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提亚应对姿态在咨询中的妙用

2022-02-18王瑶

心理与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云化名咨询室

王瑶

小静(化名)是大二学生,个头不高,偏瘦,刘海几乎遮住了眼睛,总是低着头,说话声音很小。来到咨询室,走路很轻很轻,眼神不敢直视,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

小静说,她非常苦恼,为什么自己非常努力,跟好友的关系却越来越糟。小静跟同宿舍的小云(化名)和小琴(化名)是好朋友,从大一入学,三个人就形影不离,小静很珍惜与两位好友的友谊,总是不辞辛苦地帮她们打水、买饭、取快递。早上时间紧,小静会提前出发去食堂,按照好友要求买早点,带给晚出发直接去教室的小云和小琴。但一个人同时“照顾”两个人,显然力不从心,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完全满足,小云和小琴从不因为小静做过什么而感激,只会因为没有做到的而心生不满。以至于两位好友的要求越来越多,小静越来越累,关系越来越差。

了解了这些情况,我让小静说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小静是家中老大,父母重男轻女,两年后弟弟出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而父母也会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给弟弟,吃穿用度,都是弟弟优先。为了让父母高兴,小静学会了察言观色,从小刻苦学习,课余总是帮家里做家务,对弟弟很照顾,遇到好吃的,即使自己很想吃,也总是说让弟弟吃吧。而父母,似乎从未看到小静的付出,稍有不满,还会打小静,有时甚至会用火钳,但弟弟从未挨过打。听到这里,我看着眼前这个唯唯诺诺、从未被重视、从未被看到的女孩,理解了她的小心翼翼,理解了她渴望被认可,理解了她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劳动换取与人联结的心。

萨提亚女士总结了冲突下四种应对姿态(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讨好姿态的人,在沟通三要素“自我,他人和情景”中,关注他人,关注情景,唯独忽略了自我,总认为自己不够好,需要通过为别人付出来获得认可,常常体验到受伤、不满、受压抑。自我价值感低,缺乏自信,将自己的权利拱手相让,并对所有事情点头称是。对照小静的方式,显然是讨好姿态。

我让小静跟我一起走到咨询室的中间空地,让她在我面前摆出讨好的姿势,我站在小静面前,俯视。小静抬头看我,仰视。我故意让小静坚持一会儿,去充分感受这个姿势带来的感受。小静的表情里明显有了难过,眼睛有些湿润,说她一直就是这个样子,把自己放低,抬头仰视周围的每个人,观察每个人的脸色,尽力去为每个人做事情,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想跟人建立联结,生怕被抛弃,一直活得很卑微,感觉自己很累,却从不敢说“不”,总担心别人会不高兴。而自己,却是一直不高兴、一直很委屈的那个。说到委屈,小静流下眼泪。我让小静感受现在的情绪,小静说,觉得自己一直都不重要,没有价值。

我问小静,从小到大,你受了很多委屈,在那么久艰难的日子,你靠什么支撑到现在?还考上大学?小静说,我一直咬牙坚持,难过的时候就看书,拼命学习,总觉得成绩好,爸妈会表扬我,总在班里考前三名,老师也说学习可以改变命运。说到这里,小静的眼里是有光的。我一字一句地重复:所以你是坚持的、有韧劲的、努力的、坚信的、成绩优异的,你很聪明,从小就会察言观色,还会帮家里做家务,生活能力强。小静的腰板突然直了,瞬间感受到了她的力量。

我和小静交换位置,我做出讨好的姿势,让小静站在对面俯视我,依然是停留一会儿,让小静去感受俯视一个讨好姿态的人。小静表情凝重地看着单膝下跪的我,片刻后,她试图把我拉起来,我执意保持原有姿势,静静地带着乞求的目光,可怜巴巴地看着小静。小静的表情告诉我,她内心增加了很多痛苦,她说,看到讨好的我,就像看到了她自己平时的样子,无比的心疼。她再次拉我起来,我还是故意不配合,问小静,你内心决定把自己拉起来了吗?小静沉思了,过了一会,她很坚定地拉我起来,这次,我站了起来。小静说,原来,别人俯视我,是因为我把自己放低了,当我不看重自己,别人自然也把我看轻了,当我不断地讨好,从来都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从来都不懂拒绝,就完全失去了自我,我失去自我很久很久了。小静忍不住哭出了声,眼泪止不住地流……我默默陪伴,让小静的情绪尽情流淌,我知道,这情绪真的压抑太久了。

小静的两位好友愿意跟小静在一起,到底是因为小静的“服务”行为,还是因为小静这个人,我想小静是有了答案的。当一个人完全失去了自我,你的朋友并不能真正了解你这个人,不了解你的想法、兴趣、爱好,更不知道三观是否相合。所以,要想获得真正的友谊,一定要展现真实的自我,那样吸引来的才是喜欢你这个人的朋友,不管是否帮她取快递,你就是那个被朋友喜欢和接纳的你。小静使劲地点头,我知道,她有了新的决定。

每一種性格的养成都跟小时候的经历、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运用萨提亚雕塑技术,通过身体姿态和空间关系的呈现,把小静的内在外显,让她意识到以前未曾觉知的感受,这些感受引发深层次的觉察,相应的视觉图像和身体经验就会长久存在,从而带来转化和改变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引导,让小静发现自身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是小静自己拥有的,让她看到这些资源,就是看到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有了改变的能量。

本刊文中所有案例涉及的来访者、患者均使用化名,且已隐去可识别个人身份的关键信息。案例的使用旨在以更加生动、具体的形式向读者传递心理健康相关科普知识,作者和编辑为了更好地阐明文章主题,可以对案例进行加工创作,请读者切勿对号入座。在此呼吁所有作者在撰写文章过程中切实保护当事人隐私,注重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规定,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本刊概不承担责任。

猜你喜欢

小云化名咨询室
云彩大作战
很远很远的“六一”
变化的小云
浅谈刑事案件中采取化名方式保护证人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打乒乓球
中共党史中刘少奇同志等领导人的“化名”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
新闻报道使用化名应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