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着力打通内需循环

2022-02-17杜平吴瑶

浙江经济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业态浙江消费

文 / 杜平 吴瑶

新型消费有力带动了消费复苏,消费数字化带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消费互联网促进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成为浙江经济稳增长,乃至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乃至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驱动、以数据要素为支撑、绿色低碳和数字化为典型特征的新型消费,已成为浙江消费的主要形态。尤其是疫情发生来,网络零售、直播经济、国货新潮、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改变了居民消费习惯,有效保障了日常生活,促进消费恢复、产业升级和经济企稳回升,支撑共同富裕先行。总体来看,浙江消费复苏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兄弟省市,预计2022年全年网零增长7%以上、社零增长5%左右,接近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现实需要。为应对世纪疫情,保障居民生活,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相继制定《关于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要求全面促进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并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鼓励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因此,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和新经济发展,有助于浙江落实国家战略,发挥数字经济、民营经济、业态模式创新等特色优势,激发内需潜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加快促进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形势需要。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技术革命,消费尤其新型消费发展迅猛,线上消费持续壮大,数字化时代消费场景不断重塑,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壮大。与扩大投资相比,尽管消费对浙江乃至我国经济增长贡献连续多年保持在50%以上,最终消费率持续高于资本形成,但目前全省尚缺少一个促消费的有力抓手和平台载体。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措并举激活居民消费,实施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新型消费政策,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因此,加快发展新型消费,谋划建设新型消费城市,有助于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引领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多用改革办法,充分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畅通内循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短期看消费,中期看收入,长期看创新。“十四五”规划纲要与全力打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组合拳指导意见,提出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新零售标杆城市,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但与北上广深等消费中心城市相比,杭州、宁波等城市消费能级偏弱,社零分别仅为上海的37%和26%、广州的67%和46%;全国电商市场占有率近五年下滑约20个百分点,发展优势持续弱化。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有助于促进消费回流,重塑发展优势,集聚消费资源,以数字变革引领商业变革,打造国际商业变革枢纽和全球化数字变革的战略枢纽,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浙江积极扩大优质消费供给,新消费联动新制造,优化放心消费环境,体验经济、直播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占比持续提升。新型消费在新冠疫情以来发挥重要作用,替代传统接触式消费推动消费复苏、就业创业和提升新基建,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但也要看到新型消费领域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监管规范和规划谋划滞后等短板,制约新型消费扩容提质的障碍仍然突出。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有助于补齐促进消费短板,扩大新基建投资需求和新型就业,加强优质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新型消费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新型消费有力带动了消费复苏,消费数字化带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消费互联网促进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成为浙江经济稳增长,乃至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乃至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带动消费复苏和经济稳增长。由于疫情管控得当和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回升等,在网络零售、生鲜电商、直播电商、国风新潮、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带动下,2022年全省消费持续恢复,消费复苏好于兄弟省市和全国。1-10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分别高于全国(0.6%)3.9个百分点,上海(-9.7%)14.2个百分点、北京(-4.8%)9.3个百分点、江苏(0.6%)3.9个百分点,也高于广东、山东、安徽等省份。2022年前三季度,浙江GDP增长3.1%,高于北京的0.8%、天津的1.0%、上海的-1.6%、辽宁的2.1%,江苏的2.3%和广东的2.3%。

图1 2007年以来浙江社零同比增长(月度,%)

促进消费升级和保持全国领先。线上消费的趋势明显,消费规模持续增长。目前浙江网民规模达到5506万人,移动支付普及率达94%,互联网普及率为84%,高于全国平均近10个百分点。2022年浙江线上消费带动作用持续显现,网零同比增长快于社零约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增长超过20%,网零相当于社零预计将达89%左右;2022年全省网络零售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二,近3年网零年均增长约15%,接近社零增速的3倍,成为推动消费复苏的重要动力。新型产品消费增长较快,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12%,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过200%,占全国产量接近10%,份额持续提升。

图2 浙江网零相当于社零的比重(%)

激励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创新。数字经济、体验经济等持续推进,社区电商、生鲜电商、在线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成全省域贯通的“健康大脑”“教育大脑”等,打造“浙里康养”“浙里健康”等重大应用场景,杭州直播电商交易额、MCN机构等一度高居全国首位。消费场景数字化基础持续加强。大力推进智慧商圈、智慧景区等新场景建设,构建“智慧商业+实体商业”模式,认定一批智慧景区和示范智慧商圈,消费场景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区域新型消费各具特色。杭绍甬等在数字经济、创意经济、新零售等多种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发展,金衢丽等浙西南城市在农村电商、直播电商、文商旅融合等方面特色鲜明。

助推新型消费品牌企业崛起。新经济企业不断集聚。拥有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微医等众多新型领军企业,覆盖社交电商、人工智能、在线医疗等众多新型消费领域。据《2021年中国新经济500强企业》,浙江46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国第四,企业市场估值居全国第三。新消费品牌加速崛起。随着Z世代等新消费群体登上主场,个性化、定制化成为趋势,各种消费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浙江涌现出自嗨锅、认养一头牛、李子园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消费品牌。新商品市场持续升级。通过大力推动商品实体交易市场升级,探索“新批发+新零售”模式,浙江新型商品市场建设成效显著。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榜单”和“中国商品市场十大数字化领跑者榜单”,浙江分别占据33席、6席,领跑全国。

促进“新消费+新制造”耦合共生。随着数字经济“一号工程”“1+N”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行动等深入实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消费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新消费+新制造”不断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浙江新消费和新制造高度融合发展。2022年1-10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快于GDP增长9.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超过50%。“淘工厂”“生意帮”等为代表的数百个工业互联网制造共享平台,形成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曹操出行”实现从汽车制造商向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商的延伸,CDMO、CMO等新模式创新促进了医药制造企业向医药研发外包与服务的拓展。以网易严选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从消费端向制造端不断延伸拓展,形成服务衍生制造的新发展模式,构建起以平台型企业为中心、众多企业参与的生态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倒逼“新基建”加快推进。新型消费催生庞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新基建NI10000三年行动计划、“5G+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布局方案等深入实施,以5G、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与消费领域融合程度逐渐加深,进一步为新型消费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浙江累计建成启用5G基站超过12万个,率先实现11个设区市城区、所有县城城区覆盖,居全国第三,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18.8个,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5G用户普及率已达53.9%。浙江智能安防、智能零售、智能制造、智能计算等位居全国前列,AI芯片、AI软件、区块链等技术水平全国领先,阿里云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巨头、居全球第三,持续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反过来也为新型消费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继续加快新型消费发展着力扩大内需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之后的开局之年。随着市场主体信心回升、新型城镇化推进和疫情管控等政策预期稳定向好,消费有望进一步向好。抓住共同富裕先行、省域现代化先行“两个先行”和扩大内需战略机遇,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新业态新模式引领,谋划打造一批新型消费城市,加快新型消费发展,着力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聚焦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传统商贸企业和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支持各地布局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超市、智慧餐厅、智慧书店、无接触式消费等,发展新零售新业态。聚焦培育壮大网络消费,构建“互联网+服务”消费生态,支持数字文旅、远程医疗、在线办公、智能体育等新消费发展。聚焦跨界业态融合发展,创新文商旅体、医疗健康养生等多种业态融合,激发夜间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活力。聚焦促进新型消费供需匹配,推动新消费联动新制造,协同联动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消费品工业和新技术新产品,加快车联网和充电桩(站)布局建设。聚焦创新技术消费场景应用,加快5G网络、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技术应用,创新建设自动驾驶等新场景。聚焦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优化相关用地用能支持,降低平台交易和支付成本,加快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建立完善新型消费监管机制,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加强新型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

突出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壮大“新业态”。大力发展体验经济、创意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有序发展共享用工、共享制造、共享出行等共享经济。促进“传统文化”与“年轻潮流”、“老字号”与“新网红”融合,打造一批新经济IP。支持山地游、非遗游、工业游、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鼓励开展市集、露营、音乐节等户外活动。迭代“新模式”。加快综合体、商场、连锁店和其他生活服务业场所进行“人、货、场”云化改造,鼓励新消费联动新制造,培育5G、智能设备、在线内容、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等新兴消费,推动平台企业数字赋能生产制造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提升“新场景”。鼓励新技术与消费融合,建设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景区等。以未来社区建设为引领,促进社区生活数字化转型,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智能亚运智慧应用场景,加强数字孪生、沉浸式观赛、多场景一脸通用等布局。创新“新流通”。鼓励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农产品直供冷链物流模式。推广智能装备应用,完善智能快递箱、冷链智能自提柜、智能充换电站等建设。加快商贸综合体和农贸市场智慧转型,推进“新批发+新零售”。优化“新环境”。持续优化放心消费环境,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推动平台健全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权益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和社保服务。坚持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健全服务标准体系,简化优化证照管理,促进平台经济等健康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谋划打造一批新型消费城市。新型消费城市是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重要平台载体。浙江在建设新型消费城市上具有先天优势,“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等也明确提出“建设新型消费中心,争创新型消费示范城市”,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消费型社会”。坚持目标导向,围绕重大发展战略、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各自优势,打造新型消费增长极,谋划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全国消费中心和区域消费中心,培育一批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业态丰富的新型消费城市和新型消费企业,创建若干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标杆企业。坚持需求导向,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用能、政策法规等支持新型消费力度,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以县城和特大镇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发展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破解痛点难点堵点,鼓励、支持、引导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优化监管服务,千方百计擦亮浙江民营经济金字招牌,千方百计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千方百计提升民营经济信心,千方百计提升民间投资信心,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等在促进就业、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中的作用,为新型消费城市建设和新型消费发展乃至扩大内需营造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业态浙江消费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40年消费流变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