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2022-11-18沈晓萍洪友青孙云朱晨磊周丽娜
沈晓萍 洪友青 孙云 朱晨磊 周丽娜
(1昆山市花桥镇农业服务中心,昆山 215332)
(2昆山市玉山镇农业服务中心,昆山 215316)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全年无霜期较长,达239 d,年平均气温16.5 ℃,年平均降水量1 097.1 mm,具有种植优质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1]。目前,花桥经济开发区提出了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中国乡村改进实验区纪念园(黄炎培公园)和全国知名乡村振兴特色园(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两个园。在此背景下,为加快转变水稻病虫害防控方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幅提高稻米质量,花桥经济开发区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势在必行。因此,为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花桥经济开发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笔者拟对相关技术内容、技术推广保障措施及应用实例进行介绍,以供当地广大种植户参考借鉴。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主要内容: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主攻重大病虫害,抓住防控关键期;优先采用农业健康栽培技术,全面推行绿肥深耕还田;示范推广稻鸭共作技术,应用太阳能杀虫灯,科学合理安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禁用、限用及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水稻生产、稻米品质和稻田生态环境安全[2]。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1.1 农业防治技术
1.1.1 健康栽培技术
选择抗(耐)病虫害、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播种前浸种,以控制水稻种传病害及苗期病虫;采用无纺布育秧技术培育壮秧,通过健身栽培增强水稻植株的抗逆性;合理施肥,采用“控制总量,前足、中控、后攻”的施肥模式,控制氮肥用量,并增施磷肥、钾肥;在水分管理上,采用湿润管理,及时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把田间水稻群体控制在合理水平,防止田间水稻群体生长旺盛而形成田间郁蔽,从而降低病虫害(特别是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概率[3]。
1.1.2 绿肥油菜深耕还田技术
秋冬季播种轮作换茬,建议采用水稻-绿肥油菜轮作,翌年在油菜盛花期将油菜绿肥深耕还田,耕翻深度要求在20 cm以上,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同时,利用轮作绿肥油菜耕翻后的茬口空档期,在水稻移栽前15~20 d,上水旋耕后保持薄水层或田间湿润,诱使杂草种子萌发出苗,以降低杂草种子基数,减轻病虫害发生基数。
1.2 物理防治技术
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主要害虫的成虫,降低虫口基数。其中,建议杀虫灯采用智能光控,在水稻生育期内,天黑自动开启、天亮自动关闭,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清理灯管、杀虫袋等。
1.3 生物防治技术
1.3.1 稻鸭共作除草治虫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省工节本增效、种养结合的生态型综合农业技术[4],该技术可通过鸭子的取食和活动及其产生的中耕浑水效果,来减轻水稻田间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杂草等病虫草害的发生为害,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5]。
1.3.2 生物农药防治
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等水稻病虫害,以提升稻米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1.4 化学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不是完全不使用农药,而是要最低限度地使用农药,且不使用中高毒农药。因此,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并注意轮换用药,要求同一种(类)农药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使用不超过2次,且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5-6]。
2 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保障措施
2.1 实行新型合作农场经营模式
新型合作农场经营模式可确保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基地内全面推广应用,故应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绿色化的新型合作农场经营模式。同时,在基地内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育插秧、统一用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农技服务,实行农业生产集中管理,统一结算生产成本、运行支出、涉农补贴资金及生产效益,以确保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
2.2 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准确预警
为确保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在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农场(基地)内设立水稻病虫害监测点,并严格按照昆山市耕地质量与植物保护站下发的《大田作物病虫草检查日程一览表》的相关要求,开展水稻病虫害监测,重点对大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和监测,以全面掌握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能及时、准确地发布病虫防治信息。例如,天福粮油基地水稻病虫害监测点于2020年印发水稻病虫防治意见8期、100份以上,并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发布病虫害防治信息,不仅提高了防治信息的覆盖率,还为精准用药、绿色防控和科学防控提供了信息指导[2]。
2.3 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为提升对水稻病虫害的快速防控能力,提高整体防治效果,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依据“病虫情报”,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方法、统一组织人员,对水稻病虫害实施统防统治。同时,为确保防治质量,建议由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农场(基地)、区镇农服中心、包工定产方(负责田间生产管理)三方组成考评组,从作业质量、时效性、安全管理等方面对防治效果进行考核,每次作业费用按照三方考核结果进行核减后结算。
2.4 科学合理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的价格相对偏高,且防治效果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再加上速效性不及化学药剂[5],故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为科学合理地使用生物农药,建议在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科学用药,以保证防效;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或物资投入,出台相应的绿色防控奖励扶持政策[7],以确保生物农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2.5 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目前,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内能提供大范围农机植保服务的农机合作社只有刘地农业合作社1家(该合作社拥有高地隙自走式喷杆植保机5台、植保无人机2台,并组建了1支由16名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专业防治队伍,日作业能力达77.9 hm2以上),没有竞争性,易形成垄断,这不利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建议引进或扶持当地有发展潜力的农机合作社,对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并在主要植保环节上进行补贴,以促进统防统治专业化队伍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2.6 加强宣传,做好绿色防控培训
为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可通过现场观摩会、培训、宣传标牌、微信平台等形式,加强宣传,做好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使水稻生产人员、专业化防治人员、水稻产业相关工人等,充分认识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内容、效果和作用,从而提高当地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据统计,近两年来,花桥经济开发区累计组织以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防控技术培训14次,发放《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与防治意见》等绿色防控技术材料200余份。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3.1 技术应用情况
天福粮油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作为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天福、新胡两家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租种土地,由天福粮油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实行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绿色化的新型合作农场经营管理模式。自2019年起,基地积极、全面推广应用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依托刘地农业合作社,实现了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应用。
具体应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1)基地连续3年实施绿肥油菜深耕还田技术,同时选择抗(耐)病虫害、优质、高产的“南粳46”“南粳3908”“常农粳12”3个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并在播种前用氟啶·戊·杀螟种子处理剂浸种。(2)基地安装了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58套,以诱杀害虫。(3)基地建立了1个面积为2.67 hm2的稻鸭共作示范区,在6月中旬机插秧栽插后7~10 d,每667 m2放养15只鸭苗,鸭子品种为“绍兴鸭”,晨放晚收,以利于除草治虫,并在水稻抽穗后及时回收鸭子。(4)基地使用井冈·蜡芽菌、井冈·蛇床素、春雷霉素、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等水稻病虫害,以提升稻米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3.2 技术应用成效
基地通过全面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施药次数,增加了水稻产量。例如,在基地水稻生产中,2019年化学农药使用次数比面上常规防治减少1~2次,2020年水稻每667 m2产量增加7.7%,水稻总收入增收63.17万元;同时,基地在2020年成功创建了江苏省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并成功参与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4 小 结
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实现农药化肥减量与农业提质增效,还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更能提高稻米品质,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目前花桥经济开发区推广应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式还较少,一些性价比高的绿色防控技术,如二化螟性诱剂杀虫、种植诱虫香根草、栽培避螟、生态黏虫板等,还有待推广应用。因此,花桥经济开发区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药减量使用,仍任重而道远。今后,花桥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从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等方面出发,切实提升水稻重大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能力和水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