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对农民群体阅读的关注及成效*

2022-02-17张书美张改美

图书馆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众图书农民

张书美 张改美

(1.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昌 330022;2.高邮市图书馆 江苏高邮 225699)

民国时期的乡村社会,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农业社会变迁。陈规旧制的束缚与新生产方式的冲击,为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已超升至最高状态;解决之切,迫不及待”[1]112。传统的乡村社会教育也变得千疮百孔,呈现衰败景象。农民识字者寥寥无几,“真正受义务教育者,不及百分之二”[2]118。民国知识分子在面对严重的农村问题时,满腔热忱地提出了各自主张,掀起了影响一时的乡村教育思潮及建设运动,然多以失败告终。因为脱离乡土社会实际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必然是无花之果。而萌芽于清末民初,勃兴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众图书馆,以全体民众为施教对象,无区别地对待每一位读者,在城乡大地积极开展弹性阅读服务,成为名副其实的“以图书为中心的民众教育机关”[3]5。它自觉地将破除农民蒙昧,启迪民智视为自身使命,对僻居乡间的农民群体阅读予以较多关注,成效显著。

1 民众图书馆关注农民群体阅读之因

1.1 大背景: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危机重重

晚清至民国时期,我国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经济凋敝在农村尤甚。劳动力流失及战争破坏,使得农村经济急剧衰落,乡村教育也几近停顿,农民处于困苦蒙昧状态。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先生认为我国农村问题的最大病根在“愚、穷、弱、私”,而其根源在于“中国教育不能普及”,特别是广大农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中国几千年来,民众教育根本没有人注意,中国过去的教育完全是士大夫的教育,这整个民众伟大的力量,从来就没有人发现过,也没有运用过。中国民众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4]因此他主张通过平民教育的手段来改造中国社会,实现“民族再造”的使命。

然而,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近代以来创办的各类新式学堂多半设置在城市及沿海沿江地区,农村则很少涉足。1912 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系统令》规定“初等小学校四年毕业,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得入高等小学校或实业学校”[5]186。同时颁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初等小学校由城镇乡设立之”[5]188。尽管城镇乡村均允许设立小学校,并推行义务教育,但是由于民生凋敝,有能力设置小学校的乡村少之又少,义务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即便是有些地方设立了小学校,“然此种学校大都设备简陋,教员资格不合,毕业生程度低劣”[6]。

此外,20 世纪20 年代以后的新式教育也进一步加深了乡村教育危机。“……将中等以上学校集中都市,而使乡村青年不能不向都市求学。……所以三十年来新教育在数量上可言成绩者只有都市的教育,内地乡村则反而日趋日下。”[7]8-9那些受了新式教育的乡村子弟,也很少重返乡村。所以,新式教育不仅没有改善乡村文盲众多的状况,“反而发生了一种副作用,成了吸收乡间人才外出的机构”[8]。这种新式教育的城市化、贵族化,极大地阻碍了民众接纳新式教育的可能性,农民绝对贫困化更消解了新式教育的努力[9],下层民众受教育的机会日益减少。即便是有着“社会教育机关”美称的图书馆,城乡差别之大亦令人慨叹。时人赵建勋先生愤言:“我国近年图书馆事业,虽然由落后而走进昌兴的时代,但设施上大多偏重于都市,这种现象在普及图书教育上不能不说是畸形的发展。”[10]

1.2 行业使命:图书馆界就发展乡村图书馆形成共识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危机令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以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的时代精英深入乡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村教育,影响盛极一时。然而轰动效应过后,成效迅即随风而逝。因为受教育的农民一旦离开学校和补习班,因没有相应的阅读对教学成果予以巩固,学得的一点点知识很快就化为乌有。“近年以来,虽有平民教育、农村教育等等有利农民之运动,但皆局部改造耳,殊不知若圕范围之广大,改造民众之入微也。是故欲养国魂,则非圕不可;而又非乡村圕不可。良以城市中之圕,犹如锦上之花;而乡村间之圕,实似雪中之炭。”[11]124-125由此可见,在乡村设立图书馆才是真正解决乡村教育缺失问题的良方。

以“研究图书馆学术,发展图书馆事业,并谋图书馆之协助”为宗旨的中华图书馆协会,对农民教育问题也颇为关注,曾在多次年会上予以讨论。如在第一次年会上通过了《呈请教育部通令全国各县市镇筹设实用通俗图书馆案》和《请转咨教育部在各省市乡镇设立公共图书馆以备普及民间教育案》。理由是“要得教育普及,非各处设立图书馆不可。因为图书馆是社会的良友,教育的良师”[12]124。有了图书馆的设立,可以矫正社会的腐化,而教育方面亦可免除人工教授。长此以往,一个国家不振而自振矣。所以提倡教育者,必先提倡图书馆,因为它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1933 年第二次年会上,中华图书馆协会对乡村图书馆建设的疾呼更是振聋发聩:“我国以农立国,国家之根本在于农村。……今后救国方策,自以开辟此一片荒土,拯拔大多数国民之蒙昧与困苦为先务。……至于蒙昧之启发,则民众圕之责也。此种事业之倡导,吾辈圕界同仁,固应当仁不让,振袂奋起。”[13]1-2中华图书馆协会在该年会上,通过了《各县立图书馆应推广其效用于四乡并各就环境需要提倡生计教育期收宏效案》《呈请教育部通令各省市县在乡村区域从速广设民众图书馆案》《建议中央通令各省于各宗祠内附设民众图书馆案》[13]39等多项促进农民教育的提案,试图通过图书馆行业的努力来增加农民阅读机会,改善农民知识结构。

在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呼吁下,中国图书馆界迅速掀起了一场以“增长农民知识,改善农民生活,改进农村社会,增加农业生产”为愿景的乡村图书馆建设热潮。

1.3 有教无类:民众图书馆的内在平等特性使然

萌芽于清末民初的民众图书馆坚持服务的平等性,其在服务对象的选择上,并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贫富等的限制。关于民众图书馆的平等特性,民众图书馆学家们各有表述。如谢春满认为:“它的对象是全社会的民众,它的使命是使全社会各阶层的民众都得到求知的机会而获得她们生活上所需要的知能。所以不论老少,不论男女,不论贫富贵贱,都平等的享有教育均等的机会。”[14]256-257徐旭先生认为,民众图书馆“是全体人民的图书馆,凡属圆颅方趾,不论其智、愚、贫、富、老、幼、男、女均可进馆享受服务”[3]2。李小缘先生则认为民众图书馆是“民享、民智、民助”的民众教育机关,“无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贫贱富贵的人,都很欢迎去看书,没有阶级的区别”[15]。

民众图书馆平等服务所有民众,对于普及文化知识和提高民众文化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杜定友对民众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曾予以充分肯定,他说:“除了一般学校图书馆及公立图书馆外,对于社会教育有直接贡献的就是民众图书馆。以图书为中心,以辅导式教学为途径。‘一切以民众为主的,并不限于某一种读者。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得到满意的利便和享受。’”[16]16民众图书馆与生俱来的平等性是其关注农民阅读的内生动力。

2 民众图书馆关注农民群体阅读的举措

2.1 建设农村图书馆,扩大阅读范围

民国时期农村破产,经济恐慌,已成全中国的普遍现象。对此有识之士提出,“欲挽此狂澜复兴农村,势非从推广农村教育,增长农民知识,改善农民生产技术不可”[17]17。推广农村教育虽说可以办夜校、识字班等,但即便办了夜校、识字班,农民毕业后如果不能保持阅读习惯,不能经常阅读书籍,识得的几个字也会很快忘光。而民国初年全国图书馆数量有限,且多集中在城市,“至于农村设立图书馆者,则极属寥寥,所以图书馆的利益,不能普及到农村。因此一般民众对于图书馆不能有明了之认识,而不知来馆阅书”[17]17。

改造乡村重在启迪民智。如果在乡村多建民众图书馆,则可以给一般以农为职业的人们,提供自由获得农业常识及生活所需知识的场所,“使一般农民广被教化,洗雪文盲的耻辱,这是乡村民众图书馆意义所在,也是他的主要归宿”[18]11。“在今日推行议政的高潮中,农村图书馆更有其重大的意义,因为学校是有固定形式和科目的,而图书馆是包括社会上各方面的知识,其伸缩性不知比学校大若干倍。”[17]17所以,各地欲推行农村教育,首宜注意建设农村图书馆。

如河北井陉县教育会呈请县府拟由各乡设立民众图书馆,“农暇时可供民众随时阅览,以增知识,且花费无多,效力甚大”[19]。县府指令照准,并通令各乡乡长学董酌量筹设。浙江鄞县农会为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及促进农村发展,也议决筹设农民图书馆,并在农村开展巡回文库业务,“多采购关于农村图书,轮流巡回以供各区乡农阅览,俾资普及农民教育”[20]。北平香山乡村民众图书馆由于组织有素,书源充足,“香山民众来馆阅书者非常踊跃,该馆自开幕以来,各部统计闻之惊人。四个月中阅览人数竟达七千一百七十人,图书借出一千零十三册,图书总数阅览为一万零十四,可见香山民众求知之一般”[21]。在乡村能有如此一方净土,为乡民谋福利增知识,实乃乡民之福。

浙江省教育厅更“因省立图书馆之请”,于1929 年12月12 日通令各县筹设乡村图书馆,以为各省之首倡[22]32。杭县政府积极响应,特别制定了《杭县乡村图书馆组织规程》,明确乡村图书馆当以“发展乡村文化,增进民众知识”为宗旨[23]22。民众图书馆的使命之一是破除蒙昧,启发民智。任何时期,最缺乏知识和最需要知识的都是处于社会底端的农民,如果不能对农民的知识需求有所满足,图书馆的使命便不算完成。

2.2 做好乡村图书馆宣传,吸引农民进馆阅读

做好吸引农民阅读工作事关重大。民国图书馆学家李钟履曾说“治圕者,乃书与人之媒介也。书之不得与人接近,非书之过,人之不能与书相亲,亦非人之失,盖皆治圕者服务之不热诚耳。”[11]179图书馆的使命最重要的有两种:一是供给研究;二是启发民智。在全民中谁最缺乏知识,当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苦大众”。“如果农民不能同圕发生关系,那便是以全民为对象的圕的难关,没有攻破。极言之,是圕事业的一个惨败的记录……通俗化的圕,它的大多数的顾客是农民,圕不能同农民发生关系,便是拒绝了顾客。”[24]410

具体来说,乡村民众图书馆可通过张贴标语,营造阅读环境,面向农民作时事报告和书籍介绍,以及联合乡村教师、受教青年、旧学宿儒等乡间知识分子,对图书馆进行广泛宣传,吸引农民利用余暇时间到图书馆阅读。此外,农民识字处、问字处、代笔处、农民参考部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图书馆起到了宣介作用。总之,乡村民众图书馆“决不能因循保守,而必须对社会取着攻势,用种种可能的方法,使各界民众来馆应用者日见增加。……学校各有其确定的学生,我们很幸的有无限多的学生,只要我们向大社会中去吸引过来”[25]30。

2.3 开展阅读指导,帮助农民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农民对于识字读书总有天生的畏难心理。乡村图书馆要使一般知识程度不高的农民源源不绝地来馆阅书,在教育未普及的民国,着实有点困难。居此情形之下,办理乡村图书馆者需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农民的阅读兴趣,促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比如因材施教式的阅读指导、激发阅读兴趣的读书竞赛等等。

图书馆书架盈列,琳琅满目,但因阅者的兴趣、学识水平及需求各不相同,如何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选到最合适的书,就成了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乡村,这种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乡民大部分时间都忙于生计,偶有的闲暇时光就显得格外宝贵。民众图书馆管理者对于每一位走进图书馆的农民都要抱以最大的热情,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指导,使他们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书籍。诚如时人孔繁根所言:阅读指导虽不是唯一的良法,却是一种可以纠正农民不良读书习惯的良剂[18]19。如果农民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的兴趣变得浓厚,那么学识水平便会因此而提高,其他的一切民众教育事业皆可水到渠成,他们“自然会用理解去接受,迫切去要求,然后合作也,组织也,农业推广也,地方自治也,都可一一毫无阻力而能兴举”[26]424。

2.4 在农村开展图书巡回服务,让知识下沉民间

李小缘曾就图书馆与民众知识获取做过精辟阐述,他认为:不要将图书馆看成学者的专用物,它是平民知识的唯一简便而又稳妥的泉源。“人人皆有资格为读者。皮匠,铁匠,小工,瓦匠,木匠,学生,住家的,有钱的,无钱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没有界限一齐欢迎。”[27]377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图书流通法,让图书下沉到民间去,而不是坐等民众来接近图书,这样才不会使民众感到图书馆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境域。但如何才能将图书流通到底层社会,流通到农民这一社会弱势群体手中,这是很现实和很紧要的问题。“如果人民因朝夕工作太忙,路途太远,不能到图书馆取书,图书馆为普及这班人起见,便想出法来把书送到他们手里。方法也很多,或选择人烟稠密的地方,设分馆,或临时机关,像中国现在的邮务代办所一样,或用长途汽车,管理员每日去一次,周巡各地。我们或者以为这巡环文库是多事,可以不用的,殊不知农民乡民所得的益处是无穷的。”[27]390乡村教育的普及与深入,需要图书巡回等弹性流通服务的助力。

如浙江杭县为推动县市图书馆下沉农村,特别在1931年浙省地方教育行政会议上提出了“县市图书馆应采行弹性组织”议案,认为“图书馆为推进社会文化之重要机关,但在乡村尚未能普设简易图书之今日县市所设立之图书馆,应尽量采取各种流通之式,使各地方于无形中均具有图书馆之分设机关,然后乡村民众与各种自治团体,随时获得智识上之进修,因此县市图书馆应采行弹性之组织(议决)通过”[28]22。陈训慈先生认为,民众图书馆是指“一切通俗性的县市区立或私立图书馆以及民众教育馆的图书部,也可以包括民众俱乐部之图书部及通俗书报处等在内”[25]25。据此可知,杭县提案中的“县市图书馆”应属于民众图书馆范畴。再如金门民众图书馆设立后,在欢迎各界到馆免费阅览之余,复又设置巡回图书箱以便轮流借给金门各乡村,以冀文化普及[29]6。

中国农民的阅读惰性,要靠民众图书馆来扭转乾坤,难度之大可以想象。因此,民众图书馆除了通过上述举措关注农民阅读外,还特别要求乡村民众图书馆员应具有牺牲的精神及和善的态度,“希望政府社会对这种事业更多予以匡助,尤希望服务民众图书馆人员一致加倍的努力”[30]49,要惬意地吃尽人间的苦味,和农民打成一片。唯有如此,才能使乡村民众图书馆事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甜蜜的果。

3 民众图书馆关注农民群体阅读的成效

3.1 开启民智:增加农民读书识字机会

民国初年,农村处在集体衰落、秩序紊乱的状态,大多数农民目不识丁,缺乏改进生产的能力,经济困难,麻木不仁,“信账不会写,报纸不会看,世情、国事全然不知,是非真假弄不清楚,受了欺骗,还把别人当作好人”[31]。这样的生活及精神状态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担忧,如梁漱溟号召教育界行动起来,去乡村贡献智慧,建设正常形态的农村。民国时期,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确实下沉到农村,去开展平民教育等种种有利于农民智识的运动,但皆属局部改造,影响有限,农村教育还得另寻他途。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总机关,其设立目的可分为服务知识分子研究及普及民众教育两种。就民众图书馆使命来说,其普及教育的功用性更强,启发民智是其急务,因为都市当中有大规模的图书馆和各种教育设施,市民受教育的机会很多,而乡村民众多半没有这种机遇。所以,在交通不便风气闭塞的乡村,设立民众图书馆以开启民智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其实,在民众图书馆之前,无论是藏书楼或是旧式图书馆,与底层民众特别是农民之间都有一层隔阂。而民众图书馆的设立及其亲民作风,则引起了农民的好感,赢得了农民的信任。识字处、问字处、代笔处等的设立解决了农民急需咨询的生活问题,继而以生活提示、时事报告等获得农民好感,进而运用团体组织增进农民之间及农民与图书馆的关系,利用流通的方法把书送到农民身边。民众图书馆人是真正脚踏实地来做事,“绞尽脑汁为图书馆想出路,真诚地跑进农民的队伍、牺牲自己的个性去将就劳苦大众”[24]425。民众图书馆凭着周密的计划、极大的耐心、坚韧的决心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手把手地把民众(包括农民)领进知识的园地,让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触摸到了更先进的技术,感受到了新生活的召唤。

3.2 改善生活:提高农民生产技能

长久以来,乡村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形态,乡村教育也始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匡时救世作用,在乡村教育上的表现尤为明显。“求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32]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乡村问题逐渐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中国近百年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破坏史。”[33]乡民大多业农,他们对于农业都是沿用旧法,凭着个人的经验从事生产,科学知识无从获得。尤其是在国内农业专家缺乏的时候,指导乏人,唯有设立图书馆,对于农业方面的书籍和常识,尽量设法灌输到农民头脑里,才能作改进农业的企图[18]12。“我国农民占最多数,徒以无丰富知识,所以农业日渐落伍。……故欲救我国之贫弱,舍提倡农工业而未由,而我国财政艰窘,一时难以普及机器农工业,故拟一方灌输农业知识于民众,以俾农业生产日渐增多。一方利用农暇灌输工业知识于民众,以俾工业生产亦日渐增多,以救我国之贫困”[13]35,具体可按各县所划自治区,或学区,各设图书分馆,或巡回文库中心处一所。“除备民众常识等图书外,并尽量购置农业工艺等书,以备民众研究。……至各区齐办或轮办,应按各图书馆之经济力酌量进行,务以全县民众普遍得到农工知识,农工技能而后已。”[13]35

如广西省普设民众图书馆委员会根据农民特点拟定了有针对性的图书目录:一是农林、畜牧、手工业、商业经营等生产教育类读物;二是公共卫生、家庭卫生、个人卫生等健康教育类读物。民众图书馆委员会还通过图书巡回流通办法,把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技能的图书送到农民身边[34]53-54。系统且针对性强的图书,对于农民生产技能提升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富有积极意义。另如浙江杭县教育局,鉴于乡村教育不普及的现状,为推行自治农村建设,扫清生产技术障碍,“在教育破产经济竭蹶之秋,对于乡村教育进行积极,不遗余力,藉为灌注科学,改造农村之张本。乃于第二区大六乡七贤桥地方,设立乡村图书馆,并委任何宝珊为馆长。除拨开办费外,逐月津贴经常费若干”[35]。

农民知识结构的改善,尤其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有个逐步积累改进的过程。民众图书馆试图通过提供相关的专业书籍,达到改善农民农业知识结构的目的,实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

3.3 陶冶民风:保存乡村文化

民众图书馆不仅是民众教育的一大机关,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枢纽。“一部分民众图书馆,还有一可喜的现象,就是除去担负推广阅览辅导读书之责任以外,又能兼顾乡献之征集与编纂”[30]45。如:浙江海宁第四区立民教馆图书馆有编纂海宁文献之举;泰顺县立民教馆则竭力征集乡贤遗著;汤溪县立民教馆图书馆,为发扬本邑地方精神,注重编辑本县民间文学等[30]45。吴培元在《民众图书馆设施法》一书中特别提及了民众图书馆对地方文化的保存责任:“中山先生力主恢复民族精神,而我国民族精神之所寄,非图即书,所谓:‘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其所以激励后人,裨益文化者,当非浅鲜,故民众图书馆应设法保存吾国粹,以期振起吾民族的自觉精神!并对于民众图书馆所在地的文献,尤须特别设法保存。”[36]

地方文化是根植于当地生活并世代传承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积淀。乡村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一种,它源于自然,朴实无华,既融合了乡村山水环境,也糅合了乡村历史变迁,体现出浓郁的乡村人文和自然特色,蕴含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民众图书馆注意乡村文献的收集保存,并供给农民阅读,意义深远。目的是用身边熟悉的前贤故事激励农民效仿,用先进的民族精神激励农民觉醒自强,用厚重的乡土历史激励农民爱国荣乡。当民众置身于充满浓郁乡土风情的民众图书馆时,那种耳濡目染的教育熏陶是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更容易激发农民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乡情民风也在这乡土文化的阅读中得到了无声陶冶。

4 结语

乡村教育始终关系到乡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成败影响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民国时期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办好乡村教育成为每个时代的迫切要求。从农民心理及经历来说,他们对于识字读书总有天生的畏惧心理,如何吸引农民走近图书主动阅读,是图书馆人永恒的追求。作为民众教育总机关的民众图书馆,用和善的态度,坚定的意志,弹性的流通服务,主动走进农民队伍,通过因材施教式的阅读辅导来消除农民畏学的心理,通过图书巡回流通等方法让书籍下沉到民众中去。民众图书馆关注农民群体阅读的种种举措,对民国时期农民蒙昧的破除与智慧的启迪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当今乡村文化振兴也不失其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民众图书农民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