为商品有机肥(N含量为1.8%、P2O5含量为2.1%、K2O含量为2.8%),化肥为尿素(N含量为46%)、普通过磷酸钙(P2O5含量为12%)、氯化钾(K2O含量为60%)。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有机肥+化肥”配施技术模式,在纯氮用量相同的前提下,依据基肥中有机肥与化肥(尿素)不同配施比例,共设7个处理,具体处理设计见表1。每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为66.7 m2,随机排列,具体分布见图1。各试验小区周边设保护行,排灌分开,小区间筑埂包膜隔离或采用深沟(沟深30 cm、沟宽30 cm)隔离,以防串水串肥。
表1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的处理设计
图1 小区分布
试验于2020年11月3日施用基肥,具体基肥施用方案见表2。于2021年2月21日施用拔节肥,3月12日施用孕穗肥,具体追肥方案见表3。
表2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的基肥施用方案 (单位:kg)
表3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的追肥施用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株高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4可知,小麦生产中基肥采用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肥料利用率,促使小麦有效分蘖增多、穗增大、粒数增多、籽粒饱满。其中,T4处理的小麦每667 m2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667 m2理论产量均为各处理中最高。
表4 小麦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小麦株高和产量结构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实际产量的影响
由表5、表6可知,小麦生产中基肥采用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实际产量。其中,T4处理的小麦实际产量最高,每667 m2为409.10 kg,比CK增产141.30 kg、增幅为52.76%,比T0处理增产18.40 kg、增幅为4.71%。各处理的小麦实际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T4处理、T3处理、T2处理、T1处理、T5处理、T0处理、CK。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各处理间的小麦实际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各重复间的小麦实际产量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对各处理的平均实际产量进行多重比较可知,CK与其他处理间小麦实际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5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的小麦实际产量
表6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的小麦实际产量方差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太仓市中等肥力土壤中种植小麦,在常规农艺措施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基肥采用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使小麦根系数量增多,有效分蘖数量增加,穗粒数增多,产量提高。各处理小麦实际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T4处理、T3处理、T2处理、T1处理、T5处理、T0处理、CK。其中,以基肥采用有机氮肥替代40%化学氮肥处理的小麦实际产量最高,比不施肥对照每667 m2增产141.30 kg、增幅为52.76%,比仅施化学氮肥处理每667 m2增产18.40 kg、增幅为4.71%。
本研究仅是在太仓市一种土壤类型上进行的一年试验,还存在许多局限性,故本试验结论有待于今后在更多的土壤类型上进行更大面积的试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