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在新疆高校的开发和运用现状探析

2022-02-17赵士城黄海英

传媒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疆红色资源

赵士城 黄海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如何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学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对培养爱国爱疆、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特殊价值。新疆各高校能够从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融合机制,强化了学校思政工作的深度和温度,为学生的思想领航掌舵。

一、当前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1.新疆红色资源分布广泛,东有红军西路进疆纪念园等,西有小白杨哨所等,南有库尔班大叔系列文化场所,北有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克拉玛依矿史陈列馆等,位于核心位置的首府乌鲁木齐更是集中了多处共产党人早期在新疆活动场所,保留了中国共产党在全疆各地治疆稳疆的实践足迹。

2.新疆红色资源种类齐全,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八路军驻疆办事处纪念馆、有解放伊吾县牺牲的红军烈士陵园、有为纪念个人为抗美援朝捐赠飞机的裕民县巴什拜纪念馆、有为南疆的建设付出青春和汗水的沙海老兵、有屯垦戍边的军垦第一犁、有绿化荒滩戈壁的柯柯牙工程等等,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从解放新疆到建设新疆各个时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迹。

3.新疆红色资源内涵丰富,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和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建设新疆、保卫边疆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团结精神、胡杨精神、兵团精神、油田精神以及在反分裂反渗透斗争中形成的忠诚奉献、敢于斗争精神。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运用的紧迫性

1.当前“两个大局”深刻演进,“东升西降”与“西强东弱”并行,两种制度、两种道路的较量更加激烈,高校历来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与我思想之战、制度之战、命运之战的重点领域。西方反华势力想方设法企图通过网络媒介抢占意识形态主流阵地,试图歪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消解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

2.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世界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使得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圆满举办了冬奥会等等,一件件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其爆发出的国家认同感、荣誉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空前高涨,为“五个认同”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大量鲜活案例。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极易引发共鸣,增强共识,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注入强劲的活力。

3.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逐渐成为网络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之一。各高校能及时转变思路,探索方法路径,深度挖掘本区域、本校的红色文化资源,或通过新媒体等网络手段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生教育活动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凝聚主流思想,把红色血脉传承好,让红色血液流入学生心田,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良好的精神力量。

三、新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现状

1.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整体上,各学校发挥人才优势,结合学校专业优势,不断加强红色资源研究的阐释解读,深入把握“红色资源”内涵,注重从历史价值深厚、教育意义深刻、纪念意义浓厚的人、物、精神上分类梳理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内涵及其时代价值。新疆大学充分发挥“抗大第二”的资源优势,依托校史馆对原新疆学院 (1935-1950)图书馆藏红色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和初步研究,挖掘早期共产党人在新疆的奋斗之路,并通过大学生演绎的话剧《林基路》,生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和缅怀。新疆师范大学依托中华英雄文化大讲堂,邀请李大钊之孙李建生、陈潭秋之子陈楚三、毛泽民外孙曹耘山为全校师生宣讲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对话交流的形式,讲述烈士们的光辉事迹,激发广大学子们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新疆医科大学建成“医者仁心、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挖掘凝练“新医精神”,突出展现冲锋陷阵的治病救人事迹。新疆工程学院是由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第二预备学校163名官兵转业到新疆时组建的新疆第一所煤炭院校,学校通过挖掘建校创业的奋斗历程,加强对建校史的深度研究,挖掘凝练“矿山魂”精神。伊犁师范大学建成“两园两廊两基地一云端”为主体贯穿整个校园的红色文化景观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了校园最亮丽的风景线。新疆农业大学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挖掘其前身“八一农学院”的精神内涵,继承和发展了耕读传统。喀什大学为纪念“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先进事迹,建成帕米尔雄鹰广场,弘扬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

2.积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展示方式。各学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展示方式、拓展载体形式,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更具有吸引力的党史教育精品,让展示出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润物无声”的育人资源,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耳濡目染中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新疆大学通过新疆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和新疆红色文化智慧平台建设,开展中国共产党新疆工作文献整理。新疆师范大学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由美术学院师生作画,系统并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红色记忆。新疆工程学院创新红色文化展廊展示方式,使用绘画作品,生动再现伟人生平和重要历史时刻,结合工科专业特点,引入中国科协主办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喀什大学正在筹建将红色资源通过全息投影、触控屏幕等展示方式,建成沉浸场景、多感官参与、智能感知数据化、突破时空限制等多种优势的集教学、展示、互动、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平台。伊犁师范大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建成百名英烈宣传栏、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宣传栏。各高校能够组织力量,深入挖掘本校初创至今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身边的人和事,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向广大学生展示形式更为多样多元、特色更为鲜明、事例更为鲜活的校史故事。

3.深化拓展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各学校坚持把红色资源融入师生思政教育全过程、各方面,深入拓展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实效。新疆师范大学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全面系统展现党的历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脉络和精髓,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基地现已成为自治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和党员教育基地;举办“英名与天山共存—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党史红课,组织学生自编自导展示毛泽民、陈潭秋两位烈士的革命故事话剧《澄光·莲辉》和舞蹈《囚徒歌》,推动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讲”,引导学生了解百年党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党史学习中来;建成VR实验室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VR教学馆,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学习,感悟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新疆农业大学将校史馆红色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各种活动中,通过仪式和文化活动凸显红色基因的传承和育人作用。新疆艺术学院结合学校学科背景和师生专业特长,重新编排演出著名历史话剧《日出》等红色剧目。新疆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参与“中共一大”情景剧表演,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形式,让学生真听、真看、真感受。新疆职业大学立足“新疆红色故事”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结合,拓展和延伸,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建成新疆红色教育VR资源。各高校师生能够将“学习强国”平台作为网络学习主阵地,“学习强国”逐渐变成大学生指尖上的“移动思政课堂”。同时,各高校能够充分用好官媒等公众号,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红色文化资源。

4.强化红色资源融合发展。各高校能够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因地制宜开辟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二课堂,让红色资源成为党课教师,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推动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新疆大学校史馆配合各大主流媒体拍摄专题报道,向全国宣传新疆大学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不断提升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新疆工程学院与当地收藏爱好者李新晨老人联合建成党史教育经典文献展厅,共展出老人收藏的6000多册红色书籍,其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有2000多种不同版本。伊犁师范大学深入开展与学校相关的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和梳理,对红色资源现状做到“成竹在胸”,让红色资源“挺”起来。

5.发挥志愿服务团队的作用。各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通过招募校园志愿者讲解员和老教师、老党员现身说法,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各高校积极邀请参与学校初期建设的老教师、老党员向师生做宣讲报告,讲革命传统,讲建校历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将“活教材”融进课堂和校园活动,增进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四、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还有待进一步加深。各高校因地理位置、学科背景、经费保障等原因,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及展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新内容和新特征把握不够,对红色资源的底蕴和内涵研究探讨不够深入,无法全面展示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全貌,影响了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表达。

2.还需不断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方式。目前,各高校红色资源展示方式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限制,展示方式多以图片、文物、文字为主,例如橱窗展示、静态观光,展示形式单一,缺少多媒体、幻影、光电声、3D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同时,在展陈参观过程中,仍然局限于“观光式游览”这些参与度极浅的方式上,现场缺乏互动和体验元素的设计,使得红色文化资源所在高校的整体环境氛围和功能方面所体现的活力和震撼力不足,因此在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方面还存在欠缺。

3.还需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目前各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基本在课堂上完成,在开展红色资源教育的方式手段上如果仍然停留在以往传统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那还没有真正转化为教育资源,无法收到教学共鸣的效果。

五、对做好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的意见建议

1.强化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共建。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就是社会公共资源,各高校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紧密联系、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各校间红色资源共享共建机制,通过红色文化资源联动、有机串联,互相参观学习,共同开发利用,让各校的红色文化资源互相“走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资源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2.创新红色故事宣传方式方法。当前的大学生思维活跃,信息接受渠道丰富多元。各高校要发挥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解说团、宣讲团队伍的作用,运用符合当代大学生语境的语言,用青年的语言讲好红色故事;同时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宣传平台,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开辟红色专栏,运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精神,开辟红色文化阵地,抢占主流文化阵地,让红色文化的学习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常态。

3.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要让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出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其更具吸引力,让青年学生乐于接受,各高校要发挥人才、科研优势,挖掘各课程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强化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力度。

六、小结

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的开发已由“天女散花”的孤军奋战发展到“百花齐放”式的整体推进,新疆各高校能够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挖掘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等多种手段,让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里网上网下随处可见,真正做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入脑入心,形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势态,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为青年学生的“五个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稳定的思想基础,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新疆红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