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吞咽康复训练结合家庭辅助康复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02-16张琼琼王娟韩奎广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鼻咽癌康复训练依从性

张琼琼,王娟,韩奎广

(1.兰陵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山东临沂 276000;2.兰陵县人民医院第二手术室,山东临沂 276000)

放疗是鼻咽癌的重要治疗方式,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1-2]。但高剂量放疗会对颞颌、颈部周围肌肉、神经、韧带、口腔黏膜等组织造成损伤,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正常进食、饮水等营养摄取活动,增加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风险[3]。吞咽康复训练是通过规范练习吞咽动作,达到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目的,被广泛用于脑梗死、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康复中。但鼻咽癌患者受长期放疗、症状折磨、担忧预后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易滋生不良情绪,训练依从性低下,影响训练效果[4]。家庭辅助康复护理是一种基于家庭护理服务模式,通过调动其家庭成员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患者在家人帮助下有信心完成康复训练。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 年6 月—2022 年4 月我院收治的84 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探讨吞咽康复训练结合家庭辅助康复护理对其吞咽功能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4 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鼻咽镜及VCA-IgA抗体检查确诊为鼻咽癌;均接受放疗,且合并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放疗前存在严重营养不良;肿瘤远处转移,生存期不足3 个月。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男23 例,女19 例;病程5~19 个月,平均病程(12.13±2.44)个月;年龄40~64 岁,平均年龄(51.55±5.04)岁。对照组男24 例,女18 例;病程6~20个月,平均病程(13.01±2.61)个月;年龄39~65 岁,平均年龄(51.28±5.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吞咽康复训练。(1)颈部活动:指导患者缓慢完成低头、后仰、左右屈、左右旋颈活动,10 次/组,3 组/d。(2)舌运动:指导患者尽力将舌伸出口外,坚持5 s 后缩回,重复10 次;舌在口腔内抵住左右颊部,然后手用力从外面推颊部,推力随舌肌力量增减,左右各10 次/组;3 组/d;配合舌旋转运动,即舌在唇与牙齿之间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5 次,共10次/组,3 组/d。(3)吞咽训练:首先继续声门吞咽,指导患者先深吸气后屏气,然后将杓状软骨向前挤压后吞咽,动作完成后立即咳嗽,进行吞咽动作,嘱患者先前伸舌头再后缩舌根后吞咽,或鼓腮后吞咽,10 次/组,3 组/d。(4)摄食训练:指导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准备食物以半流质、流质为主;嘱患者张口,用冰棉棒刺激其口腔,如患者出现吞咽动作,则将食物从健侧口腔送入舌根,控制一口量约3 mL;进食后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持续训练4 周。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饮水,饭前饭后漱口,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发放健康手册,口头讲解放疗、吞咽训练等相关知识,鼓励患者配合;做好放射野皮肤护理、心理疏导等基础护理,持续护理4 周。

1.2.2 观察组

采取家庭辅助康复护理。(1)制定方案:为患者建立随访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放疗情况、家庭背景等,护士长组织专科护士就患者病情进行讨论,邀请医生给出意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家庭辅助康复护理计划。(2)家庭联系卡:与患者的1 位长期照顾者保持电话或微信沟通,并向其发放家庭康复手册,手册附录包含吞咽训练记录栏,每日完成1 项即可在后方打钩确认,每周由复诊护士检查,发现完成情况不佳的患者需及时跟踪了解,并解决问题。(3)家庭健康教育:组织2 次小型家庭健康讲座,每次邀请3~5 个家庭参与,所有入组患者轮流进行;护士以讲解健康手册、播放PPT 及视频等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放疗后吞咽障碍相关知识,强调吞咽训练的重要性,40 min/次,并预留10 min 引导家庭之间互动;护士与患者家属进行10 min 深入沟通,讲解家庭的支持可能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有利于控制病情。(4)微信沟通:创建家庭康复护理群,每周在群内推送吞咽训练标准动作,鼓励患者或家属在群中提问交流;鼓励家属每日居家协助患者完成吞咽训练的同时,辅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或自理能力训练,发现患者有进步时及时夸赞。持续护理4 周。

1.3 观察指标

(1)训练依从性:向患者及家属发放训练记录单,记录每日训练情况;以完成所有训练为良好依从;每日完成一半以上的训练内容为尚可;每日完成不足一半为差。总依从性=(良好+尚可)/总例数×100%。

(2)吞咽功能:护理前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5]评价,总分17~46 分,评分越低表示吞咽功能越好。

(3)摄食功能:护理前后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6]评价,总分为7 分,评分越高提示摄食能力越好。

(4)生存质量:护理前后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核心量表中文版(QLQ-C30)[7]进行评价,包括情绪、躯体、社会、角色、认知5 个功能维度,每个维度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5)并发症:记录两组感染、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训练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训练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吞咽功能、摄食功能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吞咽功能、摄食功能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SA、FOIS 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SA 评分低于对照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吞咽功能、摄食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吞咽功能、摄食功能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aP<0.05

2.3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QLQ-C30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QLQ-C30 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QLQ-C30 中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QLQ-C30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QLQ-C30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a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逐渐进展会引起听力下降、鼻塞、头痛等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如不及时治疗,死亡风险较高[8]。放疗是临床治疗鼻咽癌的常用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肿瘤转移风险,但会对吞咽功能造成一定影响,降低摄食能力,并影响机体营养吸收,长此以往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预后[9]。

吞咽康复训练以神经元重塑及功能重组能力为基础,通过口舌、唇部等被动与主动训练,增强咽部肌肉协调性与灵活性,使患者逐渐恢复正常吞咽,以加快吞咽功能恢复。持续吞咽训练还能促进参与吞咽的组织器官血液循环,并反馈性刺激神经系统,促进病灶周围神经元修复,加快吞咽反射重建[10]。口唇、舌力量训练可增强咀嚼吞咽相关肌群肌力,配合冰棉棒刺激口腔能提升软腭、咽部对吞咽反射的敏感性,提高摄食能力,从而尽早恢复正常饮食,增加营养摄入量,降低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但吞咽康复训练效果会受患者依从性影响,训练期间还应加强护理干预,以保障训练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训练依从性、FOIS 及QLQ-C30 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SA 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吞咽康复训练结合家庭辅助康复护理可提高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增强吞咽训练效果,进而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生活质量。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开展家庭辅助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家庭护理计划,更具有针对性,进而更好的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家庭辅助康复护理重视家庭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与家属对鼻咽癌及吞咽功能障碍的认知,认识到吞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增强康复信心、训练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保障训练效果。家庭联系卡的运用不仅有监督作用,还能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训练情况,及时解决问题,进一步保障吞咽训练落实,进而加快吞咽功能恢复。由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医护人员可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效率,进一步提高患者训练依从性,逐步增强吞咽功能与摄食能力,恢复正常进食,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吞咽康复训练结合家庭辅助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训练依从性,促进吞咽、摄食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鼻咽癌康复训练依从性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