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罐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腰肌劳损患者腰痛症状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2-02-16杨希陈文英安雪梅
杨希,陈文英,安雪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四川成都 610072)
腰肌劳损是因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的积累损伤引起的局部炎症劳损性疾病,以腰部隐痛、腰酸、腰胀、劳累后加重为主要表现,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患病率[1-2]。腰肌劳损是导致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及活动能力造成诸多影响[3]。临床对于早期急性腰痛患者,多通过卧床休息、服用止痛药物等方法缓解疼痛,腰痛急性期过后则指导其进行适当运动,以提高腰椎功能。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能够锻炼患者腰部、腹部及背部肌肉的力量,为病变的椎间关节提供动力稳定性,适用于腰痛急性期后患者。但运动锻炼见效较慢,需要患者长期坚持,临床效果受到依从性、锻炼规范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医学将该病归入“腰痛”范畴,认为其是由于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劳损、肾虚等引起腰部局部气血运行失畅所致,以寒湿型最为多见,故治疗应注重散寒祛湿、温通经络。火龙罐是集推拿、刮痧、艾灸、烫熨于一体的中医外治法,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之效。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5 月—2022 年5月本院收治的244 例腰肌劳损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分析火龙罐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244 例腰肌劳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相关标准;患者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腰痛急性发作者;患有精神疾病者;患有其他腰椎疾病者;患有恶性肿瘤者;存在意识障碍,难以进行正常交流者;存在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者;合并全身性感染者;患有传染性疾病者;合并凝血系统、免疫系统异常者。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21KL-115)。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2 例。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具体如下:(1)把巴氏球平放于地面,嘱患者两膝跪地,以双手将巴氏球抱住,然后缓慢抬起胸部,腰背部尽量后伸,双手上举,两边肩胛骨需尽力向脊柱靠近,此时腹部仍然需紧贴在巴氏球上,维持此姿势5 s 后缓慢落下,8 次/组。(2)嘱患者取仰卧体位,屈髋屈膝,将小腿、足放在巴氏球上,臀部着地,逐渐伸直膝关节,之后臀部离地,保持此姿势5 s,8 次/组。(3)嘱患者全趴在巴氏球上,双膝屈曲,两侧大腿、骨盆、腹部贴于巴氏球上,上肢与地面保持垂直,以手掌、足尖作为支撑点,然后一侧上下肢逐渐从地面抬离至水平位,保持5 s 后放下,两侧交替训练,8 次/组。(4)嘱患者臀部完全坐在巴氏球上,身体逐渐后仰,屈髋屈膝,双手前伸,保持躯干平稳,10 s 后回归至初始姿势,8 次/组。2 组/d,连续锻炼3 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龙罐干预。嘱患者取俯卧位,完全显露腰部皮肤,涂抹按摩膏,将艾柱放于罐内并点燃;待艾柱燃烧均匀后,操作者首先以掌心小鱼际触摸皮肤后再落罐,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腰部、骶尾部、小腿后侧顺序施罐;联合不同手法正旋、反旋、摇拨、摇振罐体作用在患者皮肤肌肉组织,以患者皮肤略微出汗且红润为宜,30 min/次,1 次/d,5 次/周,连续干预3 周。
1.3 观察指标
(1)腰痛程度:干预前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对患者进行判定,量表总计10 分,分数越低疼痛越轻微。(2)腰椎功能:干预前后,以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6]对患者进行判定,共50 分,分数越低腰椎功能越好。(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前后,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7]对患者进行判定,量表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4)生活质量:干预前后,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8]对患者进行判定,量表共8 个维度,36 个条目,采用6 级评分法,获得每项分数后转换成百分制,各维度总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VAS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腰痛程度、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VAS、ODI、ADL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AS、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腰痛疼痛、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分]
表2 两组腰痛疼痛、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分]
2.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 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SF-36 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腰肌劳损主要是因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机械性、累积性的慢性损伤,或急性腰扭伤后未获得有效诊治而转为慢性病变后引发的无菌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病。30~50 岁的中青年人为腰肌劳损的高发群体,而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久坐、久站、长期伏案弯腰等因素导致腰肌劳损的概率明显上升。该病患者的腰部由于受到慢性无菌性炎症的影响而发生腰肌纤维病变,并造成机体局部代谢异常与功能障碍,若未及时干预,可进一步加重炎症,导致病情恶化,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影响,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
腰腹部核心肌群在保障腰椎平稳度、躯体直立与日常活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核心肌群稳定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腰椎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促进腰肌劳损康复。但核心肌群稳定训练在消除机体无菌性炎症方面无显著效果,患者的疼痛难以减轻,这会降低其训练依从性,最终影响锻炼效果。中医学认为腰肌劳损属“筋伤”等范畴,以寒湿型较为多见,患者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中,或外感寒湿邪气,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内生寒湿而发为本病,在寒冷或阴雨天时,寒湿加重,邪气侵袭人体,腰痛加重,故治疗需遵循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的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VAS、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 及SF-36 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火龙罐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能够显著缓解腰肌劳损患者的腰痛,改善其腰部功能,进而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分析原因,火龙罐是集聚推拿、刮痧、艾灸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医干预措施,可发挥活血通经、化瘀等作用。火龙罐内艾柱燃烧时产生的热刺激会通过特定穴位迅速扩散至深部组织,达到散寒止痛、行气通络的目的[9-10]。艾条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同红外线较为相似,能够使血管扩张,调节局部血液循环,松懈神经粘连,缓解腰痛症状。此外,火龙罐还能通过热能传导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对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进行有效清除,减轻肌痉挛,改善腰椎功能。火龙罐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可标本兼治,由表及里,从不同层面发挥效果,最大程度加快腰肌劳损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火龙罐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应用于腰肌劳损患者中,能够明显减轻其腰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行。