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行动 大突破
2022-02-17黄琦
黄琦
小x准时七点半坐到学习桌前,想着那么多卷子有点儿烦,心想不如将乱七八糟的书桌整理一下。结果花去30分钟,虽然小后悔,但望着干净整洁的桌面,面露得意之色,吃块巧克力奖励一下!
随手刷手机,发现超喜欢的一位明星,情不自禁读起来。等把手机放回去,又过了10分钟,时间走过8点,这时略感焦虑,作业还没做呢,时间紧张,做起来!
拿出数学卷子,做了没两道题就卡壳了,脑子乱,没思路,有点儿烦!不如冲个澡,清醒一下。冲完澡,果然神清气爽,可是此刻已近9点……咋办?向灯泡发誓:不再拖延,马上学习。
数学太难了,真烦,扔一边不做了。拿出英语作业,刚做了半小时,困得上下眼皮打架,心想,如此熬时间,不如现在睡,5点起床做作业。小x定完闹铃后,安心入睡了。
可是,当再次睁开眼睛,已是第二天7点了,连早饭都没吃,就奔向学校….
大家都来吐吐槽:您遇到过拖延的学生吗?是怎样的情况?什么原因导致学习拖延?如何帮助学生走出拖延?
拖延(procrastination)指的是,尽管知道这种做法会给自己造成损失或带来负面影响,但仍自愿、不合理地延迟开始或完成预定行动方案的行为。学习拖延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有完成学习任务的想法和愿望,却在学习行为表现上将任务往后推迟,不能按时按质地完成原本规定好的学习任务,伴随着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
造成拖延的原因有很多,环境相关因素(如班级氛围、家庭环境)、任务相关因素(如任务结构)和个性相关因素(如人格特征)等均能够对拖延行为产生影响。研究显示拖延与更高程度感知到压力、抑郁和焦虑等一系列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相关,青少年学习中常见的拖延行为,常常是内心焦虑、成绩压力、低效能感等深层次心理的外在表现。此外,学习任务的性质,包括任务的形式和难度对中学生学习拖延影响显著,在提交时间和完成质量上,任务难度越大容易产生拖延倾向。此外,学生的时间管理、学习策略等也是影响因素。
停止拖延,行动起来!
停止拖延,行动起来!战胜拖延关键要靠自己下定摆脱拖延惯性的决心,从一个具体的行动开始,试着引导学生结合以下做法,在完成每一个微计划中,改善学习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一,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并且给自己一个期限,将任务的最终完成日期写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不是: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我要在一周内完成政治知识夹页的整理任务。
第二,将工作分出轻重缓急,并将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每一个迷你目标都要比大目标容易达成,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就可以有大突破。
不是:我打算要考前重点复习薄弱学科。
而是:我今晚在完成作业后,整理第1-2章的数学错题,明天早读朗读1-3课英文课文,中午默写单词,晚上整理数学3-4章错题,后天继续英语4-6课。
第三,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当你遭遇到第一个(或者第二、第三个)困难时,不要放弃,记住困难只不过是一個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不为放弃找借口,只为行动找办法。记住:站着想,不如慢着走!
不是:词典不在身边,所以我没办法写英语作文了。
而是:虽然没有词典,但是我可以将不会的词空出来,或先做会做的。
第五,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将奖赏聚焦于你的努力,而不是结果,不要追求完美,即便有些瑕疵也不用自责,别让自己陷入糟糕情绪中而失去做的动力。
不是:作业中有这么多不会的题,太糟糕了,怎么别人都能完成,唯我太笨。
而是:我已经做了一些,而且很努力地完成,不用自责。
第六,留意你的借口。不要习惯性地利用借口来拖延,而要将它看作是再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或者利用你的借口作为完成一个步骤之后的奖赏。
不是:我累了(饿了/很忙/很烦,等等),我以后再做。
而是:我累了,所以我将只花15分钟写完作业,接下来小睡片刻。
EARS询问
学习拖延行为往往使学生陷入消极认知、消极情绪、消极行动的恶性循环,任务积压—压力增大—缺乏信心—行动放松—预期失败—情绪焦虑—更难投入学习行动,慢慢形成了消极行为和思考的模式,更难走出拖延。
EARS是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和治疗的一种技术,强调来访者的成功体验(例外)、力量和建构解决方法,不是去分析问题,而是聚焦“没有拖延”的良好行为表现上,尤其在对学生进行第二次及跟进的后续辅导中,围绕学生“发生了什么好的学习行为”进行细致讨论,也就是鼓励学生寻找上次谈完之后,学习生活中所发生的例外,这些例外是建立解决方法的基础。一旦发现这些例外,就细致探讨例外,提炼并标注出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强化,增强成功和优势,鼓励学生再次尝试开始一个小的改变目标。
学生:这段时间还是拖延,尽管无数次在头脑中勾画过一幅幅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匹黑马的情景,可就是行动不起来。明明有一堆的作业,却总想先玩会儿游戏,再学习……我也知道长此以往成绩势必受到影响,可就是克制不住拖延,怎么总这样呀?!
(1)E(Eliciting)引出例外、引导学生讲出“没有拖延”的例外。
教师:你很想刻苦投入学习,期待成绩有进步,但就是行动不起来,这让你感到有点儿失望,对自己有些不满意。在过去这两周时间里,全都是这样拖延的情况吗,有没有不拖延的时候,或者有那么一点点学习行动的时候?
学生:嗯,偶尔还是有的,很少,大部分都是拖拉机状态。
(2)A(Amplifying)扩大、详述例外,首先要学生详细陈述例外,然后说明例外发生时二者有何不同,再进一步探讨例外如何发生,尤其是学生在例外发生中的心态等。
教师:哦,你能具体说说吗,描述一下那个“不拖延”的情景,感觉怎么样?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什么情况下?做了些什么?学习行动是怎么发生的呢?
学生:就是那次班主任狠狠训了我,之后那节自习课效率就很高。
教师:很多学生在挨老师训后不开心、闹情绪,你怎么会在挨训后学习效率高了呢?你当时感受如何?她说了什么?那你又怎么样想的?
学生:当时很难受,说我让她失望,在她心目中我一直都聪明、懂事,结果没想到除了数学外,其他学科的作业都不交。我就是觉得班主任对我挺好的,不想让她失望,不想再挨训呗。
教师:嗯,当老师说失望时,你很难受,想达到老师的期望。有一点我挺好奇……有一点我挺好奇,怎么数学作业能按时交上去?有什么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班主任教数学,他查得紧,不交就罚,其他的没那么严。
(3)R(Reinforcing)增强,赞许学生在例外发生时所呈现的成功和力量。
教师:我发现你在外界高期待、高要求下更有力量去学习,比较在乎老师对你的态度,会用行动争取认可。而且你很能抗压,能在惩罚的重压之下激发出行动力来,很多人被罚得没斗志了,你似乎是在害怕惩罚中行动着,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学生:我呀(害羞地笑了),也就是不想被罚呗,被逼着就干了。
(4)S(Start again)再次询问,探索例外:还有什么是比较好的。
教师:你是蛮有行动力的,就是需要“被逼”出来,你还可以做哪些,或在其他什么方面,还能“逼”出来更多行动力?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