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法治新闻传播策略研究
2022-02-17张文娟
张文娟
一、引言
法治新闻传播,即为对新近发生于社会生活中的各式各样与法制相关、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所进行的传播。长期以来,法治新闻传播发展一直与我国普法过程有着紧密联系,伴随社会大众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及新闻传播途径的转变,法治新闻传播必须要作出一定的改变[1]。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了司法体制改革,致力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并将法治确立为治国方针。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应用,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接收信息的速度也逐步提升,由此涌现出一大批新闻评论者。这无疑为传统法治纸媒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在当前融媒体环境下,如何促进法治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是新闻行业相关人员所需思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融媒体环境下法治新闻传播发生的转变
近年来,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严重危机:一是传统媒体本身带来的危机;二是经济危机;三是新媒体带来的危机。而其中真正取决定性的是新媒体带来的危机。传统媒体的转型显得迫不及待,但是又不可能一蹴而就。
融媒体环境下,法治类新闻该怎样做?也面临着同样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市面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法治新闻传播平台,如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推广, 进一步扩宽了法治新闻的传播渠道。
结合法治新闻传播发展历程而言, 法治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政法系统资讯、领导活动、犯罪事件等题材,同时还涉及法律监督、法律实施、公众权益、法治文创等题材,法治新闻内容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作为一个法治类报刊新闻的工作者, 在新媒体的平台搭建起来,在了解了新媒体运作的规律,掌握了新媒体运用的方法的时候, 就该严谨地认识到其强大的舆论功能。例如,在微信、微博如此流行、掌握绝大多数受众的情况下, 许多信息在这里能够得到极大的流动和关注, 每一条新闻都可能会引起广大受众的强烈反应。而这个时候群众站在哪边,舆论就可能倒向哪边。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记者就要认识到新媒体强大的舆论功能,并积极主动地、严谨地利用好这个功能。
日常工作中,逐渐地感觉到这样一种变化,传统的新闻线索来源无非就是电话、信箱、通讯员及口线单位等。但是这两年来,网络、微博、微信成了新闻工作者炙热的线索来源途径。比如:2020年5月18日,记者在一次浏览微信朋友圈时发现, 疫情期间卖口罩的都转行卖头盔了,价格多数上涨一倍有余还“一盔难求”。凭着职业的敏感,做了相关了解,原来公安部此前表示将于当年6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届时骑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开车不使用安全带的行为予以查处。通知发出后,以前很少受到关注的电动车头盔成为线上线下的热销爆品,2020年5月21日,记者采写刊发了《冲上热搜,守护安全的头盔火了》一文,从安全、法规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引发诸多媒体的转发。
2020年农历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 新冠肺炎的疫情悄然而至。在不能随意外出的日子里,在疫情最为严重,防疫工作最为吃紧的50余天里,记者电话连线、上门采访、体验卡点执勤、探访实施疫情封闭管理的小区,通过不同的采访形式记录公安民警的抗疫故事。那些日子,传统纸质媒体面临不能集中办公,无法正常印刷、投递等现状,采写的作品,全部通过官微、抖音、网站等平台实时发布传递,这一过程,正好实现了融媒体时代全媒体大练兵。 传统媒体的记者工作方式和节奏由此也进一步得到改变。
一直对接公安题材新闻,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交警部门在信息传播途径方面,很善于应用新媒体。他们不仅有自己的网站、微博、抖音、微信平台,不少经营成了大号,这也是我们工作时信息获取的快捷途径。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少公检法单位也在此过程中,培养出了一些专业的宣传人才。作为专业媒体工作者,我们的作品专业与否,传播效益是不是更好?这些更高的要求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尤其是近两年,我们看到一位法治类媒体工作者,不仅要求会写,还要会剪辑、会拍、会策划,融媒体环境下, 要求融的不仅是传播渠道, 还有个人能力的大融合,要改变习惯,保持全媒体宣传理念。
2021年9月15日,江西省公安厅在全省启动“万警千车下基层”活动,活动启动当天,省、市县三级公安系统,推进活动落到基层,支援民警纷纷到达新岗位。为全方位立体开展宣传,首日,我们派出记者跟踪采访。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记录方式不再局限于纸和笔。采访中,派出了记录、摄录的全媒体作战团队,随警奔赴一线,更加直观地记录和传播活动的真实情况,起到了更大的社会宣传效果。工作方式的转变,也体现了理念的改变。
二、传统法治纸媒与新媒体的特点
(一)传统纸媒的特点
随着传统纸媒的不断发展, 传统法治类纸媒表现出一系列优势特点:首先,新闻资源广泛。尽管近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 但大多数新媒体平台所采用的新闻资源往往都源自传统纸媒, 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纸媒拥有十分广泛的新闻资源,并表现出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其次,权威性强。传统法治纸媒在传播新闻时则讲求新闻的质量,并注重挖掘全面、真实的新闻信息,于此期间往往需要多名新闻记者共同配合方可完成, 由此保证了传统法治纸媒的权威性[2]。
尽管传统法治纸媒具备以上优势特点, 但在融媒体环境下也表现出不少缺点:首先,时效性不足。传统法治纸媒从制作到将信息内容传播给受众, 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环节, 由此决定了纸媒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不足,影响了传统纸媒的发展。其次,空间有限。法治纸媒受自身版面有限影响, 使得可传播的新闻内容十分有限, 尽管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纸媒不断进行加版,但其信息承载量仍难以与新媒体相抗衡。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从过去的纸质阅读,到现在的手机端的屏幕阅读,纸质阅读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逐渐被淘汰。
(二)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特点鲜明, 社会大众通过新媒体平台观看新闻时, 通常会依照个人偏好进行选择观看, 与此同时,新媒体平台会结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向用户推送相应的新闻信息。另外,新媒体还用着多样丰富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并且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还在不断增多,如今,人们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渠道包括有图文、音视频等等。
动态性很强也是新媒体的优势之一, 谁能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消息谁就能赚取人气和浏览量, 独家新闻和独家视角,便是流量的收割机。以日常工作中的案件为例说明:2021年9月7日,江西吉安泰和县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9月8日上午, 犯罪嫌疑人谢磊被警方抓获。从案发到被抓的时间,记者密切关注公安动态,在得知谢磊被抓的信息后,第一时间报送选题,赶制新闻稿件。并快速地发了一篇题为《刚刚!泰和“皮箱藏尸案”嫌犯已被抓获》的稿件,几十个字,配上一张现场图片,短短几个小时内,这条信息经报社官微发布后,很快,阅读量冲到了10万+。
该条稿件,就是典型的以快制胜。在我们信息被发布阅读的同时,其他媒体平台,也纷纷转发了该新闻,产生二次传播效果。
新媒体由于自身的特点, 在传媒业中占有很大的市场,而这种市场占有率也在逐年上升。由于这种极大的市场占有率,新媒体也拥有了强大的受众群体,在左右舆论上也具有强大的作用。
新媒体因其具有渠道广泛、覆盖率广的特点有着自己的优势,在宣传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一些弊端,那就是在网络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由于使用的人很多,使用者又良莠不齐,这使得新媒体环境下产生许多不实的虚假信息, 而这些信息又极容易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日常对于通过新媒体途径获取的信息,就要求记者在使用新媒体的时候, 运用信息不能仅靠片面之词,而应对事实进行严谨地核实。
三、融媒体环境下法治新闻传播策略
(一)提升法治新闻传播的针对性
和其他类型新闻内容相比, 法治新闻传播所涉及内容具有一定的严肃性, 并与用户之间存在相应的距离感。融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受众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即为人们不再只是新闻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同时也可成为新闻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为此,法治纸媒应对用户形象进行重新定位, 提升法治新闻传播的针对性。
首先,用户可通过多种不同渠道,向法治纸媒提供新闻素材、线索,提升法治新闻生产效率;其次,用户还可通过与法治纸媒的交流互动, 对法治媒体传播的新闻进行评论、转发,进而有助于提升法治新闻的传播效果[3]。鉴于此,法治纸媒为推进法治新闻传播,务必要正视用户作为新闻信息生产者、传播者的新型定位,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的和谐关系,一方面在新闻传播时,注重体现新闻的“法治”内涵,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确保可实现普法、法律宣教等功能;另一方面尽可能实现对新闻事件的精准呈现,并注重实现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进一步切实提升法治纸媒的竞争力。
(二)提升法治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法治纸媒要想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提升法制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
首先,融媒体环境下,法治纸媒在法治新闻传播中应秉持人本理念, 也就是法治新闻传播应注重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而并非局限于框架式的法治新闻传播。比如,在法治新闻传播中, 可将新闻关注点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案件传播方面, 以此一方面符合新闻传播披露事件的要求,另一方面满足新闻报道广泛普法的需要,进一步促进法治新闻传播的发展。
2021年5月1日是“醉驾入刑”十周年,为达到普法效果,记者采访了一位“老酒鬼”老九,了解其如何因醉驾被抓的故事。借住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记者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通过文字去讲述故事,而是将老九的醉驾经过,被抓后的忏悔等心路,通过长图的形式,彩绘出来。再通过融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醉驾入刑”的法条。这创新了法制类新闻传播的另一形式。
其次,融媒体环境下,法治纸媒还可推进法治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文化意识培育、政治制度宣传等的有效结合,建立多元化、系统化的新闻传播模式,提升法治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比如,在法治新闻传播中,加强传播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新闻信息,致力于人们打造一个系统综合的正能量信息传播平台。
最后,要保证信息传播的权威性,才能提高其社会效益。如果说报纸是“每日新闻”,那么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就是“每秒新闻”。即时性是新媒体的绝对优势,这一点确实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但新媒体信息的即时性同时也将其传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暴露无遗,如笼统、概括、粗糙、不准确、不细致、不深入,甚至是伪信息等。因此,在针对新媒体此劣势方面,传统媒体在应用新媒体传播即时新闻时, 应该制定一些严格的信息发布审核制度。
(三)深化法治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诸如央视网法治频道、法治日报等传统法治媒体, 纷纷通过新媒体平台开拓自身的新型传播渠道, 由此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融媒体时代对各类媒体的包容性。因此,在融媒体环境下,法治纸媒应进一步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以此实现对自身时效性不足、空间有限等的有效弥补。
在这过程中,法治纸媒应革新观念,强化融媒体思维,注重加强与用户的交流互动。同时,应深入把握融媒体时代的舆情特征、发展规律,开阔眼界,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法治纸媒还应推进对自身优势资源的全面整合,推进新媒体建设,打造两微一端及其他相关终端公众平台, 建立覆盖面更为广泛的法制新闻传播、交流渠道。另外,法治纸媒还应加强对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紧随融媒体传播的移动化、社交化发展趋势,不断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理想效果。
比如:2021年5月15日,宜春一男子冲进派出所里,对其妻子挥拳就打。考虑到新闻的传播效果和时效,记者第一时间进行素材报送,在新法制报官微发布,并宣传了遇家暴如何处理等法律知识,获得点击率2余万人次。该新闻素材还被中央广电总台、中国警察网、长安剑等官微转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融媒体环境下法治纸媒的法治新闻传播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但也正因如此,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法治纸媒的发展转型。 为在融媒体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推进法治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法治纸媒应切实认清发展困境, 强化自身优势, 积极吸收新媒体的优点,从提升法治新闻传播的针对性、提升法治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深化法治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逐步提升法治纸媒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提高法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