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
2022-02-17姜文萍宋翔洲
姜文萍 宋翔洲 冯 涛
1.河海大学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210024;2.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4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资源宝库和战略空间。21世纪,人类进入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战略空间探索的新阶段,海洋在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世界多国将战略重心逐渐向海洋倾斜。
当前海洋科学学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海洋科学的研究重点更加倾向于资源、环境及国防等与国际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研究方式趋向于全球化、人工智能化。此外,随着海洋科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也在不断深入,发展起来了涉及海洋药学、海洋能源、海洋气象等众多新兴方向,正是这种海洋科学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使得社会对海洋科学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需要大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海洋科学专业人才,为科学规划和利用海洋资源以及顺应海洋科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建立了坚实的人才队伍。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涉海专业院校作为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河海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自2008年设立以来,一直立足于保障国防安全、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及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等对海洋科学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明确了“进军深海大洋,探索学科前沿,服务海洋经济”的学科发展战略,突出了物理海洋学优势,协调开设了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等学科,并持续积淀了海洋科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同时不断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课程体系在经历了多次优化之后,力求最终达到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今后培养更多海洋科学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现将河海大学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成果总结如下。
一、明确海洋科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
21世纪,随着海洋探索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积累了海量、多源、异构的观测数据,加之人工智能、大数据、气候模式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全方位、立体化、高效率、多学科交叉的海洋探索对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迫切地需要培养在数据密集型和基础性海洋科学研究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的、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海洋科学专业人才,这是当前涉海类高等院校的首要责任。
此外,江苏省是一个海洋大省,最新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明确指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到2035年,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目前,江苏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于全国第二,然而,海洋经济却是其相对薄弱的环节。相比于广东、山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大省,江苏省在城市能级和海洋经济体量上,都无法与其经济强省的地位相匹配。为了适应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相应地要大大增加海洋科学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以提升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海洋认知能力为目标,面向行业和国家需求为导向设立了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海洋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坚持“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培养理念,明确了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独立创新能力、严谨科研态度、良好道德规范以及开阔的国际化视野的一流海洋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是海洋科学本科生教学培养模式优化的根本,需要始终贯穿于教学培养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二、明确海洋科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原则
在海洋科学本科生培养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高校主要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来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化、高效化和专业化目标。在明确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我们也应明确课程体系建设中总体需要把握的人才培养原则。
首先,需要明确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原则,课程的设置并非多门课程的简单集合,课程与课程之间是整体联动的,存在难易程度上的递进关系。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应该注意课程之间的互相搭配、互为支撑关系,低年级课程的学习应该为高年级课程打下基础,高年级课程应该在低年级课程的基础上内容更加丰富、专业性更强,以达到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目的。此外,同一层次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各门课程要在知识体系中担当不同的角色,使知识体系更加全面、完善,以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的。最终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内容覆盖更加全面、课程与课程之间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本科生课程体系。
其次,为了适应科教融合[2-3]、产教融合[4-5]、学科交叉[6]等新时代海洋科学学科发展的需求,教学课程的设置也应更加注重实践性。河海大学海洋学院领导通过走访多家涉海科研单位和部门,调研了其对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的需求。通过设置本科生实习实践课程以及聘请海洋业务部门、产业企业的专家做学院的兼职教授,进行相关实践课程的讲授,让学生所学更接近实际业务应用。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做学术前沿讲座和设置学科前沿研讨课程,以及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培养方式,从本科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海洋科学人才的培养需求。
此外,随着海洋科学学科涉猎的范围不断扩大,海洋科学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也需要紧跟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当注重把控好时变性原则,即注重课程内容的实时更新以及课程体系的实时调整。目前来说,学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整本科生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尽可能地保证课程体系建设和学术前沿进展的整体联动性,保障实时的教学成果及时应用到课程体系的建设当中去。
三、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培养模式的调整
为了面向海洋科学国际前沿、海洋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教育部与自然资源部在海洋科学学科的互补优势,坚持互利原则,通过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教融合”机制,河海大学海洋学院除了开设培养学生科研技能的专业课程和学科前沿研讨课程外,还聘请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多名专家来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做兼职教授,定期给学生讲授更贴合实际业务应用的专业技能。此外,学院还定期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开展学术讲座,使学生对海洋科学前沿知识有更广阔的认知,以达到培养学生紧跟海洋科学学术前沿和激发饱满的科研热情的目的。
为了适应新时代海洋科学产教融合的发展需求,学院培养方案中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方向课程,近年来又建立了具备支撑本科教学和科研功能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个人的实践能力。在校外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为响应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院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号召,河海大学海洋学院领导通过走访多家涉海科研单位和部门,调研了涉海用人单位对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本需求。通过联系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为了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发展特点,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增设学科交叉课程的专业必修课和相近交叉学科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听前沿讲座等方式,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学科交叉知识,达到了扩大专业知识面、融会贯通更多交叉学科领域知识的目的。
四、优化培养模式的实施流程和方法
在优化海洋科学学科本科生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中,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坚持并贯彻实施国家海洋科学专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重视实践、强调素质、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具备扎实的海洋科学专业理论基础和掌握学科前沿方向特色的海洋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此外,还针对当前现有的专业布局和学科特色优势方向,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学科前沿研讨课程等层次规划设计海洋科学本科生课程体系。具体地针对当前的海洋科学本科生课程体系,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实施了以下几点优化措施:
(一)高度重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通过问卷调查该学院师生,研究分析近年来学院课程设置及其在选课中存在的问题,取消受众面小的课程,精简重复章节的专业课程,并适时调整前沿性研讨课程的教学重点,梳理现有的教学内容并整合内容相近的课程,为学生自主性学习释放更多的空间和精力。通过走访多家涉海用人单位,调研当前社会对海洋科学人才的素质需求,增设培养相应所需新技能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强化与完善课程内容和学生知识结构,努力建设精品课程,健全实践课程结构,使各个课程知识点之间相互连贯,以达到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通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课程的设置始终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加大开展高水平的学术讲座的力度,重视学生学术视野的拓宽
为了拓宽本科生的学术视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直面专家教授讲述海洋科学学科前沿成果,不断开拓学生对海洋科学学科前沿发展的认识以及对海洋科学的探究热情。
(三)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实践活动,强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打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建立开放式课堂、翻转课堂等新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此外,学院成立了海洋科学实验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逐步建立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满足学生教学和实践的需求。学院还与校外多家用人单位建立联合实践培养基地,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培训使学生具备更好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注重本科生导师制建设
我院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继续实行导师制,对导师的职责做了重新强化和调整,对每个年级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做了详细制定。具体来说,本科生导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本科生导师需要注重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一年级导师应知道新生需要建立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端正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大学生涯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认识海洋科学学科四个方向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结合每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二年级导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所选方向的知识结构及其与相近学科的关系,指导学生选课和制订专业学习计划。三年级导师应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有考研愿望的学生制订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或者科学研究。
结语
目前,为了适应新时代海洋科学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内多家高校增设了海洋科学学科,海洋科学学科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建设也成为涉海高校十分重视的人才培养中的最重要一环。河海大学海洋学院经过对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明确了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原则,对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了优化,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通过优化调整课程体系、重视学术讲座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加强本科生导师制等一系列举措,使学生更早地树立个人发展目标,更明确自己成长成才的发展方向,也有更多的精力侧重于个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河海大学海洋学院面向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海洋人才的目标。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也是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关键领域。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一代代海洋人栉风沐雨、继续奋斗,谱写了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蔚蓝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海洋事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时代。新时代海洋事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强的素质要求,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海洋人才是我们加快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中的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新时代海洋人才培养的认识和实践还将继续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