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022-02-18刘宇清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传记框架

德国小学生的作业可以分为两类:短期作业和长期作业。短期作业大部分在学校就完成了,带回家的多数是长期作业。观察他们长期作业的选题和完成方式,我发现所谓的“科研能力”“创作能力”,德国在小学二年级时已开始培养了。长期作业就像一篇篇大学论文的雏形和框架,未来的学习就是往这些框架上填更具体深入的知识。

女儿二年级时,班上的话题课展开了一个叫“生命之环”的主题学习。先从一只小虫结茧吐丝,变成蝴蝶的过程讲起,讲到各种动植物的生命历程,然后,话题延伸到人的一生。她领回来一个家庭作业,给一位家长做一个简单的传记,以图文的方式呈现在一张半开纸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制作期一个月。

作业布置完后,老师并未撒手不管。

第一周,女儿带回来一份采访问卷,就一个人的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各问了几个问题,比如:何时何地出生?几岁上学?你上中学时第一个朋友是谁?只要把亲人的回答记录在问卷上,这一周的作业就完成了。

第二周,女儿在课堂上把采访所得用传记叙述的语体整理成文,交上去,老师帮助学生把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

第三周,把老师批改过的文字认真誉抄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

第四周,女儿领回一张半开大纸,为展示海报安排文图位置,书写字体的大小和颜色,把最终敲定的文稿分段写在相应的位置上。家长帮助打印几张自己各个时期的照片,包括婴儿期的,贴上,还趁着这个机会和孩子一起重温了家族的老照片。

那天,孩子在班上展示演讲回来之后,兴奋地告诉我很多班上其他孩子的家人传记,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熟悉,还借此了解到了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人们的成长经历。

综观德国所有长期作业,有几个重要特征:

结构性思维

通过话题的设置,将一些关于世界的基本概念引入孩子的视野,引发他们的探索思考。比如“一生的各个时期”“社会的组成构造”等等。

这种学习目标的设置相当于给学生一个认知的框架,而不是灌输零碎的知识。而认知的框架、思维的方法是相对稳定的。学习之后受用一生,才是有效的基础教育。

细分工作流程

做事情講方法有步骤,在老师具体目标的指引下分阶段完成小目标,达成大目标,收获成就感和信心,所谓“积跬步以至千里”。

支持系统

老师和学习资料,明确地扮演着“支持系统”的角色,而不是“考核系统”。作业流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是老师帮助学生的机会,而不是“扣分的点”。这种设置是鼓励孩子大胆犯错,积极寻求帮助。

(据微信公众号“教育家” 刘宇清/文)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传记框架
别把八卦当传记
框架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年轻的时候要少听八卦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读失败者的传记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