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汽车类技能大赛资源转化校本化的研究

2022-02-18顾杰志

时代汽车 2022年4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

顾杰志

摘 要:职业院校开展技能大赛是为了响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号召,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助力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汽车类专业是职业院校体系中的重要构成,技能大赛资源的有效转化基于校本化发展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得培养质量,满足现代化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持续发展提出的人才需求。本文主要探究了高职汽车类技能大赛资源转化,为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创建有利条件,打造出更为优质汽车类专业教师团队。

关键词:高职汽车类 技能大赛 资源转化 校本化研究

高职汽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汽车业市场发展情况,创新传统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社会输送应用性较强的汽车生产与维修类人才,助力我国汽车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正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私人汽车的占有比例稳定提升,对汽车市场的重新洗牌具有深远影响。在这一发展态势下,汽车领域对维修、生产等技术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高职汽车类人才的技能培养与素养提升受到了教职人员的广泛关注,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汽车技能型人才变得十分急迫,为技能大赛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1 汽车类技能大赛教学资源转化的意义

汽车类技能大赛作为实践教学成果的检验途径,能够对一段时间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解,根据技能大赛的最终评价结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丰富教学资源的转化。高职技能大赛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等多级别的大赛形式,对专业教学课程设计起到引领性作用,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指明方向,及时的根据市场专业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内容。结合近年来我国汽车类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培养情况来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技能大赛的开展能够通过实训测试,显示出一些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改进的内容,助力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的教学团队针对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开展组织管理,加强团队之间的通力协作,将比赛现场存在的问题单独提出进行有效处理,全面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培养学生文明生产的职业素养,为了在大赛中更好地表现自己,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到教师制定专业教学实训中。通过技能赛后全过程的总结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纠正传统教学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借助多元化教学辅助工具完善教学流程,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实训设施建设,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优化实践教学制度。

2 高职汽车类技能大赛资源转化校本化的研究

1、落实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元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将技能大赛的考核重点进行合理划分,结合学生的技能水平分别设计出难易不同的实训项目,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小组成员有各自需要完成的训练任务,将若干个实训项目整合到一起,实现技能大赛资源的转化。教学流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训表现,制定出有着明显难易等级区分的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规划与技能大赛考核内容具有一致性,引进技能大赛评分机制,将评价内容分为实操分数、报告分数、理论考核分数等多个环节,最终的评价结果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职业素养。

将实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进行有效融合,了解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为后续教学课程设计奠定有利基础,根据汽车类技能大赛完成教学改革任务,丰富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为了促进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原教学模式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个人基础之间存在明显的责任分化,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强弱分别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训任务,对每个学生应当履行的实践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即:高水平实训小组负责高难度实训项目,能力较弱的实训小组负责低难度的实训项目,整个实训项目呈现出梯度化的发展特点。根据技能大赛的基本规定,最终参赛的名额由精英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产生,因此需要将多年的大赛实训项目作为日常实训工作的主要方向,促进技能大赛丰富资源的校本转化。全面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按照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层次划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训项目设置的过程中,遵照技能大赛的参赛规则,运用三人制实训小组分组形式,采用多组分工的形式合作完成实训任务,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根据技能大赛机制创建一体化课程。通过技能大赛机制在教学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创建一体化教学课程,保证学生实践操作的规范性,汽车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合理的应用理论知识储备完成实践任务,在教学实践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实训教学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完成车辆规范化停放。安装三件套防护设备,对汽车的油箱、电机等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团队之间协作配合完成实践要求,将最终的故障检测结果记录下来,选择合理的检测工具和实践设备,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制定出故障排除方案,在车辆清洁与交付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操作细节,避免出现一系列事故风险,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例如:在进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实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友好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清晰明确的诊断思路,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验证汽车发生故障的主要节点,通过故障现象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车辆维修方案。要求学生自主根据故障现象分析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建立正规的诊断思路,完成故障检测与排除工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评价,及时纠正操作失误问题。

3、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流程。技能大赛的开展,各职业院校需要选择优秀的指导教师,在赛前对选手进行综合培训,在学生参赛过程中仔细观察其他院校学生的表现,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弥补学生存在的技术短板。通过个人专项技能的提高,在项目实践中展现更优表现,对一些技能大赛的相关案例进行剖析和演练,全面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保证专业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实训教学流程设计要求在备战阶段,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方案,采用合规的指导方式,优化学生的专业技巧,全面提高比赛选手的竞争能力。指导教师需要在常规实践训练的过程中,采用技能大赛的相关指导方式,保证课堂效率,为汽修专业的综合发展指明方向,剖析技能大赛的主要考点,了解汽修人才的根本需求,积极主动的引导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制定出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契合的教学方案。职业院校定期开展专业教师培训,通过观察职业院校学生的参赛流程与其他院校指导教师进行积极交流,努力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全面提高教師的技术水平。

4、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主要选题为汽修行业在岗位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案例,技能大赛的最终结果评定参照职业技能水平教学标准,根据各职业院校参赛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正规评价。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流程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根据项目实训的基本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完善,满足市场发展对汽修人才的根本需求,全面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汽车类专业技术向着自动化控制发展,在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中,将电控内容作为汽车维修教学的主要方向,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引进,为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增添了新的服务选项,在参赛准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化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转型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5、结合技能大赛完善学科考核形式。随着汽车类岗位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职业院校课程设计制定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完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电控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应用,丰富课程内容。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增加了电控知识的比重,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改变传统的项目实训流程,采用任务驱动法增加实训考核选项。

3 总结

高职院校与社会机构、合作企业、其他高校联合举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将传统高职院校汽车类课程教育内容与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有效融合,实现技能大赛理念、原则、内容、成果等资源的校本化转化,丰富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邹欢.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汽车营销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2):119.

[2]罗双.高职院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8(35):82-83.

[3]徐杰.高职院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研究[J].职业技术,2018,17(08):67-69.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激励效应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论中职技能大赛推进我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对《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的启示
借助技能大赛促进中职面点技能教学的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