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探究
——以某地中学生坠楼事件为案例

2022-02-17

传媒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助燃剂舆情群体

韩 旭

一、引言

社会公共议题的中良莠不齐的舆情信息通过网络媒介发酵后极易引起群体情绪的波动, 从而危及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导致行为观念发生变化,所酿成的后果十分严重。而我国网民主体结构中青少年群体占据重要位置,又因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很容易被网络舆情所左右, 导致该群体易因煽动性、丑化性等负面网络舆情信息对国家和社会形象进行否认与曲解。 因此针对青少年的网络舆情引导这个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考题, 笔者拟通过理论视域剖析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从而探寻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新路径, 对现有网络舆情引导策略进行审视并且提出新见解。

本文以曾经发生的重大社会性事件——“某地中学生坠楼”事件为案例,运用社会燃烧理论,从“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三个视角切入进该事件。通过类比分析后,拆解出该事件中的“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并对案例事件中所运用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进行剖析、反思和批评,以期寻找到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新路径。

二、相关理论及事件概述

(一)社会燃烧理论概述

我国著名学者牛文元曾经根据社会物理学的思想观点提出了社会燃烧理论[1]。该理论源于自然界中燃烧现象能够得以出现的三大必要条件,分别是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三者缺一不可。因为它们在燃烧现象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缺失任何一个条件燃烧现象便不会产生。 牛文元将自然物理现象与社会物理学相结合,把自然界的燃烧现象与失衡失序、骚乱动荡的社会加以类比,由此得出以下观点:将“燃烧物质”放在社会中来看,即隐藏在社会内部的矛盾,这些矛盾因社会变革等多种原因就像休眠的火山,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将“助燃剂”放在社会中来看,即谣言传播、煽动性言论和假新闻等内容以及该类内容的传播者, 虽然体量小但却是使社会动乱的重要因素;将“点火温度”放在社会中来看,即具有规模性、影响力的突发性社会事件,经常利用社会失序时人们的混乱状态,使燃烧的社会升温,加剧社会动荡。

(二)案例事件概述

该事件主要轮廓和节点如下:某地一16岁中学生在学校高空坠落,经急救医护现场确认宣布该学生已无生命体征。直到第二天下午,涉事方在其官方微博称学校已成立工作组将全面配合调查工作,并全力做好善后事宜。第三天凌晨, 涉事主管部门区教育局官方微博发布了情况通报,认定坠楼事件属学生个人行为,排除他人伤害动机;当日中午,各大媒体接连对该事件发声;当日晚上,涉事调查部门区公安分局官方微博发布了警方通报,认定该学生系高坠死亡,排除刑事案件。并且其家属对调查结论无异议。其后,各大媒体深度还原该次坠亡事件;同日,该坠楼学生遗体已经其父母签字同意后,在当地殡仪馆火化。

鉴于网络舆情是本文探讨中心, 特在此补充说明该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大致情况。在该事件的整体进程中,网络舆情场域内负面和未经证实的声音一直占据主流,不由引人深思。例如“学校对当事人存在体罚辱骂”“当事人受到校园欺凌情况”“警方校方串通欺骗社会”“监控视频被封禁”“学校禁止知情学生发声” 等负面和未经证实的网络舆情肆意在公众视野内传播并形成认同。

(三)青少年社会性特点概述

随着青少年阶段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他们开始对社会场域内的行为产生兴趣并进行模仿学习, 以此凸显自己参与社会后情感水平和道德品德等方面的变化, 而青少年的社会性特点[2]也会随之显现出来。譬如在社会中追求自我独立会的能力、极其重视友伴关系并形成固定的组织团体、心理建设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缺失等。这些也正是导致他们常常情绪敏感、观念多变的背后原因。

将其特点放在网络舆情中观察。 可以看到他们的言行举止表现得极其丰富尖锐、冲动好斗,在网络舆论场中情绪状态时而激烈时而缓和。他们的社会参与热情极高,十分渴望使用表达权输出独立自主的观念影响他人,但又惧怕群体压力并且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却极可能成为盲从他人的乌合之众。 虽然他们有着基础的媒介使用素养但是又一知半解。 所以说网络舆情不加以引导的话很可能引起青少年群体极化[3],从而对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

(四)三者结合研究的合理适用性

因上述案例事件社会关切程度高、网络舆情状况复杂并且受到青少年群体的密切关注, 因此有着显著的代表性, 所以该事件可以成为研究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的合适案例。在上文的社会燃烧理论概述中介绍到了,社会燃烧理论是一个本身就附有社会学基本思维的理论,因此可以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网络公共舆情事件等研究做理论支撑。

因而, 将社会燃烧理论引入有关案例事件的青少年网络舆情的研究中, 极有可能发现在该事件中网络舆情致使青少年群体情绪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在该事件进程中影响青少年行为观念的网络舆情导火索。 并以此寻找到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的新思路。

三、社会燃烧理论视域下的案例事件类比分析

(一)“燃烧物质”类比分析

社会燃烧理论中将引起关系不协调、不和谐,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称为“燃烧物质”。那么,在该案例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警民矛盾、师生矛盾等这些长期且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内部矛盾扮演了“燃烧物质”的角色, 这些于社会中暗流涌动的内部矛盾便是社会燃烧发生的根本原因。

例如在案例事件发生当天,刚刚被各大媒体报道时,网络舆情中的主流声音基本为“校方对当事学生进行过度体罚”“老师羞辱谩骂当事学生”“警察封锁学校是为了掩盖真相” 等言论。 这些网络舆情的特点无一不是负面的、失实的。但是间接反映出社会中存在的师生关系不和谐,警民之间的不信任等现象。这些“燃烧物质”的堆积为社会燃烧所需的另一因素“助燃剂”做了完美的铺垫。

(二)“助燃剂”类比分析

社会燃烧理论中将传者失实虚假的信息、挑拨矛盾煽动对立的言论、过度敏感且非理性的推测以及敌对势力的攻击等行为称为“助燃剂”。那么,在该案例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意见领袖的行为言论变换为了“助燃剂”的角色,

例如案例事件中最关键的监控视频录像公布之前。一些意见领袖因其是传播过程的活跃分子, 是社会两级传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开始主动加工制作模棱两可的阴谋论,因网络媒介传播速度快、曝光量高的特点,让类似“教职工子女为了争抢出国名额把当事学生推下天台”的各种版本阴谋论迅速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 迅速点燃青少年群体情绪。

(三)“点火温度”类比分析

社会燃烧理论中将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突发性事件称为“点火温度”。那么,在该案例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的发现线下舆论行为转变为了“点火温度”角色。

例如案例事件中曾发生过受不明势力指使的有组织性的群体线下活动。 在涉事中学门口聚集了大量手持白花,齐声高呼真相的民众集聚活动,并且迅速形成短视频进行传播。 视频一经网络发酵后便引起了青少年群体的情绪高潮, 纷纷进行模仿行为, 开展线上线下的舆论声援。这件事带来了极差的网络舆论影响,同时也被境外势力利用来抹黑、攻击中国政府形象。

(四)小结

通过以上进行的类比分析结合青少年的特点,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社会性事件发生后,青少年因对社会参与热情高,又因该事件与自身利益相关,便通过网络介入事件中。又因青少年内心长期的“燃烧物质”堆积,当接收到符合其内心立场、符合其情绪宣泄的信息内容时,自然的会对该类信息内容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 不过在该阶段青少年群体并不会贸然轻易发表自身的看法。 但当意见领袖开始介入事件传播的主要过程中时, 大部分青少年会因为对意见领袖的亲密、信赖程度较高,从而对意见领袖的所言所行深信不疑。再加之自身本就有“燃烧物质”的堆积,于是开始接近媒介加入其中,行使自身的表达权。意见领袖的言行也因此成为了无形的“助燃剂”。随着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官方机构舆情处理能力差等状况,会逐渐在网络舆情中形成意见气候,造成“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青少年直接失去判断力而开始人云亦云。经过负面网络舆情加码后, 为一些突发性的规模群体事件创造了温床,社会开始因各种突发性的规模群体事件不断升温,造成动乱失序。

除此之外, 我们还观察到传者可以在社会性事件的传播过程中, 进行人为干预从而达到传者所需要的传播效果。如果被境外势力、不法分子大量利用会直接危及国家总体安全。因此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四、社会燃烧理论视域下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反思

(一)“燃烧物”大量累积

虽然“燃烧物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会长期存在而且不断出现新生的“燃烧物质”,但是这并不是社会放任不管的理由。社会中大量的“燃烧物质”的积聚,会给日后网络舆情的引导治理带来更大更多的潜在风险。

在该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4]中,责任方没有意识到事件所波及的直接利益群体主要是学生阶层, 而构成这个阶层的主要是青少年。 学生群体经常被外界或自身标签化为弱势群体, 青少年阶段又会对自身的权利义务十分重视,一直渴望能够自我的意见被得到重视。所以事件中所涉及的公安局、教育局、学校等带有官方权威色彩、具有国家政府性质的单位机构,并没有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警民矛盾、师生矛盾。信息发布渠道单一、传播时效慢,并且在回应关切时速度慢,态度冷,缺乏双向交流。这致使本就敏感的关系变得更加脆弱,导致“燃烧物质”再次积累,矛盾加剧。

(二)助燃剂未被重视

“助燃剂”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中经常扮演双刃剑的角色。两级传播理论中曾提到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时,意见领袖并未在现存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中发挥它应有的正向作用,过多的时候是一个被忽视的角色,因此它经常无形的成为事件燃烧的助推器。

本就是一场网络舆论的引导战, 但是该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责任单位放弃了青少年网络舆论引导战场的“碉堡”——在青少年群体中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5](如网络红人、微博大V、B站UP主、顶流公众号等)。导致等待真相的时间成为谣言传播的蜜月期,让本该传播声音、凝聚人心、安抚情绪的意见领袖成为扰乱视听、引起恐慌的阴谋论制造者。

(三)点火温度失控

“点火温度”实际上是可以把控的,但把控不好就会引起更大范围的燃烧。 因其是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突发性事件,要求我们在网络舆情引导中尤为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更大的恶劣影响。

关于青少年群体的网络舆情情况来看。 网络舆情有时可能并不是社交言论, 反而只是一些视频或者聊天记录的传播,但这足以引起青少年的社会模仿行为的动机。青少年群体心理建设不成熟且又对社会参与感兴趣,非常容易参与其中从而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

五、社会燃烧理论视域下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新路径

(一)及时处理“燃烧物”

有关方面要针对青少年群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权利义务等,精确化其群体社会特点。在网络舆情引导时能够准确把握青少年心理状态,对症下药。同时,切勿触碰青少年网络社交底线(例如拉黑、封号、关闭评论区等行为),引导的关键在于疏通,而不是一味地封堵。这样或许才能让一些潜在成为“燃烧物质”的不和谐矛盾被及时发现治理,使青少年不再抱有曲解否认国家社会的心态,让青少年网络舆情空间更加风清气正。

(二)科学运用“助燃剂”

与青少年群体中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建立良性关系。在网络舆情引导中可以借力意见领袖,与其共同引导网络舆情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走向,凝聚力量、安抚人心。在分担自身应对网络舆情压力的同时, 也可以避免意见领袖成为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传播者。延伸来讲,在后真相时代中, 意见领袖在发挥网络舆情引导作用时也为事件深入调查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三)把控引导“点火温度”

把控引导好“点火温度”的前提,是我们要全面了解青少年活跃度较高的网络舆论阵地有什么平台, 有什么特点等。 要将网络舆论引导阵地主动地放在青少年所在的地方, 不能出现一些传统网络舆论引导的思路——舆情在网上,引导在网下[6]。而是要贴合青少年实际,在短视频平台(例如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例如微博、贴吧、小红书等)、通讯平台(例如微信、QQ、钉钉等)等加强把关制度,将负面网络舆情扼杀在摇篮之中,阻断传播渠道。我们需要建设多平台的传播矩阵走进青少年群体中,让青少年问有所答。以此来加强双向互动增加黏性,逐步建立社会信任,避免让青少年的舆论情绪被迅速点燃。

六、结语

一直以来, 我们经常忽视网络舆情和青少年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认为网络舆情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微乎其微,认为青少年不会将一些情绪反作用与网络舆情之中。但是在网络化的时代下, 青少年作为网民的主体力量让我们必须正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我们需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分析青少年阶层的特性,认识网络舆情阵地,细化舆情引导策略。只有把控好“点火温度”,运用好“助燃剂”,最后才可逐渐消除“燃烧物质”,以来坚固青少年在网络舆情中的意识形态安全。 虽然这对社会、政府公共部门和网信网安等专业管理机构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但这是我们绕不开也必须引导好的问题。

猜你喜欢

助燃剂舆情群体
高炉喷吹煤粉添加助燃剂生产实践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主任 贺仁龙:AI是工业互联网“助燃剂”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电子白板:英语课堂教学的助燃剂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