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失与回归:基于灾难报道中人本价值的思考

2022-02-17

传媒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关怀

陈 欣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始终经受着各种灾难的侵袭,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不断和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进行对抗而书写出的历史长卷。单就进入21世纪以来,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也面临着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严峻挑战: 从2003年SARS疫情暴发到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0年玉树地震,从2010年伊春空难到2022年“3·21”东航MU5735空难事件,还有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2015年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事件、2018年长生狂犬病疫苗造假事件、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等等,我国面临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安全等突发状况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这些突发事件极大地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同时也侵扰着公众的正常生活。

突发性灾难事件一旦发生,则会迅速引发全社会层面的广泛关注,因其突发性、公共性、多变性等自身特性使之具备了极高的新闻价值,成为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进步,公众也开始趋于理性,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也变得更加从容和开放,媒体在不断健全自身的同时更要积极正视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灾难新闻报道概述

(一)灾难报道的界定

灾难事件一般分为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两大类[1]。像地震、海啸、洪涝、干旱等来自于自然界而并非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我们一般称之为自然性灾难; 社会性灾难主要是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所引发的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比如战争、病毒流行、恐怖活动等。无论是自然性灾难还是社会性灾难,灾难本身就具有很强破坏力、超强震撼力和极强影响力,因此会迅速引发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热议。灾难新闻报道即对突然发生的事故或灾害而进行的媒体报道活动,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在逆行中用笔尖记录世间冷暖并努力寻找真相的职业理想体现,长期以来都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本价值的内涵

在西方,“人文精神”一词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价值内涵的实质就是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基本尊严,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坚守人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在新闻报道中人本价值的体现也是检验媒体工作者职业素养的试金石,新闻人在追求事实真相和实现新闻价值的同时,其报道也必须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

(三)人本价值对新闻界的意义

1.人文关怀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也在不断转型。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既有的社会价值思维体系在不断偏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层见错出。此时新闻媒体更应该承担其社会责任,媒体人则应当做好转型期社会价值导向的掌舵人,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努力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融入科学、融入理性,为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贡献。

2.人文关怀是媒体公信力建构的重要途径

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因为其传播速度快,给各个国家的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不仅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也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因此媒体在客观进行新闻报道的同时,要提升媒体自身的人文关怀,及时通过信息传送对公众的负面情绪进行安抚,消除民众心理问题,维护社会安定,这也是媒体在自己的战场为疫情防控作出的重要贡献。在这场抗疫斗争中,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遮风挡雨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事迹和情怀,需要向社会传播,新闻媒体要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好相关的新闻报道[2],用充满人文关怀、带有情感温度的作品去温暖这个寒冬正在和这场战役作斗争的每一个人。 疫情无情,但记者笔下的很多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让这个寒冬多了一抹暖色。有位“95后”小护士,才二十出头,她说自己是瞒着父母报名过来的,记者让她在镜头面前向父母报个平安,她的那句“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让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无不动容。这些在大灾大难面前有人文精神、有责任担当的媒体,才能真正成为救灾的力量,成为公众的减压阀,成为社会的稳定器。人文关怀是媒体公信力重塑之本,公信力是新闻媒体的生存之本[3],有公信力才会有媒体核心竞争力。

二、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错位

(一)灾难报道中缺少人文关怀的种种表现

在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的大环境下,个别媒体有时会为了视觉刺激或者经济效益,传播那些具有强刺激观感的血腥照片或者视频去博眼球,引起所谓的轰动效应;有些媒体为了抢占新闻资源,抢发独家新闻,只对事件自身聚焦,个体命运在记者眼里非常渺小,对受灾者的心理以及遇难者家属的心情等方方面面关注甚少;为了抢夺第一现场的一手资料,追求新闻事实的新鲜性和时效性,有些媒体甚至会不顾职业道德去侵扰受难者及其亲属,不合时宜地追问事件的细节,对当下感受刨根问底,完全不会设身处地过多考虑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情况,给受访者造成二次伤害; 有些媒体的信息传播不仅没有起到安定社会、正向引导的作用,反而充当了谣言的放大器,在没有任何数据支撑和实地调研下就大肆报道治安混乱、哄抢物资,给民众营造焦虑,有些报道内容低俗化,报道方向低俗化,违背了一个新闻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要求。

(二)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1.缺乏生命至上理念

以人为本,这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前提,也是新闻报道的追求。但某些媒体为了抢占新闻,或是达到吸睛效果,往往会毫无下限地去挖人隐私从而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因为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的尊重,这种缺乏生命至上理念的报道往往会产生反效果。 例如某年夏天十多人因为高温而离世,如此沉痛事件却被某媒体称为“酷毙十余人”,这种强行加梗的行为引起受众的反感和不适。新闻工作者应该秉持起码的作为人的善心和同理心,尊重生命,尊重新闻工作这个职业。

在灾难来临之时,作为新闻媒体人要始终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始终坚持人本价值的理念,一切的新闻采写都应该以“人”作为报道之本。对于评判一个灾难性报道是否成功,除了新闻工作者全力以赴地挖掘出更多地具有价值的新闻现场细节和线索,更重要的是没有违背其新闻道德伦理。在灾难事件面前,每一位媒体工作者要时刻谨记我们虽作为新闻人,但首先是“人”。

2.看客式的冷漠

当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一些媒体人在做相关报道时往往缺失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尊重,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了新闻人职业道德的沦陷和其对新闻伦理的漠视。新闻人的专业主义是我们要做客观、公正、理性且平衡的报道[4],尤其记者在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理性且客观的报道才是受众最需要和最想看到的,更是记者自身职业素养的直接体现。但理性并不等于无情,冷静也并不等于冷血。

3.经济利益的驱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媒体不可避免地被大环境所影响,媒介生态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如何生存下去成为了媒体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因此,部分媒体关注的重心不再是普罗大众,转而去服务的是可能为之带来商业利益的群体,媒体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变得日益商业化。《旅游新报》将灾难报道娱乐化的做法,实在是毫无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最终被停刊整顿。

三、灾难报道如何凸显人本价值

(一)坚持最小伤害原则

灾难事件发生后,媒体记者在现场做新闻报道的时候要始终贯彻最小伤害原则。 最小伤害原则就是要给予任何人以尊严,对待受难者及其家属永远怀有尊敬、尊重和同情。它要求:对灾难中遭受伤害的人抱有同理心;在面对儿童和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时,要注意对其隐私的保护和心理的慰藉;尽量不要窥视他人的生活,除非其可能伤害社会利益;不以低俗和猎奇为目的进行报道[5]。

遇到灾难性事件,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鲜活的事实信息,抢具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的职责。但同时也要时刻警醒自己,任何情况下都应将人的生命和人的尊严放在首位,抢新闻重要,抢生命更重要,具有人文精神的新闻报道才能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注意采访方式,不要侵扰悲痛

媒体工作者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准确且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既是职责,更是资本。在灾难发生后,灾难现场对受灾群众的采访常常成为各家媒体抢占头条获取关注的流量密码。广州小悦悦事件,当时有一些媒体不断逼问小悦悦的父母,会问一些诸如为什么当时没有看好孩子或者能不能回忆和描述一下当天事件的详细经过等问题,毫不顾及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父母的心理感受,只是一味地追求信息的轰动效应,这种没有职业操守的报道方式其实就是对受访者的一种二次伤害。 此时记者应该注意采访的方式,做到不侵扰悲痛。

(三)对于“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

新闻记者在面对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时候,则更应在个人隐私、心理健康保护等方面想得更为周到一些,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避免他们再次受到伤害。报道对象是未成年等弱势群体时,一定要注意分寸感,斟酌表达的方式,少一分细节多一分关怀才是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的精神内核。

(四)报道价值让位于人本价值

作为媒体人要时刻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在重大灾难性事件面前,要用自身的专业素养有效地进行判断,满足大众对于动态新闻信息的迫切要求。但是,我们不能把传媒职业当成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忽视了传媒人自身所需要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灾难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新闻从业人员不应仅从关注度或轰动效应出发,而是应秉持人文关怀的理念,在报道的温度和深度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南方周末》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大地震现场报告》中的“死亡之孤”“闭绝之境”“传播之道”等九个专栏中以三十余篇新闻报道,给受众传递最新的抗震救灾信息,及时消除恐慌,充分发挥出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从而实现全方位、多角度、高水平的新闻报道。这种全面且专业的报道是新闻媒体人职业素养的绝佳展现,也是快速提升媒体影响力的重要路径。

(五)人文精神贯穿舆情工作始终

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媒体更要在此时此刻坚守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出健康和谐的舆情环境,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杜绝媒体集体失语现象的发生。 相较于负面信息,民众更为关注的是媒体应对负面信息的对策和态度。2021年7月郑州发生了特大暴雨,官方媒体如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都及时站出来积极辟谣疏散不安情绪。此外,各大媒体将报道的视角投向了现场救援情况、伤亡人数等众多民众急切关注的新闻点上,在紧张的舆情环境下,用充满人文精神的报道传播出了新闻人的光与热,发挥出了媒体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新闻媒体人的职业素养中最基本的规范之一就是要时刻保有人文主义关怀。美国职业记者协会(SPJ)在《SPJ伦理准则》当中曾这样讲:“我们的新闻报道可能会对一些特定人群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不是正向的,因此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同理心。我们要认识到采访和报道可能会引起被采访者的不安,特别是对待儿童和初次接受采访者,我们更要谨慎,不能为了获得一手新闻而令被采访者受到伤害。”这是值得我国媒体工作者加以借鉴和反思的,坚持人本主义,尊重个体,理解他人,在生命面前我们始终要有敬畏之心和悲悯情怀。记者在做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相关报道时,要时刻关注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秉持人文主义的观念,这才是作为新闻媒体人的人文精神实质。

猜你喜欢

灾难新闻报道关怀
雷击灾难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