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域共富的现实困境与破题之策
——基于兰溪市北部五乡镇的实证分析

2022-02-17兰溪市政协共同富裕调研组

浙江经济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兰溪全市乡镇

文 / 兰溪市政协共同富裕调研组

要打破传统单一思维模式,充分挖掘区位、交通、生态等优势,积极探索镇域共富的破题之策

县域是浙江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的重要载体,乡镇是县域与农村联动发展的关键节点,是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神经末梢。推进镇域共富是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的重要抓手,本文对兰溪北部五乡镇进行分析,以期为镇域共富提供借鉴参考。

兰溪北部五乡镇基本概况

兰溪北部由香溪、马涧、柏社、梅江、横溪五个乡镇组成,地域面积为565.9平方公里,占兰溪市域面积的43%。截至2020年底,兰溪北部区域总人口为12.85万人,占兰溪全市人口的22.35%;城镇化率为24.65%,不到全市一半(2020年底全市城镇化率为57.35%)。北部乡镇在医疗健康、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较为薄弱。经调查了解,截至2021年底,北部5个乡镇卫生院的主任医师仅1人、副主任医师仅14人;小学专任教师中副高职称教师仅26人、中级职称教师仅185人。由此可见,北部五大乡镇在兰溪全市地域面积、人口占比高,但是城镇化率并不高,经济优势不明显,对外来人口吸引力相对较弱。加强北部乡镇域内协作、加快镇域共富是兰溪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发力点。

北部五乡镇“镇域共富”的优势分析

区位优势利好兑现,“义浦兰协同”顺势推进。北部乡镇毗邻义乌、浦江等地,自然条件优越,但因交通常年落后问题,北部乡镇区位优势一直是一个大家有共识但却鲜有发挥实质性作用的难题。随着义兰公路、351国道、临金高速等相继建成通车,北部乡镇与金义都市区核心区、杭州都市区等地的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北部乡镇区位优势利好加速兑现,“义浦兰协同”呈快速推进态势。

自然环境禀赋天成,“兰溪后花园”前景可期。绿水青山是一个地区的“幸福不动产”,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绿色提款机”。北部乡镇多山少地的地理条件曾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北部乡镇“山、水、田、林”的“地理劣势”成了兰溪其他区域群众艳羡的资源,“兰溪后花园”绝非一句空话。

三农产业后劲十足,“富民新业态”妙手频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找准产业定位是关键。近年来,经过北部乡镇的持续努力,三农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在推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起到巨大作用。例如,马涧镇从事杨梅产业有3万余人,杨梅种植面积超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70%以上,其中大棚杨梅种植面积1500余亩,占全省近80%,年产量达2万多吨,是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主产区、全省最大的设施栽培杨梅基地。柏社乡下陈村种植的茶叶、杨梅、葡萄、西瓜、春(冬)笋、高山蔬菜等有机农产品是城里人喜爱的香饽饽,“城市的高端菜篮子”将逐渐成为现实。梅江镇主动加强“农业+”模式新探索,推进2500亩高粱生产基地的建设,全面推进“梅江烧·杨梅酒”三年培育工程,推进梅溪流域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打响“梅溪流御”烧酒品牌。

文化资源浑厚丰蕴,“乡村慢生活”诗意动人。激活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农村记住乡愁的坚实保障。北部乡镇人文荟萃,在打造“乡村慢生活”上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一犁春雨梅溪水,半夜书声耕读居”,北部乡镇历来崇尚耕读文化。例如,香溪是宋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范俊的故乡,也是婺学肇始的引航人。香溪还因盛产进士而鼎盛一时,历史上香溪有三十八进士,晚清刘治襄就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一位。“诗书传家久,耕读继世长”,北部乡镇还是一个重视乡村教育的地方。例如,梅江曹聚仁父亲曹梦歧举全家之力,在家乡办学校,堂屋辟作教室,建成了育才学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在香溪的万亩良田体验阡陌良田、蛙声一片的自然之美。在马涧富竹坑的黄土黑瓦,木制门窗、竹林掩映中体验乡村的宁静之美。

北部五乡镇“镇域共富”的现实困境

交通内外不畅。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北部乡镇内部路网存在“断头路”“瓶颈路”“拥堵路”。例如北部乡镇与兰溪主城区之间只有一条主干道即351国道,通行选择较为单一,如遇杨梅节等车流量大的时节,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又如,柏社乡351国道至马墩线存在3000米断头路,影响村民出行效率;横溪镇的主干道是351国道,道路等级高,车流量大,影响集镇通行和商业集聚区的培育壮大。北部乡镇对外通道供需矛盾明显,难以满足村民高效便捷出行的需求。往浦江、建德方向,S314、G330沿线车流量大,重载交通多,路况较差;往金义都市区方向,尚无高等级公路,需要通过义兰公路、金兰北线、潘石线连接,路程较长,难以融入义乌、浦江及金义新区通勤圈;越龙山顶到金华武坪殿最后1.5公里存在瓶颈,尚未打通,难以融入“大金华山”旅游圈。

基础设施薄弱。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民生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途径,是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推手。北部乡镇整体城镇化率相较全市存在较大差距,直观反映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相对薄弱,商业住房、物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短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以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为例,从北部乡镇与全市之间相关数据的比较可以窥见一斑。

图1 北部乡镇与全市小学专任教师人数对比

图2 北部乡镇与全市乡镇医院执业医师人数对比

图3 北部乡镇与兰溪全市医护人员数量对比图

图4 北部乡镇与兰溪全市医护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对比图

产业基础不强。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北部乡镇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位次不佳、占比不高。以财政总收入为例,截止到2021年底,马涧、梅江、横溪、香溪、柏社在全市16个镇乡街道的排名分列第9、10、11、12、15位,五个乡镇财政总收入在全市16个镇乡街道中占比为13.5%;以规上工业总产值为例,横溪、梅江、马涧、香溪、柏社在全市16个镇乡街道的排名分列第9、11、13、14、16位,五个乡镇规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市16个镇乡街道中占比为10.8%。

人口流失严重。人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聚人气方有生气。北部乡镇面积56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一半,但户籍人口比重约为四分之一。一是人口外流严重,人才孵化困难。北部乡镇由于工业产业和商贸服务业发展程度不高,不仅外地人才难招引,且本土人才亦难留。二是人才梯队断层,专业人才缺乏。北部乡镇老龄化严重,村书记、农技人才、农户等乡镇中坚力量整体年龄偏高,未能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梯次结构,人才断层断档现象严重。规划建设、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统计等方面人才匮乏,也很难保证人岗相适,一人多岗、混岗使用等问题突出。三是配套服务不够,人才粘性不足。整体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业设施等配套服务与市区差距较大,市场主体偏少,文体设施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留用。

北部五乡镇“镇域共富”的破题之策

以“促融通”为破解“道路不畅”之策,织密内畅外联交通网。交通作为服务百姓的大民生和畅通经济运转的大动脉,在推动北部乡镇加快发展上承担着重要使命,以全面改造提升后的351国道为发展主轴线,加快推进义浦兰一体化,优化内部路网格局。一是优化北部乡镇内部路网,全面提升路网畅通水平。打通“断头路”、解决“瓶颈路”、改善“拥堵路”,持续加强G351直接连通沿线集镇的联网公路建设,加快完成S314马涧至白沙岭段整治工程。为破解山路险阻的困境,建议以隧道贯通形式新建柏社水阁村到下陈村约5公里长道路,便捷村民山内外出行,推进北部乡镇与建德、杭州的贯通与融合。二是全面提升沿江公路,开通城区到北部乡镇新路线。兰江沿线村庄众多、人口密集,建议沿江大坝与公路共享使用,打造兰溪至香溪水文化带,修建“兰香”江景路,即从兰溪北站(也是衔接金兰快速路的重要节点)至洲上村,沿兰江原有乡道基础上,提档升级改建约10公里沿江景观道路,同时加固沿江大坝的基础设施,筑牢抗洪防汛安全屏障。三是谋划布局对外通道,实现快速通勤圈。持续优化兰溪北部与义乌通道建设,提升义兰公路等级,加密义浦兰公交班次,打造兰溪北部与义乌、浦江及金义新区半小时通勤圈。打通越龙山顶到金华武坪殿最后1.5公里,实现越龙山与大金华山旅游圈的互通。

以“促集聚”为破解“带动不强”之策,加快梅江小城市建设。小城市建设是增强北部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的有效路径,更是实现镇域共富的关键,建议以梅江与横溪为中心,打造辐射马涧、香溪、柏社约25平方公里的小城市。一是在产业协作上同频共振。以梅江新兴产业园为基础,整合梅江、横溪现有工业功能区,设立义浦兰产业协作园,打造北部乡镇先进制造业高地。二是在公共服务上统筹运作。整合北部乡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加快梅江公共服务设施提质扩面,提升北部乡镇公共医疗、教育、文化的服务供给力。做大做强兰溪人民医院医共体梅江院区;构建梅江幼儿园、小学、中学“贯通培养共同体”,增强北部乡镇基础教育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设以“范俊、东皋心越、曹聚仁、蒋六山”等历史名人为主题的历史文化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在城市空间上共建共享。创新小城市发展共建共享机制,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引导马涧、香溪、柏社等村民在北部中心小城市安家置业,共享小城市发展红利。在梅江城市功能集聚区设置香溪、马涧、柏社等乡镇的村集体经济飞地园区。

以“促优效”为破解“产业不兴”之策,发挥地方本土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决定北部乡镇发展的未来潜力,要发挥特色产业,合理利用新业态新动能,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扛好“地标富农”旗帜,做实第一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政策宣传和示范引领,加快土地流转,为新型职业农民扩大规模经营提供支持,鼓励稻蟹供养、杨梅科技种植等地标特色农业从业者、乡土能人通过吸纳就业、发放地租、合作经营等形式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富裕。打响“兰溪杨梅”“下陈毛峰”“兰江蟹”等一批地标品牌,成立地标品牌协作联盟,探索打造更高层级的公共品牌。二是优化工业服务平台,提升企业亩均效益,做强第二产业。统筹做好工业规划,整治“闲而不用”及低效用地企业,保障工业发展用地空间;加快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小微工业园区的打造,搭建“拎包进驻”式创业服务平台;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园区亩均效益;做好长三角、杭州都市圈、金义都市区、义乌、浦江等地先进制造业产业外溢与配套协作需求,积极发展新能源及先进装备制造业;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小升规”行动,全面推进优势传统产业链、价值链提升。三是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优第三产业。一方面,引导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发挥北部乡镇特色优势,依托杨梅、香榧等特色农业资源,进一步引进、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商贸等领域涉农企业投资经营;盘活柏社、梅江等山区闲置农房和闲置用地等沉睡资源;处理好政府、农户、企业三方关系,避免资本下乡使基本农田向“非农化”“非粮化”转变,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发挥越龙山引领效益,全面打造精品文旅线。集中力量,建成山地运动休闲度假和生态康养文化休闲两大特色片区。

以“促引育”为破解“人才不聚”之策,创新人才引育留机制。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变量,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北部乡镇要在留住本地人口、吸引外来人口、关心关爱人才上出实招。一是拓宽引才渠道,培育新型致富带头人。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与浙师大行知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签订战略协议,为北部乡镇培育输送新型实用人才、技术;积极推动两进两回,通过人才直通车等为北部乡镇引进专业人才,助力北部乡镇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二是做优留才环境,出台人才服务制度。为人才提供政务便捷、医疗保健、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出台党政人才驻企帮扶制度,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人才服务。三是增加育才途径,突出北部地区经济特色。出台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乡土人才培养措施,如技能比武、资金扶持、创业指导等专门激励机制;开展校地合作,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

猜你喜欢

兰溪全市乡镇
畅游“水乡古镇”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