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全过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2-02-18宋丹丹

时代汽车 2022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宋丹丹

摘 要:为切实推动劳动育人任务实施,部署好專业课堂这一主战场,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主力军效应,以高职汽车核心专业课程为载体设计劳动育人教学,紧紧围绕这一育人目标,科学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全方位体系化的专业课程劳动育人教学全过程,并依托汽车专业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侧重学生多维多主体的过程性的精准开展教学评价,实现了汽车专业技能培养与劳动意识、劳动行为、劳动感悟培育的同向同步培育。

关键词:劳动教育 专业课程 教学设计 实践

202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职专业课劳动教育的开展明确了路线。为切实推动劳动育人任务实施,部署好专业课堂这一主战场,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主力军效应,在专业课教学中,紧紧围绕劳动铸魂育人这一中心,实现“专业课程讲授”和“劳动价值引领”全过程、全方位融合,着力打造将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和劳动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形成协同效应的育人体系。

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机电维修与诊断等相关的汽车售后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爱岗敬业的能工巧匠,因此,在技能培养的同时承担着思政育人的使命,要充分运用专业课程资源优势,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劳模精神的培育。

本课题以高职汽车核心专业课程为载体设计劳动育人教学,紧紧围绕这一育人目标,以《纲要》引领和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劳动认同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对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梳理专业教学知识框架构建专业课程劳动教育内容,优化有效教学策略,科学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全方位体系化的专业课程劳动育人教学全过程,并依托汽车专业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侧重学生多维多主体的过程性的精准开展教学评价,实现了汽车专业技能培养与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感悟培育的同向同步。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结合本专业特点,立足汽车维修岗位需求,确立了汽车专业核心课程的劳动教育育人核心,再结合具体专业课程的特点,细化为每门课和单次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具体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行为、劳动感悟,进一步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2 教学内容的构建

结合专业特点,通过深入挖掘课程劳动教育元素,形成比较宽泛的劳动育人思政资源库,再梳理形成每门课程的劳动教育知识体系,最后经过打磨形成每次课的劳动育人资源库。如表1所示为一次课的课程劳动建设案例。

为保证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过程顺畅、提升融入效果和教学水平,采取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来推进,课前导学阶段在线上进行,在课前发布劳动教育相关的思政视频和资源,并引导学生收集相应的思政素材,要求课前完成思政学习任务,在学习中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触动,在参与收集素材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认为劳动教育就是课程学习中的一部分,增强劳动教育认同感;课中采用线下进行,整体以项目推进,实现在小组讨论中主动思考、探究和创新,在实操中体会劳动,逐步培养劳动能力,最后在测评和导师点评中感悟劳动,在推进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的意识到劳动能力再到劳动感悟的培养,取得内润于心、外形于行的育人功能;课后拓学采用线上线下双推进,在企业导师带领下到汽车维修和服务企业体验真实岗位实践,真切感受和体验劳动的价值、感悟劳动美,在精神洗礼中自觉付诸于劳动行动,并在线上完成提交本次课反思与总结,以有效促进知识技能的拓展和情感的升华。

3 教学策略的选取

3.1 教学主题的划分

按照课程教学内容不同,将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教学主题,分别为劳动意识情感培养类、科学思维与逻辑能力知识类、实践操作劳动能力培养类。

(1)劳动意识情感培养类,教学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积极主动接受、激发自身劳动内动力,并感知和欣赏劳动成果的美;

(2)科学思维与逻辑能力知识类,对于汽车专业课程,要注重探究问题、创新思维的培养,如电子元件或传感器的原理,系统或部件的诊断思路等等,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欲望;

(3)实践操作劳动能力培养类,汽车专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劳动操作,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强化劳动认知,培养劳动能力,逐渐培养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3.2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劳动教育自然有效融入教学环节中,结合不同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目前汽车专业课程均按技能等级标准划分为不同教学模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推进。科学思维与逻辑能力知识类和实践操作劳动能力培养类的教学主题,可按照提出问题、讨论分析、劳动实践、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总结评价这一项目推进,在项目中通过主动探究、讨论思考和反复劳动操作验证实践,来实现劳动能力的培养;

(2)情境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针对劳动意识情感培养类的教学主题,为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情感共鸣,激发自身劳动内动力,通过创设劳动教育内容情景,如劳动教育短视频、案例等,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触动,在从情感化为劳动行动;依托校企深度融合双导师这一便利条件,课后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岗位实践,真切感受和体验劳动的价值、感悟劳动美,在精神洗礼中自觉付诸于劳动行动。

(3)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和同伴教学法,为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老师的引导下,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积极思考和讨论,在劳动中培育科学思维与逻辑能力。

4 教学评价的开展

科学有效地进行劳动育人效果的评价,对学生思政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是保证思政育人效果的关键和有效途径。评价重点是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学生劳动教育的培育效果,从多评价主体、评价原则与方法等方面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表2为构建的汽车专业课程劳动育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评价过程中采用问卷、面对面访谈、个人成长档案分析等多种手段方法来辅助进行补充评价,由于劳动素质、劳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注重学生本身纵向发展性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并依托我校汽车校企合作项目,利用建立的学校实习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制,在学生实习期间持续关注学生情感与价值方面变化和需求,做到离校后思政教育的持续跟进,延续校内建立的学生成长档案库,记录评价学生的思政教育成效,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职业适应能力、未来个人规划与社会关系等方面。

项目基金:2019年度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20190168;2021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1JG009;2021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21-YJXM-020;河南省社科联项目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方式与调控政策研究,项目编号SKL-2021-2537。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16-22.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