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背景下建设“书香聊城”的实践与思考

2022-02-17

传媒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聊城市聊城书香

罗 静

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八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1]全民阅读是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是现代城市的文明标志和人文风景,也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担当和民生工程。全民阅读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许多城市纷纷行动起来推广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城市。

一、建设“书香城市”的意义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2021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2],远低于其他国家的人均阅读量,国民的阅读水平仍然较低。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提高全民阅读力,建设“书香中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制度、氛围,能够满足每一名社会成员的文化需求、身心发展和知识增长。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当人们在认真阅读的时候,会进行认真的思考,并对所看到的文字进行一个发散思维的联想。建设学习型社会,应重点推广全民阅读。

(三)打造文化城市的重要保障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文化对一个地区的影响,久久为功;文化对城市品格的塑造,积微成著。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良好风气,是我们不断创新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的阶梯和基石。山东省的“书香齐鲁”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多年,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呈现在人民面前。处于鲁西北地区的聊城,更应该以书为伴、以书为鉴,从阅读中汲取智慧,让读书成为时尚,让全民阅读点亮城市之光。

二、建设“书香聊城”的主要举措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

近几年,聊城市一直将书香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聊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支持实体书店发展,鼓励跨界经营,倡导全民阅读,塑造‘书香聊城’品牌”;“举办全民阅读等系列活动,打造‘书香聊城’”。2020年12月制定的《推进发展实体书店、建设“书香聊城”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聊城基本形成广泛覆盖、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实体书店和发行网络体系;以特色书店为依托,打造重点街区文化地标和标志性文化品牌。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支持中小微书店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建设24小时书店、咖啡书吧等,打响“书香聊城”品牌。[3]

(二)加强宣传推广,开展阅读活动

近年来,每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海源阁图书馆等主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全民阅读聊城促进委员会等承办,各企业协办,开展全民阅读季活动。2018年阅读季的主题为 “书香聊城·全民阅享新时代”,2020年主题为“同读一本好书·共建书香聊城”,2021年主题为“初心永铸百年芳华”。印发《聊城全民阅读倡议书》,评选“十大书香机关”“十大书香单位”“十大书香企业”等,举办“全民阅读征文”“绿书签行动”“版权进校园”集中宣传周活动,“礼赞新中国”主题阅读活动以及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等,营造浓厚阅读氛围。[4]

(三)创新“图书馆+”模式,促进服务提质增效

1.“图书馆+借阅点”服务模式。由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业务指导、设备管理、书籍更新等服务,单位提供阅读场地、管理人员等保障服务,共同建设职工书屋。为方便读者借阅图书,开通图书“通借通还”服务,读者可以在总馆借书,分馆(借阅点)还书;也可以在分馆(借阅点)借书,到总馆还书,如聊城市市政工程管理服务中心职工书屋。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依托“图书馆+借阅点”服务模式,在全市共计成立图书借阅点35处,累计无偿提供书籍10万余册。图书馆阅读服务延伸到职工身边,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让职工书屋真正成为职工的“精神家园”。

2.“图书馆+分馆”服务模式。由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提供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业务指导、设备管理、书籍更新等服务,社会办馆力量提供读者阅读场地、人员配备、物业管理、活动策划等保障,如沐凡舍分馆。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分馆”服务模式,在市城区已设立9座分馆,累计无偿提供纸质图书6万余册、电子图书数十万册,真正将阅读服务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3.“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服务模式。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从馆藏资源中调出适合农民工阅读的纸质图书1500册、报刊50种,电子图书、报刊、视频、音频等数字资源230TB放入阅览室,满足农民工群体不同的阅读需求。[5]

4.“图书馆+美学馆”模式。位于古城区的新聊文化生活美学馆北边是新奇的文化创意产品,南边是大气优美的雨林湿地景观,由海源阁图书馆提供的1500册图书在室内分门别类有序摆放,市民可以挑选一本喜欢的书,伴着雨林区沁人心脾的湿润空气,喝上一杯咖啡,尽情享受阅读时光。[6]

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作为聊城市级公共图书馆,不断探索新模式分馆建设,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目前,海源阁图书馆已建立了多家分馆,合作领域由原先的社区、学校扩展到咖啡馆、文化馆。随着服务网络的拓展和模式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阅读资源来到了市民身边。

三、建设“书香聊城”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这两项法律的实施为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7]其他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全民阅读条例。聊城市在建设“书香聊城”的过程中还未出台与全民阅读相关的政策法规,使得全民阅读得不到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进而影响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提高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对享受更多、更好、更公平的文化服务的需求和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经过多年的努力,聊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健全,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运行、发展过程中,受地区经济水平的影响,与真正实现公共文化资源“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三)社会参与度不高

目前,“书香聊城”建设主要由政府力量推动,但政府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力度和鼓励不足,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缺乏相关的联动机制。

四、建设“书香聊城”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政策保障,强化责任意识

1.出台相关制度文件。聊城市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台全民阅读政策,加快推进国家、省级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2.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制定行业标准、划拨专项经费,将相关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和阅读推广工作。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作、全民践行”的联动机制。[8]

3.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阅读推广人在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方法、阅读理念的推广能够有效提升全民的阅读力。要从全民阅读的岗位需求出发,招聘相关专业人才和志愿者,承担阅读推广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对全民阅读推广人队伍的建设培养力度,强化专业化业务培训,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全民阅读推广人队伍。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力全民阅读常态化

1.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构建总分馆服务体系

推动全民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阅读资源,能够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当中创造更好条件。公共图书馆是向公众免费开放具有公益属性的机构,其建设初衷在于不断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承担着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平等接受知识、信息与文化的重要使命。聊城市应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整合各类藏书资源,推动图书共享、数字资源共享和服务共享,实现读者在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的通借通还,让基层群众也能体验到“一证在手、阅遍水城”的方便快捷,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2.以城市书房为抓手,扩展城市阅读空间

“城市书房”,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具备24小时开放条件的多元化、现代化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的重要补充与创新。2014年温州市率先建设城市书房,2019年浙江省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的《城市书房服务规范》。山东省济南市依托济南市图书馆建设了30余个城市书房,统称为“泉城书房”,威海、日照、德州、泰安、烟台等8个地市相继建成并开放了146个城市书房,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网络。[9]

聊城市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聊城”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从建设“水城书房”入手,科学选址、均衡布局,配置图书资源和自助设备,形成硬件完善、软件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打造“十五分钟阅读圈”。

3.以新技术为保障,打造便民服务终端

“数字化”是当前全民阅读最显著的特点和趋势。聊城市可以依托“我的聊城”聊城文化云平台,搭建聊城市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集图书借阅、订购、志愿者招募、阅读活动参与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城市书房与社区、县级图书馆、农家书屋等的图书流转和通借通还。探索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图书ATM机”,进一步解决基层图书馆数量少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图书馆的服务时间、空间得到延伸。通过总馆、分馆、城市书房、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体书店合作等多种形态阅读空间,形成城市阅读新风尚。

(三)强化社会参与,满足群众阅读需求

群众的阅读需求是多元化的,多样化的阅读形态也涵盖了各类人群,如亲子家庭阅读、校园阅读、社区阅读、新媒体阅读等等。全民阅读的成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面向各类特定人群的阅读推广对推动全民阅读工作质效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要有针对性为老年人、青少年、弱势群体开通专属服务渠道,有针对性制定推广方案,以贴心的服务推动阅读深入群众生活。针对老年读者群体开设老年健康知识角、专业健康养生知识阅读分享会等活动,让更多老年人通过阅读更加科学的了解健康养生知识。针对视障或行动不便的读者可以采取送书上门、提供有声读物的借阅、面对面朗读、电脑免费培训、“无障碍电影”讲解、“听书阅读器”外借等专业服务,并定期组织读书会、专题讲座、朗诵会等系列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科普阅读推广、设立课外教育基地等,推动图书馆与教育融合发展。

党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全民阅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要求,聊城市应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打造“书香聊城”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聊城市聊城书香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聊城市召开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